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85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苏格拉底提问法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学会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来回应问题

开场: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叫钟沛华,一个养生的90后,一个感性的理工男,一个一级拆书家。
【分组】
那么在开始前,我们先做一个分组。在座的各位,我们以4个人为一个小组。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学会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来回应别人的问题。

【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这本书《提问力》。
【F】本书是由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和另外两位资深三级拆书家共同合力完成。书中介绍了各种提问技巧和方法,并且结合生活、工作和成长多种场景进行讲解。
【A】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RIA读书法来促进读者进行反思运用,并且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展开,能让人学以致用。一刚上市,就受到众多拆书爱好者的追捧,几度售罄、加印,可见十分畅销。
【B】(B1)大家是否试过,与不太熟悉的人一起聊天,总会找不到话题,陷入尴尬的场面?或者是,遇到问题时,想方设法去了解,却总是迟迟抓不住本质?问别人问题时,对方总是“嗯、哦、啊”敷衍回答,提不起兴趣?本书介绍的提问技巧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它能让你突破窘境,加速成长,攻克难题!(B2)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苏格拉底提问法”,这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提问技巧,它能让我们在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时,轻松应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问力P35-36

 

提问也是一种咨询

有一家大企业的高管请汉迪去给他们做咨询,费用非常高。但没想到汉迪并不给他们什么建议,而是问了他们好多问题——

“你为什么采用这个战略?”

“因为它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最佳回报。”

“为什么你把投资回报当作最重要的标准?”

“因为投资者希望如此。”

“为什么投资者是你做决策的唯一考量?”

“因为商业就是这样?”

“为什么商业就是这样?”

……


感受到了吗?在这里,查尔斯.汉迪不是提建议,而是提问题,促进他人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

what

原文讲的是如何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来应对别人的咨询。“苏格拉底提问法”就是不正面回答,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让对方找到自己观点的矛盾之处,进而找到问题的本质。

why

苏格拉底式提问,是最早的辩证法形式之一,其有效性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当今社会仍有很多大师级人物推崇这一方法。

此法能让人不断地深挖自己观点背后的逻辑,从而发现背后逻辑中矛盾的地方,进而澄清概念,慢慢探索出问题的本质。

(这样做的好处)使用这个方法,一方面,我们不需要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让当事人自己思考,更能找出符合他自身的答案,同时这也将更有说服力。

(不这样做的坏处)相反,如果我们直接给出建议,给出的建议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对于当事人来说是错误的。并且,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只是针对表面问题给出建议,这样既没有说服力,又没有实际用处。

how细化行动步骤)

那么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克制表达。克制自己表达的欲望,不要直接给建议,在表达前,可以自己心里自问一下“我真的很懂吗?我真的了解情况吗?”。

2. 明确问题。可以使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对方的问题,并确认是否理解正确。

3. 表明态度。表明自己也不知道,希望一起探索的态度。

4. 连续提问。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步骤:

(1) 连续问对方问题背后的原因,如:问A问题的原因,是B,继续追问B的原因,是C,继续追问C的原因……一直追问,直到发现背后假设中的矛盾为止;

(2) 如果无法继续问下去,就换一个角度继续问;

(3) 基于追问出来的假设,问有没有别的方式来代替,或者问“如果选择A会怎么样?如果选择B又会怎么样?”;

(4) 提问引导出结论。

(例子)

对于连续提问这里,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有一位同学,来找我询问,他想考研,但是还很犹豫。然后我问:

“你为什么想考研呢?”

“因为现在找工作不容易,读研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为什么一定要读研才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呢?”

“因为多读了几年书?”

“为什么多读几年书就代表着竞争力强呢?”

“也许是多学了一些专业知识,或跟导师做过一些项目吧。”

“多学一些知识或做过项目,竞争力就一定强吗?”

“嗯……好像也不一定,必须要认真学习,学习到真本领,并且能运用到实际才行。”(发现矛盾)

“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升这些能力吗?”(询问其他方式)

“好像工作也能提升这些能力。或者是自学,参加培训班都可以。”

“那么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呢?”(引导出结论)

“不一定要考研了,不管是读研还是工作,都需要用心学习和提升自己,最后都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好,以上就是一个连续提问的例子。

(适用边界)

那么这个方法也是有使用条件的。

首先,当事人要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有意愿一起深入探究下去。另外,提出的问题通常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和当事人状况密切相关的。并且这个问题需要有深入探究的价值。

(预防异议)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想问,当我们面对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时,这个方法很有用,但如果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很有经验,或者是那个领域的专家,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给建议呢?

我们建议不要直接给建议,至少在开始时要多提问,深入全面了解当事人的问题。这样即使最后给出了建议,那也是经过全面了解后的建议,这样的建议将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提问的方法是以当事人为中心,而直接建议的方法,有时只是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已。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OK,那么现在我们来一个现场练习。

你有一位亲戚,想买房,但是还在犹豫。因为现在房价已经涨了几年了,都说要到头了,所以觉得买了后面房价跌了怎么办?但是自己未来也有用房的需求,如果现在不买,以后涨了可能就买不起了。

现在请大家设想,你的这位亲戚来找你咨询,你会如何为其解忧呢?请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并选出两人,一人饰演亲戚,一人饰演被咨询者。然后尝试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为其找到他的答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钒扮演买房者,翠姐扮演被咨询者)

小钒:翠姐,我现在想买一套房,是未来作为婚房用的,但是心里还犹豫着,觉得房价还会跌。怕买了跌,这样就亏了。

翠姐:你为什么觉得房价会跌呢?

小钒:就因为最近国家政策调控嘛,而且现在行情也出现跌的情况了,或者不跌也是不太涨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会跌。

翠姐:这只是你自己的猜想对吗?

小钒:是的,但是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翠姐:那么如果房价涨了怎么办?

小钒:涨的话,那我就认了,马上买一套。

翠姐:那你现在有自己的结论了吗?

小钒:嗯,就是先不买,等它跌一会。如果万一涨了,就立即买。

 

反馈:

提问:小钒,经过刚才的提问,你作为当事人,你觉得能帮你解除心中的疑虑吗?

小钒:基本可以。

提问:翠姐,经过演练,你觉得这种提问的方式与平常给建议的方式,哪个方法更好?

翠姐:我觉得还是提问好。因为我都不用给建议,对方自己就找到答案了。

OK,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演练中是否用到了我们所学的步骤?

首先,她没有直接给建议而是提问,所以第一步做到了。接着她就直接发问了,这里漏了第2、第3步,如果能先确认问题和表明态度,那么就更好了。这里容易忽略,以后需要注意一下。最后,她问了两三个问题,对方就已经有结论了,这说明了对方心里可能是已经有答案了,只是需要别人用提问的方式来理清一下。大家虽然对这个方法运用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应该已经感受到其魅力了。


结语:

好,大家经过刚才的演练,也感受到了提问的魅力。“苏格拉底提问法”能有效帮助我们应对各种疑难问题,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巧用提问,帮助他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