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第一个片段】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可以通过焦点讨论法,在沟通交流中引导对方思考,使其有收获感。
【学习目标----第二个片段】。
通过现场RIA的学习,在基于了解焦点讨论法之后,运用到活动设计
(观察点四: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递进关系,现场的两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
【图书介绍】
(观察点二:所选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这本《提问力》的作者正是我们拆书学习法提出者赵周老师,非常实用有趣的一本书。
F:内容源自于拆书帮与在行合作的好评课程,作者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和两位深资三级拆书家
A:书中通过分析和讲解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帮助读者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提问水平。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问,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个人成长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问,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
B:如果你苦于不会思考,想要提升沟通能力,进而改善人际关系,想要升级思维模式,成为优秀的提问者,或许你会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观察点五: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Why:我们免不了有一些社交活动,以及社交场合,初衷是为了增进沟通感情,可是有时候往往也没有达到沟通感情的效果,只是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收获感
What:焦点提问法,帮助你在和别人沟通交流时,通过提问引导对方,引导思考
How:焦点提问法有四个层次的问题。
1. 客观性层次问题:事实,比如室友晚上去听回来,你问去听课,课上讲了什么?她可能回答,讲了关于工程估价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2. 反应性层次问题:情绪,感觉。接下来,你问听了培训你什么感觉?感觉讲的很专业,自己很喜欢
3. 诠释性层次问题:意义,价值。你继续问,对你在专业上有什么帮助?我认识到学习本专业要先构建框架体系,之后再去细化内容
4.决定性层次问题:决定,行动。那接下来,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规划?
书中只是列出了几个层次的问题,可能缺少细化的步骤,不够落地,接下来我们一起细化步骤
首先,基于对沟通对象的了解,先提问关于客观性的问题,如果不够了解,就先广泛的提问些生活日常话题。打开话题之后的方向,找到合适话题之后。按照四个提问的层次提问。
先提问客观性问题,通过提问了解对方,表示对其关心。简单关心之后,提问反应性问题,对对方情绪进行关注。在考虑到对方感受之后,基于感受提问价值意义层面,偏理性的问题。最后是决定层面,引发行动改变。
不这样做的后果:没有提问引导思考的过程,沟通社交活动,就变成了单纯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情感交流,无法创造更多有意义的回忆。久而久之,就都不愿参与这样的活动
预防性异议:你可能会问,这样一直提问,会不会给对方压迫感,不舒服的感觉啊?
通过焦点提问法的四个问题,可以看到他的内在逻辑,先事实—感受—价值—行动,按照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在引导,一步步的提问。并且在提问的过程,你会发现你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对方在向你倾诉,我们更偏向于表达自己,倾诉会对方放松愉快。
(观察点六:I】,涵盖了二级的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大家回忆这半年参加过影响深刻的活动,为何让自己印象深刻?或者回忆让自己感受最糟糕的活动,为何让你感受不好?
(观察点七: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学习者案例纪录:
Freda:去年的班级聚餐,去之前以为期待的大家能够聊聊天,谈谈心,结果去了,就是一个个看着手机,吃着饭,几个男生喝喝酒而已。一下子没了兴致,自己无聊的也只能埋头玩手机,吃完饭不一会儿也就散会了,各回各家,冷清的很整个聚会。让我感觉很缺少沟通交流,人和人之间冷淡。
Why:每个高质量的互动,都需要提前准备设计策划。
What:设计活动分为,开场,提问交流,结尾。我们今天主要利用焦点提问法来设计提问环节。
How:举个例子来讲,比如我是一场读书会的主持人,刚刚一位分享者分享了关于目标的书,作为中间的主持。我可以这样去主持。感谢分享,刚刚听了分享,大家立刻想到的是什么内容?为何影响深刻?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对自己在目标方面有了什么样的新启发?接下来有什么目标上的打算?
不这样做的坏处:没有经过提前设计的活动,只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让自己措手不及,并且混乱和缺乏内容,是不能让参与者有参与感和书和收获感的,好的互动需要设计,而提问是让大家提高参与感最好的方式,有引导性的提问,让大家有收获感。
预防性异议:你可能会说,这样接连的提问,在活动中,会不会比较机械和别扭?
活动中的沟通不同与小范围私下的聊天,没有那么正式和一对一的直接感。所以方法是去用焦点提问法提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变换形式去达成。比如把提问变成小的环节,具体点说就是,你想要大家思考2018年 ,做一个复盘。可以设计一个分享环节,让大家分享2018年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事情。灵活设计,不拘泥于问题。
(观察点六:I】,涵盖了二级的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A3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大家想象这样的场景,有一个班级聚餐,你作为活动主持人,其余人是参与者,请你运用焦点提问法设计活动环节。我们现场来演练。
(观察点九: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学习者案例纪录
Freda(主持人):好久没见啊大家
Tina:是啊,还挺想大家的
summer:真的是半年没见了
Freda(主持人):这半年大家都忙什么了呀?
Tina:也没做了些什么,日常看书学习健身吧。
summer:参加比赛,准备考试,健身减脂,差不多这样的主旋律吧
Freda(主持人):大家这半年看来生活蛮充实的啊,挺好挺好。正好在年末这个节点上,回顾这一年有什么得失或者遗憾嘛?
summer:挺充实自己的,开心的是能够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和理想的差距还是很大,有时候会心急,焦虑
Tina:达成了自己渴望的目标,瘦身成功,养成新的良好规律生活习惯,但是英语口语地道的目标还差很多。
Freda(主持人):怎么会有了这些遗憾呢?
summer: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慢慢积累,做事情之前的积累没扎实
tina:缺少专业的方法训练,及时有动力和坚定的坚持,方法不对也很无力
Freda(主持人)感觉大家清晰的很,接下来一年用什么新行动来弥补这些?
summer:做中学,一遍反思一边积累
tina:了解专业的机构学习, 专业的老师知道,利用好线上新东方老师课程帮助自己
Freda(主持人)大家都有很清晰的思路和规划,相信都能用很好的结果
拆书家的反馈:感谢刚刚大家精彩的演绎,我们的主持人水平相当可以哈,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我们思考,很自然而然的运用焦点提问法主持,掌握了内在的逻辑(先客观事实,之后主观感受,背后价值原因,最后引发行动)组织我们深度交流。请Freda(主持人)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比较有限,不能模拟那么多人,请思考一下面对很多的人的提问引导,需要注意什么?而不是一对部分人的感觉
(观察点十: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马上到来的寒假,春节,免不了有很多社交聚会互动,请你预想一下自己会面临的聚会场合,运用焦点提问法如何去设计?
先分享一下我们自己的设想规划,假期一定会有的闺蜜局,是和我的一个初中闺蜜。正好现在到大三这个节点,免不了就业考研的话题。我提前准备的几个问题,大三专业课比较多,你们都学些什么课啊?也是工科专业,学起来感觉怎么样啊?大三的专业课让我对专业有了之前不一样的认识,相信你应该也是吧?大三之后的分水岭,有什么打算规划呢?
(观察点八:使用【A2】环节提问中包含情景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案例纪录:
freda我提前想了几个话题,并与之对应的问题。身边的几个闺蜜下半年都打算减肥,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聚到一起,一定免不了讨论这个话题。我打算问大家,自己的减肥计划执行结果怎么样啊?瘦身几斤?围度的变化?对这个结果满意吗?什么原因不满意?接下来的目标大家如何调整达成?
(观察点十: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结语:总结今晚我们拆解的两个片段,焦点提问法的四个层次问题,以及运用焦点提问法于活动设计中,希望在近期马上到来的小假期,以及春节聚会社交中,大家可以运用出来,提高活动的质量,让大家有收获感,有不同的思考,彼此之间情感的增进。
(观察点十一: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