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索燕。现在是二级拆书家,今天过的级别是3-3,过了3-3我就可以成为三级拆书家了。希望今晚我拆的这本《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事件场景:我们平常都会经历各式各样的事情,事情会有好,也会有坏,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在碰到不好事情的时候,基本上都容易有负面的结果,比如工作遇到不顺利、或者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又或者跟家人因为琐事而闹矛盾等;
提问: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通常你遇到这些事情,你通常按自己的惯例处理起来,效果你自己评价如何?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在经历这些不好的事情时,其实你也是可以有所收获的,或者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
影响:像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负面事情,如果不及时调整和处理,通常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幸福质量;
解决:来自梅若李.亚当斯的《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提出了一个理念,非凡的结果,始于伟大的提问,当我们遇到事情或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当评判者或者是学习者的状态,选择向自己提出问题,驱动自己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我们成功的机会,决定了我们对人生方方面面的满意度。
“如果你真的愿意抓住提问的真正威力,提问可以改变你整个人生。具体地说,是要增加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提问的数量,并提高这些问题的质量。有一点极其重要,那就是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肯定是我看起来有点茫然,约瑟夫停顿了一下,说:“你以前从没有听过提问式思维这个词,是吗?” 我摇摇头,没听过。 “提问式思维是一套技术和工具系统,它是通过提问来审视你是如何处理周边一切事物的。你精细推敲你所提出的问题,并且不断练习和发展这种技术,将大大改善办事结果。毫不夸张地说,QT(提问式思维)系统把行动直接植入你的思维中,这种行动是聚焦的、高效的。要想做到合理基础之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请继续。”我满腹狐疑地说。 |
“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提问,尤其意识不到那些我们问自己的问题。然而,似乎在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提问都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思维是以内心的问答形式发生的。不仅如此,我们通常是以付诸行动来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的。”
询问学习者:“这一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提问式思维,提问式思维是一
套工具系统,通过巧妙地提问来转变思维、行动和结果,这种提问包括我们向自己提出问题,以及向他人提出问题 。当我们遇到坎儿或问题时,很自然就会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我们又不自觉地制造出更多的障碍,而非出路。 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提问,否则我们很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得出同样的老答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而新的提问能完全转换我们的视角,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方式来看待难题。 举个例子:古代游牧社会的隐含问题是:“怎样才能找到水源?”,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水源,当一处水源枯竭无法生存的时候,整个部落村庄就会重新寻找新的水源居住地,不停地周而复始,所以成了游牧民族。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把这个隐含的问题改成:“我们怎样才能把水源引到身边?”这个新问题 许就会引发了人类生存形式的转变,带来了农业、甚至是成为固定的城市。比如我国四川省成都的都江堰、古埃及依靠尼罗河形成的古文明等等。游牧民族可能就不会再被动的去寻找水源了,他们可能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居所了。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是“问题推动结果”,依照我们平常的思维就是想着“结果引发问题”。这两个概念是一样的,也是我们特别容易混淆的。你想啊,如果有三家公司,它们分别被以下不同问题推动着: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满足客户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满足员工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从做生意来讲,每个问题都会将你的思维带向不同的方向,而各个方向又会对优先重点、日常行为和达成目标的策略产生不同的影响。记住:问题推动结果。无论对于几千年前的牧民而言,还是对于你在公司的日常工作而言,这一点都同样适用。”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 1. 我们要具备提问式思维,明确问题推动结果; 2.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3. 提有利于解决现状的问题; 4. 根据问题去思考; 5.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
【A2】催化应用 |
你和好友想要开一个咖啡馆,但是你们没有经验。请大家在组内设计出一个有人物,有场景,有起因经过的对话形成一个故事。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提问式思维,提高你们开咖啡馆的可能性。
学者案例记录:
小曹和小牛:
小牛:老朋友,好久不见。最近干啥着呢?
小曹:没有事情干,合计着开个咖啡馆。你呢?
小牛:我也想做做生意,但是没有经验。
小曹:走,咱们找个地聊聊去。
小牛:好的。
小曹:我们要开咖啡馆需要解决那些问题?
小牛:按照怎么开咖啡馆?什么时候开?投多少钱?
小曹:是的,但是只是这样我觉得太单一了。我们必需有自己的特色,才可以在市场上立足。我前期调研了一下,我觉得咖啡馆的定位是什么?跟其他咖啡馆的区隔是什么?新开的咖啡馆的核心竞争力和卖点是什么?这些问题会加大我们成功的机率。
小牛:厉害,突然感觉自己的世界都亮了,自己太固守自己原来的思维。提问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我们在多考虑几个问题,我们这几天合计合计,合适的话我就早点开吧。
小曹:太棒了。接着思考。
【A1】请大家自测 |
请阅读以下5个题目 ,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请根据自己的情况打分; 1. 我会倾向于了解完所有的事实后,才会有自己的结论,并带着这个结论跟对方沟通; 2. 在沟通过程中,我会积极倾听对方的表述,并听出背后含义; 3. 在沟通过程中,我会基于对方的表述,形成自己所理解的信息、或含义、或假设,再进行沟通; 4.我会对通过追问、提问和确认的方式,确认自己的假设; |
5.在沟通过程中,如果我发现自己结论,或假设有错误,我会修正后再继续沟通。
【I】解释自测题 |
大家在做这个测试题的时候,有没有回想起自己过往与人际交往,或工作当中的沟通过程中,有这样的经历 ,没有了解完全部事实,带着自己的偏见或先入为主的假设,与对方进行沟通,结果导致了沟通的结果无效或低效呢,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有一个“选择地图”和10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在遇到问题时,当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当下产生的假设。我们先阅读一下原文。
【R】阅读原书拆页 |
工具6:质疑假设(请参考第9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 目的:避免因不正确或不完的信息,而徒受痛苦 讨论:也许你还记得,奔先生和格蕾丝对他们各自的同事都曾有过错误的假设,而这些错误的假设会妨碍有效的沟通,使人们彼此无法建立或保持满意的关系。 做假设,就是在不具备任何必要的事实基础的情况下,而相信某事是真实的。虚妄的假设会破坏我们为达成目标、实现内心深处的渴望帮的种种努力。我们一但发现自己 假设中的盲点,我们就会有新的洞察力和创新的可能性,进而向更积极的方向前进。 |
那么,你如何去判断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而不被假设所蒙蔽呢?首先,要有勇气、要心甘情愿地去发现这些假设。养成善于向自己、向他人问的习惯,是我们揭示盲点的有利工具,是越过盲点去探索有价值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的可能性的一把利刃。
一、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邀请学员说出这段话的理解和重点
1.这一段文字的重点是什么?(不正确或不完整的信息,会产生错误的假设,这些假设会妨碍有效的沟通)
2.我们如何去判断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要有勇气,去发现假设,并通过向自己和他人的提问,来验证和探索)
二、书中的案例,关于假设这一块,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参考,当我们碰到 问题或需要做出选择时,可以考虑向自己或他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1.我都做了哪些假设?
2.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3.这件事情,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看?
【A3】促动参与 |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质疑假设,要通过善于向自己 、他人提问的方式,验证自己的假设,有助于有效沟通,现在我们就通过模拟一个上下级主管,关于上级跟下属在沟通下属迟到的场景。请两人一组,每个人事先阅读属于自己角色的背景信息。 先演练一遍,看在沟通的过程是否有什么问题? |
然后讨论一下,如果要理清各自的假设,并重新验证的话,对话该如何进行,方能得到有效沟通?
学者案例记录:
领导:小李,最近总是迟到,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下属:我最近父母生病了,没有人照顾,我早上需要去照顾。赶过来的时候迟到了。
领导:好哒,你的家里以后有事情要及时的跟我沟通哈。我们需要的及时的沟通。
下属:好哒。
领导:父母生病严不严重?
下属:挺严重的,我们家里没有照顾。
领导:是这样的。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做的。以后上班你早上可以晚上班1个小时,早下班一个小时,去照顾一下你的家人。
下属:好哒,我会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好好的。做不完的我就带到病房里去做。
【A2】催化应用 |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提问,验证自己内心的假设。想想自己和同事,家人,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那个场景下自己容易出现沟通的问题。选择一个场景。那么请大家利用原文的行动建议,设计出自己在这个场景下的沟通方式。
学者案例记录:
冬冬:
我在自己老板沟通的过程中,两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会经常的出问题。
我觉得这样做:
1.假设:我假设我的老板不为我考虑;
2.验证自己假设:
3.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应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4.老板想要业绩,努力去做业绩,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