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沈阳筹备分舵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花时间训练孩子. 学习目标: 熟练RIA便笺在生活中的运用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乐乐。

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5岁女孩宝妈。有人说,今生宝贝是来度你的天使。对这种说法我特别地认同,在这五年陪伴宝贝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太多的温暖与感动,也在慢慢让自己更加地丰盈,成熟。

第二,工会干部,我和同志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是成为沈阳百万职工的娘家人,打造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平台。

第三,爱生活正能量的终身学习者。我生性乐观、慢热、喜欢读书,喜欢靠近优秀的人,相信通过拆书过级能够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

 

好啦,那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创始人赵周老师提出来一种适用于成人学习的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目的在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把要学习的知识与学习者过往的经验相关联,并规划出今后的运用。

RIA便签读书法的操作步骤: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启发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写出自己的理解,这一步达到的是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景。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今后如何应用,让知识真的在自己的生活里发挥作用。以上学习过程简称为RIA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应用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达到参加一次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就是拆书家拿出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书本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正面管教》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P135-137

 

这似乎不像听上去那么显而易见。大人们往往期待孩子们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这种情形在家里比在学校里更为普遍。父母们可能指望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但从来不教孩子怎样收拾。孩子们回到自己乱糟糟的房间后,会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个家长说:把干净衣服放进抽屉里,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然后我再告诉你下一步。就会很有帮助。下一步,他们可以把玩具放到架子上或玩具箱里。为了使收拾起来更好玩儿,可以建议孩子先收有轮子的玩具,然后收小人儿玩具,再收动物玩具。

史蒂芬·格伦在他的讲演中指出,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于是双方之间往往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花时间训练孩子能消除这些误区。

格伦用下面的对话来生动地表明了沟通的误区:

 

妈妈:吉尔,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吉尔:我收拾好了。(意思是:我有地方放脚了。)

妈妈:你没有收拾好。(意思是:地板还没干净到能当餐桌用的程度。)

 

花时间训练,意味着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的时间教孩子收拾床铺,她会给孩子们说的很明白,例知:“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会把褶子拉平)她买的床单都是带格子或线条的,以便孩子们学会怎样顺着床沿把床单铺得横平竖直。到孩子们6岁的时候,他们的床铺已经整齐得能通过军队的检查了

 

当你要求孩子收拾厨房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你的要求。对孩子们来说,收拾厨房可能就是简单地把用过的碗碟放进洗碗池很多父母因为孩子家务做得很槽糕而生气,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花时间教过孩子花时间训练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做得达到你的满意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而且,要记住,你想让他们做事,不见得就是他们认为优先重要的事,除非等到他们自己也做了父母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把生活中优先重要”的事做得更好。尽管整洁和礼仪对孩子来说不见得优先重要他们仍然需要学习这些品格。然而,大人们需要记住,孩子总归是孩子。

 

一旦你认为给孩子的训练已经足够了,就要通过问孩子来检查下:要收拾干净厨房,你认为该做哪些事?”如果孩子说:把碗碟放进洗碗机你就问:地板呢?灶台呢?你应该做些什么把这些地方收拾于净呢?”孩子可能转着眼球,嘲讽地回答:扫地,擦灶台。你应该无视那些举动并且承认:很好。我很高兴我们的解一致。

 

花时间训练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例如,每星期选一个上来练习餐桌礼仪。可以让每个人都夸张地说:——递给我油。等等。你也可以做互相揪错的游戏,揪出诸如谁的胳膊肘放在桌上了、嘴里塞着食物说话了、打扰别人了、发牢骚了或把手伸到桌子的对面去了。你不妨规定,揪出最多错的人可以选餐后游戏。

 

花时间训练孩子还包括,当你要改变做法的时候,要告诉孩子。罗伯兹太太听了我关于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有多么重要的讲课。她的女儿康妮正在上三年级。她已经不再替女儿穿衣服了,但每天上仍然要替康妮把衣服放好。她决定自己不再这么做,并且相信康妮能自己做好。然而,她没有把她的新决定告诉康妮。第二天早上,她听到康妮恼怒地大叫:妈妈,我的衣服在哪儿?”

 

罗伯兹太太以很尊重的态度回答:在衣橱里,亲爱的。我相信能自己找到。”

粟妮反驳道:妈妈,当你决定要这么做时,能否请你告诉我一声?”

康妮是对的。在实行新做法之前,以尊重的态度与涉及到的人一起讨论将要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花时间训练孩子”三步法可以让孩子从“无措无助”的等待依赖改变为“自主自动自发”的积极作为。

    玩具扔得哪哪儿都是,天天催着起床、洗脸、刷牙,河东狮吼呼啸着才能完成作业,这是你家的日常吗?我有心仪的动画片要看,我有小猪佩奇要画,我还有刚刚在幼儿园的书没读完......你的事情为什么就一定要我优先去做?就因为你是大人吗?

其实宝贝儿比你还无辜,还郁闷,你就只是告诉我要洗脸了,要写作业了,要起床了,要睡觉了,可是接下来呢?你问过我吗?我同意了吗?你又没告诉我具体要怎么做!我亲爱的家长朋友,是不是被扎疼了?

想要继续收获你的小甜心、小可爱吗?花时间训练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从自由散漫的状态变成行动有序有礼有节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有序规律的生活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因为他知道他的生活他自己做得了主,他能掌控得越多,他成长得越快,今天花时间训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放手。

     “花时间训练孩子”可以采取三步法:

第一步:语言简单、明确、指令易操作。

1.用明确易懂的语言分步表达要求,必要的情况可以先做示范,降低事情难度。逻辑清晰地告诉孩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都做什么。比如铺床,买格子或条形的床单就是在降低难度,按线铺好,指令简单便于执行。询问检查、加深印象。

2.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下达要求后,要通过询问来检查孩子是否准确明白大人的要求,避免出现“两个版本”的误差。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因为她是孩子,不可能尽善尽美,一点点的进步和努力都希望家长能够看得到,并主动积极强化。

 

第二步:将训练内容娱乐化,使训练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更容易达成目的。

 

第三步:改变做法,提前告知,提前打好预防针,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更有益于目标的顺利完成。

 

WHERE:适用于要训练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三步法”同样适用于团队管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星期一早上,宝宝穿衣服,全家除了我以外齐上阵,有穿袜子的,有拿着药碗的,有帮着翻衣服的,然后就看那小公主自己一个人像木偶一样让人摆布着,爷爷说,我帮你!爸爸说,穿这个......我说,她自己能穿!孩儿她爹说,我帮着穿能快点!然后那妞儿就乐享其成,干脆不伸手啦。

 

【反思】:不起、不穿、不配合——“三不抵抗”让宝贝儿早上起床穿衣服变成一件特别头疼的事儿,没睡醒,拧巴着不穿,拿了新衣服不穿,每天早上穿衣服都要上演一幕撕心裂肺的场面。

其实她早就已经可以很好地穿衣服、叠衣服,可是因为猪队友嫌她穿得慢,他就给她穿,我也懒得管,然后现在就变成这样了。好吧,我相信,孩子是在螺旋式上升地成长,应该一直关注,并强化已经获得的本领。

针对“三不抵抗”现象,通过晚上就寝时间提前,提前选择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穿脱衣服娱乐化三种方式进行改善。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本周用“花时间训练三步法”来训练宝宝自己起床穿衣服

【步骤】:

STEP1:明确告知目标,自己穿衣服。让宝贝提前一天晚上选好自己要穿的衣服,给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

STEP2:过程娱乐化。早上穿衣服比赛,晚上脱衣服。可以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起穿衣服,穿得最快的人可以得到一个小红花(用小红花可以兑换奖励)。如果需要帮助,那要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STEP3:改变做法,提前告知。如果第二天天气发生冷暖变化,提前预报,并给出两到三个选择而不是指令性建议。

 

保障性措施:制作红花存折,一周为单位,小红花得的最多的人可以在超市自选一件礼物。得到红花最少的人要买单。在目标实践过程中,允许孩子有反复,有倒退,和猪队友达成一致,保护她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