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明欣。欢迎大家来参加今晚的线下拆书活动。那现在我就按照拆书帮的惯例用3个标签来做一下自我介绍。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销售员;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个快两岁小男孩的爸爸,是一个奶爸;第三个标签,我也是一名终生学习者。
分组:那等下因为我们会有一个小组里面分享的环节,所以我们先分一下组,从尔康开始3个3个为一组。
【技能点要求:FAB介绍法,清晰辨别出F、A、B】
•F:今天我的拆页片段选自这本《认知突围》,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江湖人称蔡叔的蔡垒磊。作者对人对事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总能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戳中你的认知盲点,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请辩”有30多万订阅者。这是一本自我认知提升类图书。本书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颠覆错误认知,直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六件事:(自己、知识、金钱、时间、人际关系、人生)的基础认知,搞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直指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道理。
•A:和其他认知类书籍相比,大部分的读者都觉得本书的文章很烧脑,但却直指人心。这本书也受到很多大咖的一致推荐,如孙圈圈、陈立飞等。于我而言,这也这是一本我读了之后,让我当头棒喝,受益良多的好书。
•B:你是否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分不清轻重缓急?,你是否在做事情的时候喜欢拖拖拉拉?或者面对一堆事情的时候无从下手?相信大家听完我的分享后,大家能够学会利用四象限法则把未来一周的工作事项划分出轻重缓急,从而改变做事条理混乱,主次不清等不良习惯。
【技能点要求: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学习,学习者在制定未来一周的计划清单时,能够运用四象限法则,划分出工作的轻重缓急,避免清单事项时间分配不合理,做事情主次不分,拖延,行动目标不明确等情况出现。
【R】《认知突围》P125-126
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既然选择是关于如何使用时间的决定,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使用我们的时间呢?也就是当我们面临不同的情境时,我们该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有一种很简单的分法,根据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事情简单地分成四个类别:
图1-1
如图所示,你应该一眼就能分辨出第一象限的是我们会优先选择立马花时间去做的事情。第三象限就正好相反,是我们最不容易选择在上面花时间的事情,不仅现在不会,而且拖着拖着可能就忘了。对于时间异常稀缺、时间价值相对较高的人来说,甚至可能是需要刻意忽略的事情。
最难做出选择的是第二和第四象限,究竟我们该优先选择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还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对于多数人来说,做完第一象限的事,自然就轮到第二象限因为紧急,所以哪怕不重要或不那么重要,也得规避眼下看得见的有可能造成的损失,我把这些人称为“消防员”。消防员的职责顺序就是先处理第一象限,紧接着就是第二象限,紧不紧急是第优先,重不重要是第二优先。
然而在人生里,消防员并非最优解。对于紧急没那么重要的事情,看得见的损失不管大小,就在眼前;但对于重要却没那么紧急的事情,很多人就会由于长期收益或长期损失太遥远而懈怠。
【技能点要求:有举例子说明,提到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异议,并给予预防性讲解】
What:大家都看完了片段,就会知道这个片段讲的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正如图1-1所示,所谓四象限法则就是按照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别罗列在四个象限里面。下面我就从第一到第四象限逐一给大家讲解一下。
第一个象限是紧急而且重要的事情,也就是需要我们立马去做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象限,第二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建议尽量授权让别人去做的事情。
第三象限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这里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比如发呆、游戏、闲聊、瞎逛等,这些事情应该减少去做。
第四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也是计划做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不那么紧急,但确实很重要。
How:下面我就通过分享我昨天做的一张待办清单做为例子,来告诉大家我是如何按照四象限法则来做待办清单的。如大家手中的资料所示,我把它打散了,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归类一下。
例子:
A. 跟进本月所有客户对账完毕,并让财务开出发票
B. 准备TF2-3拆页片段及预备表
C. 阅读《没有做不好的销售》
D. TF2-2预备表定稿
E. 郭经理说帮他拿一下刚打印出来资料。
F. 玩两局王者荣耀
G. 去超市买一瓶酱油回家(老妈催了)
H. 看《将夜》最新更新剧集
第一象限:A、D;第二象限:E、G;第三象限:F、H;第三象限:B、C。
好的,刚刚大家跟随我一起分类后,现在我给大家总结出一个行动建议:
1、第一象限的事情,是你每天在工作时间优先完成的。
2、第四象限的事情,看似不紧急,但都是一些对自己未来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是需要积累的,所以,尽量把它分解成小任务,每天利用早起、通勤、睡前等碎片时间,一次做一点,积累着做,但是必须要提前分解任务,才能心中有数。
3、第二象限的事情,能授权则授权,尽量把一、四象限的事情做完再考虑分配时间去做,实在不行,也要安排一些细枝末节的时间去处理。第三象限的事情,能不做尽量别做了。
预防性讲解:讲到这里,有小伙伴可能会问:那什么样的事情才是重要的事情呢?什么样的事情又才算紧急呢?
我举个例子,就比如,你的领导交给你一个项目,要求明天下班之前完成,否则这个月的绩效就泡汤了。那这件事重不重?(停顿)紧不紧急?(停顿)所以这就是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
也有些小伙伴会觉得,每次还要分四个象限,好麻烦,还有些事情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紧急还是重要?
关于麻烦,你们想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每天都是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先做了,即使你浪费了时间,刷刷手机,追追剧,你心中的自责也会少很多,也工作压力也会小很多!
你内心分不清楚的事情,那我告诉你,它就应该去第三象限,等你分清楚了,才叫事。
【技能点要求:提问中包括情境和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大家刚才听完我的讲解后,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明天、后天或未来一周内,在工作或生活中你需要处理的一些事务清单有哪些?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写在便签纸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技能点要求: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你明天早上到办公室,倒上一杯咖啡,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你看着今天的工作清单,就是大家刚刚写在便签纸上明天要处理的事情,想起今天晚上我们的拆书,你停下来问一下自己,以上这些要做的事情,它们分别归属我们今天分享的四象限法则中的哪个象限?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处理这些待办事项?请在小组里面分享一下你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尔康分享自己的四象限待办清单:
【结束语】
好的,感谢大家来听我的分享,希望今天晚上我分享的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