开场: 大家好,我叫苗导。是一名系统思考学习者,目前已输出相关的思考笔记10万多字。每天输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目前已经持续了100多天。同时我也是一位全职妈妈,最认可的理念是:育儿育己,言传身教。无论是写作还是育儿,都离不开阅读和学以致用,所以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拆书家,升级为一名高阶学习者。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当中,时常会遇到需求互相冲突的情况。比如约定见面地点,肯定离自己越近越好,但一般都会沟通过后选一个折中的地方。其实,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频繁发生需求冲突的情况。比如妈妈加班回来很累,想先休息一会儿,但是宝宝总缠着她陪玩,休息是妈妈的需求,陪玩是宝宝的需求,这两个需求互相冲突。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妈妈委屈自己,满足宝宝的需求;妈妈无视宝宝的需求,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总有一方需要做出不情愿的让步,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各位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成请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
《P.E.T.父母效能训练》(托马斯·戈登)P102-108 —— 面质孩子的有效方法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父母分别出面质方法的有效还是无效,那就是“你——信息”或“我——信息”。当我们请父母检查一下前面提到的无效信息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信息几乎都以“你”字开头,或者包含“你”字。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指向“你”的:你不应该那样做、你应该懂事一点、你为什么不能乖乖的……
但是当一个父母仅仅只是告诉孩子,他那些不可接纳的行为带给自己感受时,这些信息通常会成为“我——信息”:累了的时候我不想玩;我去接你,而你不在那儿,我会觉得很沮丧;我刚收拾完厨房,就被你弄乱了,我肯定会觉得很不好受。
如果父母传递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被接纳的行为:(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2)父母的感受;(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即:行动+感受+影响。以下是一些例子:
要记住,发送“我——信息”的全部目的在于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改变当前的行为。
【I】讲解引导
WHERE 面对父母有需求需要被满足的时候,可以通过“我——信息”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
WHAT 与“我——信息”相对应的是“你——信息”,比如:你不应该那样做、你应该懂事一点、你为什么不能乖乖的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指向“你”的。我们再看看“我信息”的沟通方式:当你要求妈妈陪玩的时候,妈妈很不情愿,因为妈妈上了一天班真的很累,需要休息放松一下。“我信息”仅仅是告诉孩子他那些不可接纳的行为带给父母的感受和产生这一感受的原因。
WHY 同“你信息”相比,“我信息”是一种更有效的、对双方都有利的沟通方式。
首先,“我信息”不太容易激起抵抗和叛逆,感受和影响都是无法争辩的事实,而“你信息”不是提出解决方案的信息,就是一些贬损的信息,特别容易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了;
其次,“我信息”让孩子担负起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责任,父母将感受告诉孩子,让她自己负责对此采取什么措施;
最后,“我信息”是坦诚的,他们往往也能影响孩子,促使孩子在产生某种感受时,也能对父母发出同样真实坦诚的信息,这样能培养出非常亲密的亲子关系。
HOW 所以,面对亲子需求冲突的时候,为了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我信息”的方式进行沟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不带任何发出解决方案或贬损信息的描述性语言,对让你不可接纳的行为进行客观清晰地描述;
第二步,如实的表达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好的感受是什么,比如担心、焦虑、着急等;
第三步,阐述这个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用于补充说明为什么对方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感受。
总结起来,就是:行为+感受+影响。
【A1】激活经验
昨天做完晚饭喊宝宝吃饭时,看到她正在翻衣柜,且地上散落着许多衣服,然后我冲过去对宝宝说:“我刚叠好的衣服,就被你翻乱了,不许再翻了,赶紧跟我去吃饭”。结果宝宝根本没听进去我的话,还继续翻着衣服,我在旁边更生气了。
其实宝宝有她自己的想法,我直接命令她按照我的想法来,必然会引起她的不满和抵抗,这也让我自己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当时我可以这么说:“宝宝,你把妈妈刚叠好的衣服都给弄乱了,妈妈很不开心,因为妈妈又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重新把衣服叠好”。
【A2】催化应用
每周五我都会陪宝宝画画,但她总是要超出绘画纸,画到地板上。本周五陪宝宝画画的时候,提前就画到地板上的事情用“我信息”沟通法和宝宝进行沟通,让宝宝明白这件事情给妈妈造成的不好感受。
我会对她说:宝宝你把画画到地板上,妈妈会觉着很心烦,就不愿意陪你画画了,因为我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去擦地板。
同时,为了养成用「我信息」进行沟通的习惯,可以将我信息的表达方式:行为+感受+影响,打印出来,贴到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