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林志诚,江湖人称世间。我的职业是文案策划,就职于一家家居企业,同时我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和阅读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就以每两个人为一组。
F:今天要介绍的书《沟通的艺术》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是一位致力于研究沟通艺术的大师。这本书作者从三个层面来告诉我们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
A:本书从初版至今已经超过30年,至今已经是再版15次,它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4分。很多社会学者对这本书都推崇备至,相比其它书枯燥的理论,它除了理论严谨外,还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生动例子,读起来妙趣横生。
B:①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话太过直白导致他人的误会,表达过于委婉让人听不懂,又或者因为不善于沟通常常倍感挫折。这些就是沟通困局,如果你想解决这些问题,那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带来启发。②特别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片段,能让大家学会利用知觉检核的三步法来避免产生矛盾和误解,做到正确了解他人。
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如何利用知觉检核来减少人际沟通难题”,什么是“知觉检核”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原文怎么说。现在就把片段发下去,大家花2-3分钟时间通读一遍。看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
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片段讲了什么。
What:①在我们平时的沟通过程中,我们总会很自以为是地认为凭自己看到的分析的就是正确的结论,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导致别人对我们产生防备心理,因此知觉检核就是处理这种沟通问题的方法。②所谓知觉检核是指我们为避免产生矛盾或者误解,获得对他人正确认识的一套沟通技巧。③完整的知觉检核法包含三大步骤:描述行为、列出诠释和请求澄清。大家可以记一下。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套方法怎么用。
How:①首先是描述行为,陈述你所看到的包括动作、语言和表情等外在表现。②其次是列出诠释,利用类似“是…或者是…”这种不确定的句式来列出你推测的至少两种诠释。③最后是请求澄清,让对方回答澄清事实。
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知觉检核法呢?如果不用会怎么样?
Why:①首先我们都喜欢凭直觉下结论,然后把结论当事实来描述,也不管是对是错,这很容易就让人误解,产生抗拒心理,甚至是很强烈的敌我矛盾,这样沟通无法进行下去,人和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僵化。比如在一个微信群,你发表一些观点,有人说你“傻子”,伱观察到这一行为并且很生气,心底就认为这人有毛病,然后回复说“你脑子进水了吧?”或者“你是神经病吧?”,总之把自己的解释当成事实,一来二往矛盾加重,关系僵化到无法沟通的程度,这就是不用知觉检核法的坏处。②如果是用了这方法,结果就不一样了,首先是描述行为“你刚才用强烈的语气对我说了很粗鲁的话”,其次是列出诠释“我不知道是我观点有误?或者是侵犯到你了?”,最后请求澄清“你能告诉我具体原因吗?”这样就避免了两个人因误解争吵下去。一方面可以消除彼此的防卫心理,让沟通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容易认清事实真相,获得他人的解释,让问题得以解决。
这套方法应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呢?
Where:不管是在工作、家庭还是学习,在平时沟通过程中,当你感觉到对他人的行为表现不理解、不满意或者生气时,为了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就可以用知觉检核三步法来进行沟通,获得对他人的正确认识。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是老师,看到自己某个学生考试不及格,你很不满意,觉得他学习不专心,于是你说“成绩这么差,学习太不认真了!”可你的学生却表现出不耐烦,说了一句“已经很努力了”就不再理你,这时你作为老师会发现你不了解自己的学生。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大家回想一下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类似上面的例子,在跟你的同事、家人或者朋友沟通过程中,你看到对方的行为和表现,你把认定的当成事实来给对方下结论,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是什么事?产生什么误会或者矛盾?给大家2分钟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之后请一个小伙伴做分享。
学习者长街的分享:
最近几天才来到佛山,跟现在的老板在沟通上存在矛盾,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观察他的表现觉得他并不懂互联网,于是在我接手这个项目时,我就直接问“老板你不懂互联网吧?”结果他就一直否定我的观点,我们两谈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关系反而越僵化了。从现在学习的三步法来看的话,我当时的表达确实太过草率,以致于加深了矛盾。
刚才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事无法回头,但如果历史重来一次,事情发生在当下你会怎么办?大家已经学习了知觉检核三步法,下面就利用这个方法,在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如何进行沟通,记得包含三大步骤,时间是2分钟,之后仍然请一个小伙伴做分享。
学习者珈陌小王子的分享:
我之前跟我女朋友因为送礼给我过程中产生了一点小矛盾,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理我,现在要用知觉检核法来沟通的话,我会这样说:
首先是描述行为:你已经有三个小时没有理我了。
然后是列出诠释:我不确定你是因为在忙呢?还是因为我要求退杯子的事生我的气?
最后就是请求澄清:你现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通过这个方法,我女朋友肯定会回复我是什么原因啦,又能愉快聊天。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都可以成为出色的沟通达人,也建议大家看看《沟通的艺术》这本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