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 所属活动: 2018年12月6日长沙橘洲分舵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复盘的步骤与自我剖析的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按复盘的基本步骤,做一次简要的复盘,并针

开场:

           大家好!我叫向朝晖,大家都叫我老向,加入拆书帮有2年时间了。今天是我TF2-4拆书认证,时长约55分钟。

【书籍介绍】

□ 2-4要求: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 2-4要求: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今天我拆的这本书是《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F特征】《复盘》是一本关于工作方法的书,作者叫陈中,他在学习联想集团复盘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总结、提升写成了这本书,联想总裁柳传志先生亲自修改,并推荐给我们。

A优势】这本书与其它关于工作方法的书不同,它不是教你怎么去工作,而是教你在工作完成后,怎么对工作的过程进行一次推演,进而发现问题、找出方法,为后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B利益】复盘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对生活中的接人待物等事情同样适合。通过学习本书的复盘方法,你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向你自己学习,助你把事情琢磨透、做成功,同时你的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之旅,先介绍复盘的基本步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art 1

R】阅读原文

□2-4要求:2个拆页的【R】,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容。

R1】

复盘的步骤   p146

复盘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步骤是复盘的流程,可以保证复盘的进展是有序的,也能够保证每个参与复盘的人都知道如何参与,从而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可能在复盘中得出有价值的认识。

联想将复盘分为4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自我诠释

□2-4要求: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本片段体现技巧1和技巧2.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片段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理解复盘的基本步骤,在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后进行复盘。


What】复盘这个词,来源于围棋,说的是下完一盘棋,对战双方再摆一次下过的棋,分析哪着棋是高招,哪着棋是臭招。据说,通过复盘,围棋手的棋力长进很快。柳传志先生将复盘的理念引入工作中,联想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How】复盘其实也是个技术活。这个片段说的是复盘要按一定的步骤去做。主要是四步:

想想目标——看看结果——找找原因——总结经验。

第一步,想想目标,回顾当时的想法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最好是有中间结点,工程上常说的里程碑。

第二步,看看结果,就是看看哪些部分做得符合原有目标,哪些部分超出了目标,哪些部分还有差距。

第三步,找找原因,找出为什么做得好、为什么做得一般、为什么做得差的原因。

第四步,总结经验,总结经验教训,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复盘可以按以下表来进行:

复盘事件


复盘时间


复盘事件简介


回顾目标


评估结果


分析原因

(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是哪里?如何改进?事件的关键点是哪里?完成情况如何?如何改进?)

总结经验

(对“分析原因”部分得到的结论进行推演后,总结的最终结论是?适用范围是?)

 

【不这么做的坏处】

常见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想把工作做好,很多情况下都是凭经验去做,但有时事与愿违。发现错了上司提出批评,但是下一次可能又出错

【反例】举个小例子,关于印制领导发言稿的事情。由于工作不细心,时常发生校对错误。五年前,我们单位开一个重要会议,我负责资料工作。领导交待,资料准备要细心,不要出错。我和资料组的同事非常仔细的校对,字体和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会后,上司将我叫到办公室,脸色很不好看,“你这个材料是怎么回事?我接过一看,讲话稿重复了一页“你是不是觉得稿子写得特别好,要我重复念一遍?看来下次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才行。”我只得一个劲的说“对不起”。

行为转变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认识到,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还是自己在思想上没有重视。从此以后只要是需求我负责的材料,我一定是细心又细心,尤其是发到上司手上的材料更是逐页把关,确保不出低级错误。

【适用边界】有人可以会问,你前面讲的都是高大尚,后面讲的又是小儿科,这个复盘到底在哪些情况下适用呢?我想告诉你的是,复盘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大事,也适用于小事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政府;不仅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生活。一言以蔽之,放之四海而皆准。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会说,大事、重要事去复盘,还可以,而小事、平常事也去按这四个步骤去复盘,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太麻烦了?我的回答是,复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复盘去提升你的能力。至于哪些事、什么时候去复盘,复盘到什么程度,是因人而异的。这本《复盘》书中说到,复盘的重点是:重要的事、第一次做的事、没有达到预期的事、有学习价值的事。至于一些小事、一般的事,可以简化复盘,甚至可以在脑中想一想就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2-4要求: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分组】下面进入激活经验阶段,因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分组。

【指令】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一个月里,你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生过的哪一件事情,最值得你去复盘,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请一位小伙伴同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上个月,上司可能要我准备一个汇报材料。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模板,加上这项工作的一些情况,交给了上司,上司不满意。我认为我就这个水平,没办法。

 

A1+】优化改进

请思考一下,如果当时学过复盘,在碰到前面这件事情时,你会怎么做?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答案,我1分钟后请小伙伴们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按复盘的四个步骤,我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回顾目标。回顾在写总结之前,明确这个汇报材料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二步,评估结果。提交的汇报材料,哪一部分写得好,哪一部分写得不好,与当初确定的具体要求的差异在哪些方面?重点评估上司不满意的内容。

第三步,分析原因。分析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重点对上司不满意的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步,总结经验。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做得好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碰到类似事情提供指导。

【回应】

这位小伙伴对复盘的步骤掌握得很好,提供的做法很贴切。大家给点掌声。

【互动】前面我们已学完复盘的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大家认为哪一个步骤最有挑战性,或者说难度较大?

学习者:分析原因。

拆书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好找,而内因往往容易忽略,或者不愿意去对自己作深入的剖析。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二个片段,“自我剖析”。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阅读原文

【学习目标】这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复盘,能运用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充分开展自我剖析。

请阅读片段2。

 

自我剖析  p154

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

柳传志在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发表《商业沉浮,机会永存》主题演讲中说:

做企业要想提高谋定而后动的能力,复盘很重要,这个事做成了好好想想,这有哪些是偶然的基因、偶然的原因,不然的话都以为是自己的本事,下次照样再做就有可能做不成。所以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如果你和同事关系非常融洽,能够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的不足,把这个事反反复复去复盘就是能力的提高,到后来的时候就会有能力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做到谋定而后动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自我诠释

□2-4要求: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本节主要体现技巧3和技巧4。

 

【互动】看完这个片段,请大家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请一位小伙伴回答一下。

学习者:客观、不留情面。

【反馈】这位小伙伴提炼得非常准确,“客观”分析、对自己“不留情面”是自我剖析的关键,请大家给点掌声。

【意译】讲个小故事,上个月参加法律考试,没有及格。其实四个月前就布置要进行法律考试,也发了参考书,还有题库。但我认为还早,不着急,没有主动进行学习。平常忙于工作,有空的话,就与几个朋友切磋麻将。临到要考试前一周,才将参考书翻一下,认为反正是以选择题为主,到时候去碰运气,也许能过。没想到还真没考过,需要重考。得到考试没有及格的消息后,自己心里还是不好受。我与同事分析这次考试没过的原因,做了深入的自我剖析,认为主要是自己思想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又不去当法官,只要不犯法就行了,只要通过考试就行,不需要学这么深;二是对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总认为以前的考试没怎么准备,也考过了,这次也不需要这么认真,先玩玩麻将快乐快乐再说,临考前再学也不迟;三是学习方法有欠缺,没有联系工作、生活实际去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文,做不到融会贯通。通过自我剖析,提高了认识,挤时间学习,联系实际学,上周在重考时高分通过。

【细化行动步骤】这个小案例说明,我们进行自我剖析时,要客观,要实事求是,要不留情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进行自我剖析,简单来说是“分段定性做分析”

第一步,划分阶段。将事情的完成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阶段划分。可以是时间结点,或者业务流程节点,也可以是业绩节点。

第二步,定可控性。就是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分成可控、不可控两类。所谓可控,表示我做好了就会有好结果,不可控,表示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第三步,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可控程度的事情,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1、可控的:分析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

2、不可控的:虽然不可控,但也要分析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可间接起到一定作用。

这样进行自我剖析,才能得出对事件的贴近本质和规律的看法,原因分析才算到位,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才更有帮助。

 

【举例】

举个例子。星期天上午9点,老婆对我说,中午有客人来家吃饭。我就去菜市场买了鱼、腊肉、鸡肉和蔬菜。买菜回家后,看到家里来了三位男士、两位女,还有两个小孩,自己感觉菜不够,赶忙将冰箱里的菜拿出来解冻,手忙脚乱做了几个菜。开饭前,有小朋友在喊肚子饿了。1点钟才吃饭,有三个菜比较合口味,两个菜比较辣,还有几个菜味道一般。客人走后,老婆埋怨我没招待好。

 

【自我剖析】

对这件事,我做了个复盘,运用上面说的三个步骤做了自我剖析。

第一步,划分阶段(分段)。按业务流程分为3个阶段,接受任务、买菜、加工。

第二步,定可控性(定性)。第一件事分配任务,虽然我可以提建议是否去外面餐馆吃,决定权在老婆,属于不可控。

第二件事买菜、第三件事加工菜品,可以按我自己的意愿进行,决定权在我,属于可控。

第三步,具体分析(做分析)。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列表如下:

 

阶段-事件

可控性

目标

结果

具体分析

接受任务

不可控

完整的任务信息

老婆说,在家吃,搞好点

没有与老婆沟通,有几个客人,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买菜

可控

新鲜、客人喜欢、够量

买的菜偏少,用冰箱里的菜

自己对这次请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成了家里几个人吃饭,随便买几个菜

加工

可控

色、香、味,

按时

鱼头做得好;蒸蛋好;饭里放红薯;

有两个菜比较辣;开饭时间到了1点

能征求客人意见,是否在饭里放红薯;看到有小朋友,蒸了个蛋;准备了酒水饮料。

 

通过以上自我剖析,下次再请客人到家里吃饭,就能克服这次不正确的做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小伙伴们,我刚才讲了一个自己的案例,说明复盘中自我剖析的方法。下面根据我提供的背景,现场来做一个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请听好,背景是这样的,小张2018年初加入拆书帮,感觉拆书很好,立志用半年时间完成三级拆书家认证,这是目标。上半年,他每期都参加线下拆书活动,并开展了多次拆书认证,获一级拆书证书。下半年,由于参加一个职业资格考试,线下拆书活动参加就少了,拆书认证也少了提交的资料未通过总部审核,目前还只是一级拆书家。

【指令】假如小张就是你组的某位小伙伴,请运用自我剖析的三个步骤帮助小张进行自我剖析。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适当降低演练难度,具体的事情可以只考虑三个主要事件:A参加线下学习,B参加拆书认证,C总部审核。请用10分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完后请一组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步,划分阶段。分为2个阶段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

第二步,定可控性。具体的事情主要有:A参加线下学习,B参加拆书认证,C总部审核。A和B属于可控,C属于不可控。

第三步,具体分析按事情可控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阶段

事件

可控性

目标

结果

分析

第1阶段

1-A

可控

学习

符合

不低于计划目标

1-B

可控

认证

符合

参加6次,通过4次,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1-C

不可控

审批

通过

及时提交资料,自己可掌控的做好了

第2阶段

2-A

可控

学习

基本符合

每月参加2次以上,不低于计划目标

2-B

可控

认证

参加少,只进行了2次

客观原因是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时间上有冲突;主观原因是自己对拆书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有就是自己有畏难情绪

2-C

不可控

审批

未通过审核

主要还是自己拆书技能点掌握得不够

从上表可以提出,第2阶段结果不符合预期的原因是:客观方面,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挤掉了很多时间,难以有效准备拆书;主观方面,对拆书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畏难情绪,担心不能通过;一次不参加,后面就形成了习惯。

 

【拆书家反馈】

这位小伙伴对于帮助小张进行的自我剖析做得不错,分析符合刚才学习的知识点。请大家给他一点掌声。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

刚才大家就我给出的具体场景,运用自我剖析的三个步骤进行了现场演练。下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来一次演练。

大家想象一下,在接下来一个月内,你完成某个重要事情,想要做一次复盘,是个什么事?请简要进行描述。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是为上司提供分析服务的上司要我做个市场调研下周就要提交调报告。这个工作很重要,完成后,我想做个复盘。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

这位小伙伴想就即将完成的调研工作做个复盘。现在假定你就是这位小伙伴,你在做复盘过程中,会怎样运用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来进行自我剖析?请先在小组内讨论,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我将按自我剖析的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划分阶段。分三个阶段:调研提纲、调研、撰写报告。

第二步,定可控性。调研提纲和撰写报告,属于可控;调研阶段有两个方面,我这方面属于可控,调研对象属于不可控。

第三步,做分析。根据结果,调研时有部分难以取得信息,还有部分调研对象不愿意接受调查,调研报告质量一般。按下表进行自我剖析。

阶段

事件

可控性

目标

结果

分析

1

调研提纲

可控

满足调研需求

一般

未充分重视,只在网上参考别的公司的模板,针对性不强。

2

开展调查

可控

及时开始,5天完成调查工作

推迟2天完成

一是调研设计的部分信息难以取得,需求临时调整;二是自己中间花了一天处理别的事情

接受调查

不可控

按我的需要提供信息

有部分对象不配合

同部分调查对象的沟通不畅,有人不配合

3

撰写报告

可控

按时完成,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撑

推迟2天完成,但报告质量一般

一是缺少部分信息,二是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欠缺

 

【回应】

这一组的自我剖析做得非常棒,三个步骤都符合要求,分析比较到位,用表格来表现一目了然。请大家给点掌声。


【强有力的结尾】

今天我们学了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复盘的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第2个片段是自我剖析,3个步骤,分段定性做分析。

复盘技术成就了联想集团的辉煌,如果你将复盘应用于自己的方方面面,将复盘变成习惯,那么你的未来会怎样呢?

拆书学习就到这里,感谢大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