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苏武林,来自湖北荆州。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第二个标签是新晋拆书家,想要通过拆书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三个标签是麦霸。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F:这本书主编是古典,是很多位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大咖合著的一本书,比如古典、彭小六、剽悍一只猫等等。主要讲的是个人成长领域方面的方法。
A: 这本书因为是很多大咖的实际经验,相对于其它书来说,实操性非常强,很多方法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B1:这本书讲述了成为一个终极个体,在机会来临时做好选择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的方法论,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改变我们自己。
B2:今天我们要拆的这个片段,就是讲如何培养我们的仪式感,提高我们的专注力,提高工作效率。
请大家用2分钟快速阅读拆页内容,阅读完毕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内容】 那么,如何培养仪式感呢?以下四个步骤,将会告诉你答案。 第一步:拥有一个明确的动机。我抛给你的第一个任务:先想明白你要做什么,然后再动手。我需要你非常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带着强烈的目的性投入工作,划分出工作时间,然后给每一段工作时间布置合理、可执行的任务。比如在周末,我每一天的“神圣时间”有三块:上午8:00-11:30——完成公司老板要求我写的PR稿、公关稿,完成待写小说的大纲,阅读文学性较强的书籍。下午13:00-16:30——看推理小说或者电影,整理读书笔记,同时记录深度思考的成果,思考成果均会做成思维导图并且打印成册。晚上20:30-22:30——根据白天制订的小说大纲写小说。同学们注意,我这边强调的字眼是“合理性”,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以及不同时间适合干什么来选择任务。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动机,这是你专注工作的前提。 第二步:建立契约精神。条件允许的话,现在请拿出纸和笔。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出现哪些让你分心的事,把它逐一写下来,比如吃零食、抠脚、看手机刷微博微信、接电话、看电视、胡思乱想……是的,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告诉自己,以上这些事在工作状态中绝不允许出现。如果你自觉不是一个拥有契约精神的人,你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目标。比如我刚培养仪式感的时候,会把让自己容易分心的举动列在写字桌上方的白板上。如果没有忍住,就惩罚自己在微信群里发红包,每次的金额不少于50元。但是你要明白,仪式感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做哪些动作,而在于达成的状态。你契约上所要达到的状态,才是仪式感存在的真正目的!请牢记,除非特殊情况,万万不可打破契约。因为每一次对契约的破坏,都是对个人自信的打击。 第三步:建立隔离区,排除诱惑。我要在此提出一个概念:建立隔离区。军训时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力和专注度远远超出平日里。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军训时,你绝对不可能携带智能手机、笔记本,也根本不可能带点心、零食;你的周围没有电视机、没有空调、没有他人、没有DOTA、没有淘宝;太阳底下,面对你的是一位魔鬼教官。能支持你的,只有一瓶水。军训时的专注力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你处于隔离区。断绝接触一切诱惑的可能,建造一个“绝对工作的领域”,这就是隔离区。隔离区让你自己意识到,进入其中只能行动,别无选择。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诱惑根本无法影响你,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我们永远不要试图把控制权交到自己手上,因为意志力绝对不可靠,我们要做的是把控制权让渡出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想放纵了,也无法放纵,只得乖乖干活。 第四步:完成仪式,进入神圣时间。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因人而异,这是一件比较私人化的事。我遇见过各种各样奇葩的仪式:有的人不在桌子上放一杯可乐,就无法静下心写作;有的人需要在工作前唱一首歌开嗓提神;有的人会做眼保健操;有的人会打开窗对着外面高喊一声“德玛西亚”……反正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可以随心所欲,怎么做都行,关键在于让自己充满神圣感、仪式感,为接下来工作时的凝神聚气,进行强烈的自我暗示,全方位地调节自身状态。 |
片段中讲了培养仪式感的四个步骤,从拥有动机,建立契约,建立隔离区,到完成仪式。 为什么培养仪式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呢?因为仪式可以将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隔离开,通过仪式,从闲适的生活状态变为严谨认真的工作状态。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这个方法呢? 第一步,拥有一个明确的动机。因为仪式是帮助我们进入工作状态的,我解释一下工作状态,这里是广义的工作状态,既可以是学习,也可以是工作,或者是一段不希望别人打扰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比如我们要在8:00到9:00这段工作时间内,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这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动机。 第二步,建立契约精神。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承诺,既可以自己遵守,也可以通过别人监督。片段中讲的是写下不允许工作时间内做的事,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等。我们也可以把工作计划写出来,因为这样也是一种契约。 第三步,建立隔离区,排除诱惑。这是在创造一种不容易分心的氛围,比如我们将8:00-9:00定为工作时间,我们就把容易分心的手机拿远一点,如果要用电脑工作,就把网关掉。 第四步,完成仪式,进入神圣时间。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自己的仪式,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作为一个仪式,比如我想要写作,我就设计坐在书桌前,深呼吸15秒作为仪式。片段中讲的在桌上放一杯可乐,工作前唱一首歌,这些都可以。 我们可以在什么场景运用这个方法呢?当我们在工作、学习,或者其它需要专注才能快速完成任务时,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例子)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10月5日下午,我准备写一篇关于《第七个读者》的读后感,都已经想好了大致怎么写。结果在写的时候,一会儿刷微信,一会儿去京东看有哪些书打折了可以买,结果一整个下午都没写出来。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建立好隔离区,导致一直无法进入工作状态。如果我要重新来做的话,我会先把自己在下午14:00~16:00完成读后感的目标写出来,然后在纸上写出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接着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带手机和电脑,最后将我设计的“坐在书桌前,深呼吸15秒”这个仪式完成,进入神圣的工作时间。 (异议预防)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如果在进入工作状态后,有一些非常紧急的电话或微信,我们都不回吗?”我的建议一是提前告知重要的人,二是将时间分为比较小的时间段,比如45分钟或1个小时,等到一段时间结束后再去回微信或电话。 |
(分步催化)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周的某天,你需要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可能你想要看一本一直没看的书,或者需要准备第二天演讲的ppt,又或者写一篇晨间日记或者读书笔记,你可能会遇到哪个?请大家想一下,可以写下来。
学习者案例分享:
场景:
学习者秦颖:我想要10月份通过拆书的TF2-3,希望写预备提示表时,能更加专注地进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接下来,请大家按照今天的这个方法,讨论一下,在未来遇到这些场景时,我们应该如何应用?时间为3分钟。讨论完后,我想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在未来的这个场景中,如何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时间为3分钟。
学习者案例分享:
规划应用:
学习者秦颖:还是刚刚的例子,第一步是明确动机,想要通过拆书2-3,先要写2-3预备提示表,本周周末准备开始写。第二步是建立契约精神。把自己不应该做的事列出来,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往群里发红包作为惩罚。第三步是建立隔离区。不在有诱惑力的地方写预备提示表,去星巴克写。第四步是完成仪式,进入神圣时间。我会喝一杯咖啡,一旦这个动作完成后,进入晚上8点到10点的神圣时间,我会集中精力去写预备提示表。
拆书家小结:
好的,谢谢秦颖分享。我们今天这个方法虽然很简单,但还是非常实用的,希望大家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多用。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