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总目标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TF2-4的拆书家小强,我给自己的三个标签是:拆书小白、读书人和践行者,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是:“检验年度目标是否合理”和“抬头看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年度目标,并且能使用“甘特图”规划、管理多个年度目标,为年度目标的实现理清思路。
给学习者分组:根据现场人数2-3人一组。
【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只管去做》这本书是经30万人学习验证的超级规划课,罗辑思维、新精英生涯特聘讲师、12年时间管理实战专家邹小强的积淀之作,本书是情境代入式讲述,通过职场“路人甲”小强和“人生赢家”上司老付的对话,把那些你想问却没人教的目标管理技巧一书囊括。
A(优势):与其他目标管理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更新颖,趣味性更强,书中所列举的方法易读懂、易操作、易实现。知识达人古典、成甲、秋叶、彭小六激赏推荐!
B(利益):B1:你有没有总是制定很多年度目标,而结果却是半途而废?你有没有工作低效、对于自己的成长计划没有清晰的想法?那么推荐阅读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作者将通过5个步骤全面解锁目标管理,帮你告别工作低效、想法混乱、计划半途而废等常见成长问题;B2:我今天选的这两个片段,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使用SMART原则检验自己年度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利用“甘特图”的具体五步法管理、规划年度目标,为你新一年的年度计划提供更合理的时间安排,为你年度目标的实现增加更大可能。
【拆页1目标】
今晚我拆解的第一个片段是: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希望大家通过这一个片段的学习,学会运用SMART原则来检验、修订目标,让你的年度目标更合理且可行。
接下来,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阅读片段1,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
“你的年度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如果符合,那么它实现的概率就更大一些。”老付说。
“这个你以前给我分享过,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Time-based) ”
“这样啊,我考考你。我说几个目标,你挨个儿打勾确认下它们是不是符合SMAERT原则。”
“行啊,来吧!”小强显得自信满满。
“第一个目标是:‘我要在3个月内学会弹吉他。’”
“嗯……是具体目标。”小强打了一个钩,然后接着说,“结果不可衡量,什么叫‘学会’啊?这个不够明确具体,结果也不可衡量,是学会弹《致爱丽丝》叫作学会呢,还是拿到全国指弹冠军叫作学会,对吧?所以它不符合SMART原则。”
what:S—具体的:要求目标要有明确具体的方向。
【举例】“我要减肥”这其实是一句口号,而“我要减十斤”才是具体的目标。
M—可衡量的:要可衡量就得量化成数字或具体到一个能看到的标准。
【举例】“我要学好英语”这是口号,如果是“我要学好英语,并且要通过四/六级考试”,这才叫可衡量。
注意:具体和可衡量好像总容易混为一谈,我们可以理解成具体指一个明确细致的方向,可衡量则是一个明确具体的数据或者标准。
【举例】我的目标是要变美。那变美就不具体,到底是通过打扮变美,还是通过瘦身变美?那我可以具体到通过瘦腹部变美。如何衡量腹部到什么程度呢?可以通过测腰围的尺寸是多少来衡量。
A—可达到的:【举例】我月薪3千,我说我要明年年薪上50万?如果不是中彩票,那这样的目标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可达到的。
R—相关性的:【举例】:每天背单词60个,这样的目标看上去具体,但是如果问他:“每天背单词是为什么呢?”如果对方想了想说:“我要学好英语啊!”这通常是假目标,如果对方立刻说:“我想研究一些国外文献”或者“我想甩掉字母看美剧……”,这些都令“每天背单词60个”更容易实现,这就叫做“和其他目标相关”。
T—时间限制:给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个截止日期。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大家的年度目标里经常会有这三个:读书、减肥和学英语,写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充满自信(一般人的做法)。可是真正开始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坚持很难!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就是没想清楚,不知道要怎么下手(这样做的坏处)。比如你不知道对你来说读多少本书时间算合适,减肥多少斤、减到怎样的结果,英语要学到什么程度等。这很可能是因为你在制定目标时,根本就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需要、能不能做到而导致的,所以检验年度目标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明确可行的具体目标才能化解成改变自身的行动,也才能更加有效的被实施完成(拆页建议)。
how【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那么,如何检验年度目标的合理性呢?我们可以用SMART原则来问自己五个问题。
以我18年给自己制定的读40本纸质书的年度计划为例:
1.我制定的目标有具体的方向吗?
具体,40本纸质书;
2.我制定的目标有可衡量结果的标准吗?
有,40本是个具体的数字;
3.以目前的实际情况能达成这个目标吗?(比如时间方面、金钱方面、能力……)
可以达到,我自己的读书习惯是一周一本,一年52个周,还留有12周应对突发状况,所以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4.这个目标有更容易实现的现实意义吗?
这个目标有现实意义,一是读书与我的自身成长分不开关系,二是我自己在给某个读书栏目写书稿,不读书完不成书稿,没有收入;
5.我是否为这个目标制定了具体且合理的完成期限?
我的期限是一年,平均1.3周一本书,是合理的完成期限。
因为我用SMART原则检验了自己的这个目标,结果是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合理可行,所以最终即使我最终工作繁忙,我还是顺利的完成了40本纸质书的读书计划。
适用边界:SMART原则只适合衡量事情,不适合衡量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要多用心,特别是找个女朋友、找个知己之类的。
【预防可能的异议】
说到这,有些小伙伴就有疑问了,用SMART原则制定的目标就真的能执行和完成吗?那我得说,合理与完成之间还差了一大截距离,很多事“知易行难”。SMART原则可以帮你检验目标的合理性,提升你的执行力,但不能给你执行力,即使再容易达成的目标,你若不真正的付出行动,那一切也是白搭。
A1【显像提问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大家现在可以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为了促进自我成长,你在18年曾经写下的那些关于读书、写作、减肥、挣钱、学语言……之类的目标,有没有没实现的?有的话,是什么呢?
学习者熊勇分享:有,18年订的定的目标会计证没有实现,原因是没有制定具体且合理的完成期限。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那如果回到过去,要重新制定这个关于xx(上述分享者提到的)的目标,你会如何用SMART原则的5个提问来检验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呢?先思考1min,考虑好之后邀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熊勇:我会从SMART原则的5个提问来反问自己。目标具体是:我要考过会计资格证;衡量标准是每一个科目过国家统一的分数线;可达到性:以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能力是实现的;相关性是:与工作评职称直接挂钩,影响工作收入;完成期限:3个月内,考下会计资格证。总共需复习三本书,外加练习,把每一本书所用的时间期限再具体细化,这样有了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去实践就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半途而废了。
【拆书家回应、反馈 】 :
拆书家:嗯,小熊同学利用我们的SMART原则五问法,重新制定了自己考会计证的目标,现在听起来已经清晰多了,如果在目标可达到性方面提到自己在资金方面也没问题,那就更周全了。同时,相信他把这个目标通过SMART原则这样明确后,今年肯定也能够如愿实现它。那么,对于SMART原则的使用,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习者:没有。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
拆书家:刚才我们学习了用SMART原则来制定和检验目标以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及合理性。但实际上一年中我们不可能只订一个目标,当目标单独看起来都比较可行,放在一起却不容易实现时,怎么办?对于可行性的多个目标,我们要怎么管理和规划才能不半途而废,达到预期效果呢?不着急,接下来我们要拆解的片段二会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也就是说这两个片段之间有着递进关系。
【拆页2目标】
今晚我拆页第二个片段的主题是:“抬头看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使用“目标甘特图”五步法管理、规划自己的多个年度目标,为自己实现年度目标理清思路。
接下来,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阅读片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抬头看路
做项目也是一样。低头做项目会因为一定要解决某个问题,或要追求完美,而忽略项目整体进度。所以,我会做一个甘特图和项目清单,搞定清单里的事就是在”低头走路”,看甘特图中的项目进度就是在“抬头看路” 。
“标准的甘特图比较复杂,对我们管理年度计划中的项目来说,你可以用我简化后的版本。第一步,画图。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横线,在纵向的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竖线。横线上面标12个刻度,表示12个月。然后把你的年度九宫格里写的今年的目标一条一条地写在左下方的区域。”
“第二步,填充。预估每个年度目标的起止时间,这时候最好要打个草稿,写下计划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稍微调整一下,觉得没问题了,再画到甘特图上。具体画法上用空心的方框覆盖这个区域,比如说打算5~6月初实现英雄之旅,那么就从5月这里开始,画一个方框到6月过三分之一的位置,以此类推。这就是甘特图的一个作用:让所以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第三步,调整。年度计划不用调整得太频繁,每月一次就行了,我们可以每月最后一天用来更新这幅甘特图。
what:甘特图就是把你的多个目标和所需时间汇在一张表格上,然后预估目标所需的时间段,利用空心方框的时间格覆盖所需的时间区域,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目标调整的统筹全局的图形。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大部分人在做计划的时候常会有这种感觉:年初总是写下很多目标,然后非常激动,也信心满。为了激励自己,把写下的年度目标发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加社群组团打卡,卸载了手机上的所有娱乐软件等等,可是当真正开始去做的时候才发现:理想还是太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时间不够用成了最大的问题。
(坏处)
因为没有结合自身情况,通过甘特图的形式来管理多个目标的时间分配,进行各个项目的进度跟踪,所以使我们容易产生三分钟热度,要么就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或者专注于细节,忽略了整体进度,甚至于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忙乱到一塌糊涂,又或者因为一个目标没能按时完成,其他目标也化为泡影。
(反例)
你可能有过我从前类似的经历,18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当时每周有一篇书稿要写,还要读一本书,然后又给自己制定了打怪升级的计划,因为对拆书手册没有研究的很仔细,所以拆书逐字稿总是写的很差劲,1-2过了三次, 这严重打击了我拆书的兴趣和积极性,后来就直接放弃那时的拆书了。
how【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给出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那么,面对多个目标,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做,才能做到“手有余粮,心理不慌”呢?根据拆页,对于多个目标的时间管理,我们其实可以分下面五步来进行:
1.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1/3位置画一条横线,标上时间刻度;
比如:横轴的时间可以是一月到十二月或第一周到第四周;
2.在纵向1/3位置画一条竖线,标出各目标;
比如:我目标的第一项一年阅读40本书,第二项写40篇书评,第三项完成拆书2级过关,第四项旅行。
3.预估每个目标的起始、完成时间,写下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
比如:我要达成年度阅读目标读完40本书,时间是从1-10月,40篇书评时间相同,旅行安排在11月,拆书安排在12月。
4.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填充甘特图;
假如是每个月一个格子,要十个月就画10个格子,需要两个月的就画两个格子;
5.实施并做出调整。
每个阶段进行目标管理回顾,查看这段时间目标的执行进度如何,如果目标按时完成了,就将那个时间段的格子涂上颜色,给自己一点成就感。要是这个月的进度条没有达到预期,就得寻找其中的差距与原因,是时间精力不够,还是自己懈怠了,根据实际情况,对后面的实施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18年九月份去外地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当时工作刚好也不是很忙,所以就趁机休了年假,完成了旅游目标。后来再到11月份的时候,机会刚好合适,我就把拆书计划提前了,最终在12月底完成了2级拆书。
以下是我自己18年按照这五步作出的目标甘特图。
根据自己的实践发现:通过直观的甘特图来进行多个年目标的时间分配和进度管理,让我能坚持自律,有条理的实施各项计划,保证了各项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我18年不仅读完了40本纸质书,还写了40篇书评文章,进行了一次美好的旅行,还完成了2级的拆书,不得不说,一张图能掌控全局的感觉真好。
适用边界:甘特图适用于多个目标共存时的管理、时间分配问题。
A3【给出具体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那学习了如何使用甘特图法进行年度目标管理后,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丽丽是一名职场新人,兼拆书家,她19年的年度目标是:读50本书,写50篇公众号文章,进行5次拆书课,去厦门旅游,考教师资格证……在写下这些目标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思路很混乱,想请目标管理达人闺蜜乐乐帮忙。
【给出清晰指令】:
那接下来按照我们刚才的两两分组,一个人扮演丽丽,一个人扮演闺蜜乐乐,试着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来解决所给的场景中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办法用的是我们上面的五步法:
1.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1/3位置画一条横线,标上时间刻度;
2.在纵向1/3位置画一条竖线,标出各目标;
3.预估每个目标的起始、完成时间,写下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
4.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填充甘特图;
5.实施并做出调整。
大家先交流、讨论4min,讨论好之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他们的解决办法。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丽丽(太阳姐姐):乐乐,我好头疼呀,我现在制定了19年的年度目标,有好几件事,读50本书,写50篇公众号文章,进行5次拆书课,去厦门旅游,考教师资格,突然感觉自己好混乱、压力山大呀!
乐乐(小熊):你有没有对你的年度目标进行管理?
丽丽(太阳姐姐):之前没有,但是今天学了这个甘特图,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甘特图进行多个目标的管理?
乐乐(小熊):是的,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先做一个甘特图出来,对你的目标进行管理。
丽丽(太阳姐姐):好的。
乐乐(小熊):首先第一步,拿一张A4纸,在1/3位置画一条横线,标上时间刻度,每个刻度先定为1年个月;
第二步:在纵向1/3位置画一条竖线,然后把你的各个目标先标出来;
第三步:预估每个目标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丽丽(太阳姐姐):我是这样想的,50本书和50篇文章是配套的,需要一年时间;拆书7-12月一月一次,6月份安排旅行,4-10月份安排看书备考。
乐乐(小熊):那你把你每个目标所需的时间段用空心方框填充在甘特图中;
丽丽(太阳姐姐):好了,完成。
乐乐(小熊):用这个甘特图规划目标,我们发现每个目标的时间节点就很清晰、明确,那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可能需要调整的地方?
丽丽(太阳姐姐):我看7-10目标实践有时间重复阶段,实施的过程中任务可能比较重,那我可以考虑把三次拆书课放在上半年1-3月,这样后半年应该就不会任务太重了。
乐乐(小熊):好,OK,这样的话你的目标应该就会很清晰了。这是我帮你作出的目标甘特图,希望经过咱俩的分析,你理清了思路。
【拆书家回馈与反应】 :
拆书家:听了这两位小伙伴们的分享,大家觉得怎么样?(好……)我也觉得这两位小伙伴真的是太棒了,刚学的东西就能运用的这么好,我们真的需要掌声送给他们。
A2【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包含具体场景的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给别人出谋划策完毕,接下来我们该为自己打算了。那么大家现在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19年初始的某个周末,你坐在书桌前动手写自己的19年年度目标,或者节后你换了新工作,面对新的同事和办公环境,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规划,又或者今天回到家里,你突然对自己今年的生活有了新的想法,那么,你有没有多个目标,需要用画甘特图的方法来进行时间分配和进度跟踪呢,注意目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哦!(本环节只说自己的多个目标是什么。)需要说明的是:本环节只是为了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就让大家现场制定19年的年度目标,所以不用思维太局限哦!目标可以是关于:读书、写作、旅游、学一门技能、考证、健身……思考3min之后,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小熊:我给19年的自己目前先制定了三个目标:前半年成为三级拆书家,50本书(50篇文章)、后半年考下基金证书。
【分步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
假设上面的就是你给自己将来制定的19年年度目标,目标已经有了,接下来大家就该考虑如何做具体的规划了。那么,请大家用我们今天所学“目标甘特图”五步法,规划、管理自己的年度目标。
在你所处的上述具体场景中,为自己写出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计划清单。先思考3min,考虑好之后邀请一位学习者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小熊:1.我拿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1/3位置画一条横线,标上时间刻度;2.在纵向1/3位置画一条纵轴,标出各目标:三级拆书家、50本书(50篇文章)、考基金证书;3.预估每个目标的起始、完成时间,写下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3级拆书家是2-6月份,50本书(50篇文章)是在全年,考基金证书放在了9-11月份,一般是12月份考试;4.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填充甘特图,通过这张图发现,目前看来时间安排是合理的,时间上没有太大的冲突;5.在实施中,如果有哪个目标滞后完成了,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拆书家:通过小熊上述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他已经熟练的运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甘特图五步法,为他新一年的年度目标做好了规划,这样的学习力真的好棒,非常感谢小熊的精彩分享!
【强有力的结语】:
好了,今天的我的拆书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倾情参与。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希望通过今天的拆解,大家不仅能用SMART原则制定和检验年度目标,并且能通过“目标甘特图”的具体五步法为自己理清前进的方向,实现自己19年的年度目标。期待,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