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吃掉那只青蛙》 所属活动: 东成西就抢拆书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就着奶酪烤青蛙,让你成长顶呱呱 学习目标: 通过拆书,掌握奶酪工作法三步骤,高效工作

开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我介绍

各位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这里相聚,也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度过一段愉快而有价值的时光。

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吧。医学狗、钻石九型DP优秀毕业生和新手拆书家。

第一个标签,医学狗。我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的一名研二的学生,我的专业是皮肤病与性病学。现在在山东省立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

第二个标签:钻石九型DP优秀毕业生。这个标签意味着我是有资格为大家进行性格访谈的。性格访谈是以被访谈者为中心的。它可以帮助被访谈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发挥自己天赋,绽放自己的生命。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约我做性格访谈哦。每人只收一元钱。

第三个标签:新手拆书家。我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今年十月份我第一次听说了拆书帮,读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觉得拆书太对自己口味了。从那时起我便立志做一名有能量的拆书家。

今天我就先试着拆拆1-1,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所谓“拆书”呢,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它需要学习者主动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经验关联起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并产出可应用于生活的具体的行动方案,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拆书属于成人学习的范畴,锻炼的是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拆书法分为两种:如果你是一个人,可以用“便签法”。采用便签法,那么你读一本几十元的致用类图书就可以有参加一场几万元同主题培训的效果;你还可以加入拆书帮,参加“RIA现场学习”,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这种方式。参加“RIA现场学习”的时候,拆书家会运用拆书法将一本书的部分内容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在场的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

那什么是拆书帮呢?它的发起者是《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作者——赵周老师。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它是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具体形式是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的济南日天分舵。在分舵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完成一些拆解任务,也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到这里,大家对拆书法和拆书帮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下面我就运用拆书法进行我1-1的拆解。

今天我分享的拆页来自:《吃掉那只青蛙》第136页。

这段内容的小标题是“任务分解的‘奶酪工作法’”。拆页已经发放给大家了,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原文内容】

任务分解的“奶酪工作法”

另一种促使自己开始工作的技巧称为“奶酪工作法”。这一技巧的原理是, 每次解决任务中的一个环节之后,就在任务清单上打一个洞,打过的洞就像一块奶酪上的洞一样。

当你安排一个特定时间段来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你可以使用奶酪工作法。这个时间段可以只有5分钟或10分钟,时间走完之后你再去做其他事情,用这种方法每次你只吃一小口青蛙, 然后要么休息,要么去做其他事情。

奶酪工作法”的作用与“香肠工作法”差不多。一旦你开始工作,你就会产生一种前进的欲望和想完成工作的冲动。你会变得精力充沛、情绪高涨,你能感觉到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你不断前进,直到完成工作为止。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如果这项工作让你感觉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你都应该尝试“香肠工作法”或“奶酪工作法”。这些技巧对克服拖延极有帮助,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有好几个畅销书作家朋友,他们在动笔写一本书之前,只是下决心每天写一页,甚至只写一段,直到最后写完一本书。你也可以这样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现在我来分享一下我对这段文字的拆解吧。

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促使我们克服拖延、开始工作的小技巧——“奶酪工作法”。为什么叫“奶酪工作法”呢?因为在运用奶酪工作法时,每完成任务中的一个环节,就可以在任务清单上打一个洞,就像奶酪上的洞一样。

奶酪工作法”具体怎么操作呢?有三步——第一步,明确任务;第二步,任务拆解;第三步,步步为营。在第一步,你需要明确任务完成的具体标准和截止时间,使任务变得直观可衡量。在第二步,需要把任务一层层拆解为一个个耗时短、不难做的小环节,并列出一份任务清单。在第三步中,每次你只需要用5分钟或10分钟完成其中一个小环节,完成后你便可以休息或是做其他的事,当然,不要忘了在你的任务清单上打一个洞。

使用“奶酪工作法”有什么好处呢?“奶酪工作法”能使我们工作时更有动力和激情。一旦工作开始,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前进的力量,直至完成工作。

奶酪工作法”非常适用于那些令你望而却步、困难、工作量大的任务。如果你刚好遇到一项棘手又浩大的任务,不妨试试“奶酪工作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今年10月份的时候想要做新媒体,自己开公众号,发微博,在简书上写文章之类的。公众号和微博都开好了,简书之类的软件也下好了。但是我不知道要怎么运营。每次一打开公众号或是微博,一看乱七八糟的各种功能觉得好麻烦,就不想干了。我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的截止日期和要达到的标准。更没有进行任务拆解,在新媒体这个大而朦胧的目标面前,我望而却步了。最终,我做新媒体的想法也搁浅了。我终究没能成为一个新媒体人。现在看来,如果我当初能按照"奶酪工作法"的套路一步一步拆解这个任务,一个一个地在任务清单上打洞,说不定现在我已经成为新媒体界的一根"小油条"了呢。

A2】催化应用


现在我把“奶酪工作法”用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书写这项任务上。

第一步,明确任务:我查询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找到了我们毕业论文的合格标准以及提交时间,结合自己的情况,我决定这样明确我的任务:2019年10月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书写并按照学位论文的要求打印并装订。

第二步,任务拆解:我把任务先拆解为4大步;1、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2、论文框架书写;3、实施研究方案;4、毕业论文成形。再把每一大步拆解成若干小环节。当下先拆解第一大步——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拆为搜集课题方向、对比加工形成最优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其中搜集资料又可拆为咨询老师、师兄师姐、查看往届优秀毕业论文、阅读相关文献这几个环节。依次类推。把所有的环节像这样按照层次和顺序写在一张纸上,形成任务清单。

第三步,步步为营:每天完成2-3个小环节,并在清单上打洞。

通过这三步,我感到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自信心,对于打洞有些蠢蠢欲动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奶酪工作法”能成为助你一臂之力的工具。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