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南京筹备分舵 30拆训练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RIA30拆训练04 学习目标: 完成30个完成的便签读书法练习

开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描述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导致了自己那样的感受,我们期望对方怎么做?良好的沟通过程,事半功倍,沟通对事不对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和男朋友就某个观点意见不统一,我们双方都期望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男朋友说了一句:跟你没法交流。我瞬间就恼怒了,回答:你能跟谁交流就找谁去。接下来的沟通过程:我们将过去的日子里面一件件沟通不畅的事情全部翻了出来,最后不欢而散。
A2:我该怎么做?
首先:冷静下来,将他说的“咱们两个没法沟通了”这句话向他复述一遍。
其次:告诉他  这句话伤到了我,我听到了很不开心。
再次:告诉他沟通遇到阻碍,人与人意见不统一是常有的事情,不应该用太果断的语气或者拒绝继续沟通的姿态。
最后:我希望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详谈,去发觉意见不统一的根源,两个人可以互相尊重对方的看法。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本片段阐述了非暴力沟通得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通过四要素真诚的表达自己,和对方建立情感链接,双方持续互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过年回家,亲戚问:谈对象了没有?是哪的?
我回答:有男朋友了,是江苏的。
亲戚:那不行啊,太远了,你嫁过去以后他欺负你都没人管你,日子肯定过不下去的,你还是回家吧,找一个咱们这边的。我当时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却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没有事实依据做出判断,是许多人经常犯的毛病。
A2.1.在以后的沟通过程中,不做没有事实依据的判断,在充分了解原因之前,不轻易下结论。
2.在表达观点时将观察到的事实和自己做的评论区分开来。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3/30《非暴力沟通》p41-

43;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第三拆训练转化的要求:大家联系实际生活案例,练习把当时的自己想法,转化为一种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第一次参加微信群里面的阅读分享,分享刚开始前,我告诉朋友:我以前没有我在群里面分享过东西,现在觉得有点怯场。这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想法。
感受:我现在特别紧张,心跳加速,头发被汗湿了一半,手心也是黏糊糊的。
A2.想法是大脑的活动产物,感受更倾向于是身体与心灵产生的条件反射。
每周进行一次当自己发生情绪变化时将简单的想法描述换位更加具体的感受,观察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片段四
R 原文片段

4/30《非暴力沟通》P48-50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便签I部分】片段介绍我们听话过程中的四种选择,给出“我感到。。。因为我。。。”句型,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女boss要求我每天把同类的事情放到一个时间段集中做,下午打约面试电话。有天早上上班时,撞到我在打电话,质问我为什么不按流程做事,我当时的回答是:“我怕这个人被别人约去了。”
非暴力沟通模式:我没有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做事比较散乱,有些惹您生气了(观察)。我感到挺抱歉的,但这次我是太激动了(感受)。因为我发现这个人特别符合我们公司的招聘需求,而且他刚刚更新完简历,错过这个人太可惜了,我想早点跟他约面试(需要)。如果全按流程做事,效率会比较高,但是也会缺少灵活性。您看,能不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呢?(请求)
A2: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分析自己的感受。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表达方式。每周进行三次这样的训练。

片段五
R 原文片段

5/30《非暴力沟通》P64-68;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本拆重点通过生活中的表达习惯的对比,阐述具体的请求会更加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期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男朋友在家里是从来不做家务的小少爷一枚。有次,他去我那里玩,我们自己做饭吃。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张罗,做完饭把饭菜端上桌子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他躺在沙发上玩平板,我有点生气,说了句:真没眼色,都不知道来帮忙。他回答:你要我做什么直接讲,我真看不出来我能帮什么忙,别用挖苦的语气。
非暴力沟通:亲,你看我都做了好几个菜,还得准备碗筷,盛饭。(观察)。你都不来帮我的忙,我好伤心呀。(感受)咱俩好不容易见次面,一块做饭,共同享受劳动成果,那该多开心呀。(需要)你来帮我把碗筷拿到餐桌上,把米饭盛好吧?(请求)
A2.1.每天晚上对自己白天的讲话内容进行反思,观察是否存在请求不具体,存在歧义,提出具体可实施的请求。
2.把对对方的请求尽量用建议对方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的当时提出。

片段六
R 原文片段

6/30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4-6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第六拆教练I部分】:本拆重点介绍了提问式思维,启示我们,真正的改变始于思想的改变,最为具体的方式是向自己提出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06-17  第六拆  潇潇荷
A1.自己提问的内容可能就是对事情结果的预期。
最近一段时间读书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中,我问自己,读书过了几天就忘记了,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自己不能学以致用。 经过几天的分析,寻找答案,我将自己的问题改为:我从当前的这本书里面学到了什么?我能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工作中的哪些方面?我应采用怎样的方式学习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A2:1.每天对自己进行一次积极结果导向式的提问练习。
2.每天晚上,对自己白天的讲话内容进行回顾反思,观察怎样改变提问方式有助于更好沟通结果的达成。

片段七
R 原文片段

7/30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21-2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通过主人公奔第一次和约瑟夫见面,阐述了提问的威力

RIA继续训练,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提出一个积极导向的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06.18–潇潇荷–第七拆
A1.最近刚换工作,项目还没有安排任务,空闲时间比较多。怎样分配空闲时间,是学习与爱好相关的东西还是练习工作技能?自己所学知识的转化率很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输出方式?能否将自己的爱好范围再缩小一点,去探寻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的东西?
A2.每周末可以采取QT模式与自己进行对话,去发现真正的自己,改善和提升自己。

片段八
R 原文片段

8/30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36-4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奔和约瑟夫的关于“选择地图”的对话,指出如何从批判者转向学习者的状态,步骤和方法。(提醒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6.20-第八拆-潇潇荷
A1.激活经验。
春节前一天回家过年,提前半个月预定了从中转城市到家乡的汽车票。坐了四个小时火车到了中转城市汽车站,当时是十一点半钟。汽车发车时间是十二点五十。我一直在检票口站着等。检票员问了我两次你几点的车?回答说,车还没来,你等着吧。等到一点钟的时候,她告诉我:你买的这趟车今天不发车了,你去换别的车吧,过完扭头走了。当时愤怒已经涌上心头。我去售票室退票,边上有几位乘客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吵闹。受到他们情绪影响,我自己已不会冷静思考,涌进大脑的想法是:我在这傻愣愣的站着等了两个小时,她也不是不知道,玩我呢?既然没车,那卖什么票?我回家都要没车了,我怎么回去啊?冲售票员吼:你们没车不会早通知吗?把人当傻子耍?
当时的那种心态如果改为:现在已经没车了,我不应该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观察)我要赶快转变坐车方式,改乘火车,坐经过县城的过路车火车去朋友圈里寻求帮助,问问有没有回家的朋友。(选择)也许我买的这趟车中间出什么事故了,或者因为天气堵车没能来到。车次是临时取消的,车站事先也不知情。
A2.记录自己面对不好的事情时最初出现在脑子里的念头以及让自己愤怒的原因,加入到每日总结里面。用“选择地图”方式分析,自己如何从评判者转换为学习者。


片段九
R 原文片段

9/30《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48-51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约瑟夫详细的对方比了我们平时大脑里评判者问题,告知可我们,在关键时刻时,好的学习者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06.22-第九拆-潇潇荷
A1.去年六月份在一家猎头公司实习,每天都要给联系人打陌生拜访电话。每次把电话机拿在手里,害怕被拒绝的紧张感会笼满全身。自我介绍-问联系人有没有换工作的打算-介绍自己手头的岗位,流程走完,就好像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以自己为核心。
改为学习者心态:我能给候选人带来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候选人希望换工作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手里的职位有没有和候选人契合的?候选人希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能从与候选人的交流中学到什么行业知识?如何能和他成为朋友?l
将自己从一个任务的被动完成者转换为主动学习者。
A2:实现自己从批判者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换。记录自己每天对事情的提问方式与处理方式,总结反思并逐步转换思维方式。

片段十
R 原文片段

10/30《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74-78;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约瑟夫给奔介绍了选择选择地图中的“转换道”,并结合自己女儿的案例给了转换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0626-第十拆–潇潇荷
A1.最近一段时间刚换工作到新公司,分到了项目组里面。领导没有安排工作,让自己看前端框架,两个学了一个多星期。接下来领导讲:你别做前端了,学后台吧,自己啃java,看了两个星期。上周末,领导又讲:我们这边可能暂时不需要你了,你去做数据库吧,数据库学习ing,有些烦躁,我什么也没学会?我现在是评判者状态吗?是,我在抱怨领导一会一个想法,自己不管看什么都只是皮毛。我是否愿意持续评判者状态?否, 我想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3.我希望自己怎么做?把这当成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最近学到都只是入门知识,但我已经知道基本的功能了。
A2.每日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分析,观察自己处于哪种心态。要及时从评判者心态切换到学习者心态上去。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向自己提问。 


片段11
R 原文片段

 11/30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p92-98(ABCC法则)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约瑟夫通过斯坦的投资案例,给我们展示了《改变》最为重要的转换法则ABCC法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6.27-第十一拆–潇潇荷
【教练I部分】本拆约瑟夫通过斯坦的投资案例,给我们展示了《改变》最为重要的转换法则ABCC法则。
A1.最近一段时间跟着群里小伙伴们拆书,我感觉收获很多,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和男朋友具体交流过。昨天见面,就把拆书帮以及拆书流程跟它简要介绍了一下。他跟我说:学习不就是自己看书练习就行了嘛?什么拆书啊?你又听人吓忽悠?你那么热火朝天,不会掉传销里了吧?我听完之后特别生气,想着你是什么个人啊?好心当成驴肝肺。我应该转换自己的提问角度。觉察:我现在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是的,我的想法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还会使自己情绪更加不稳定。深呼吸:我要不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件事?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是不是我没有把这个事情给他讲清楚?好奇:为什么他会对我与他的聊天内容有这么大反应?他是如何做出判断的?他推测我进“传销”的依据是什么?他是个务实的人,不轻易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做出肯定的评价。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我带他一起拆书,共同享受拆书的乐趣自己得到他的支持。
A2:将ABCC法则的四个角度牢记在心,对自己每日的思维方式进行切换。并且记录自己的评判者思维场景以及切换效果。

片段12
R 原文片段

12/30 《复盘》自序部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教练I部分】本拆约瑟夫通过斯坦的投资案例,给我们展示了《改变》最为重要的转换法则ABCC法则。 

 作业要求:根据复盘的四个步骤,对过往经历做出回顾!反思!探究!提升(规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6.30–第十二拆–潇潇荷
I:通过亚杰对少华菜品状况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复盘的四个步骤,回顾、反思、探究和提升。复盘除了可以用于经营状况的分析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复盘的方法进行自我审查,将得到的方法及经验投入到随后的事情继续复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A1.六月初,给自己制定了三天读一本书的计划。到月底,确实读了几本书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目标:按照SQ3R的读书方法阅读,记笔记,写读书心得,但是自己只完成了读书数量的目标。
反思:由于阅读小说数量太多,自己的阅读模式已经固话,还在用读小说的方式来阅读知识密度较高的书籍。
规律: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实用类书籍必须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才能真正起作用。
提升:没有培养自己记笔记,强制应用的习惯。一书不尽不读他书,针对实用类书籍培养一套固定的流程。
A2:1.除了线上拆书以外,自己每日挑选一个片段拆解,并形成文字。
2.每读完一本,从中选取一个最实用方法,应用,记录效果。每两周做一次总结


片段13
R 原文片段

13/30 《复盘》p24-27 ;p111-112;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本文描述了基思通过分析第一次雇佣助理失败的原因,调整策略,第二次助理的选择成功为自己的职场生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复盘的一个价值:避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六月份已经过完,读书效果不尽如人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读书方法,进行7月份的读书计划。
目标:本月通过阅读沟通类书籍,对自己的沟通进行分析和改进,使沟通能力有所提升。
反思:上个月读书效果不好。1.没有明确的目标驱动;
2.没有制定每日读书计划:
3.没有尝试将知识学以致用。
规律: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应用于实践。明确的目标和具有可行性的计划会成为自己的动力。
提升:通过录音、角色扮演的方法去发现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改进。
A2.1.阅读书籍核心围绕《沟通圣经》、《拆出你的沟通力》、《非暴力沟通》三本。
2.每隔一天挑选一个话题和朋友进行20分钟的微信语音交流,对交流内容复听,发现问题,并尝试将学习到的沟通技巧用到交流中。

片段14
R 原文片段

14/30 《复盘》p54-59;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03-第十四拆-潇潇荷
I:本片段通过两个案例向我们显示了人们通过自我复盘之后并及时应用,体现了复盘的价值。自我复盘是最具可行性的复盘方式,自我复盘之后有所收获时,要记下自己的思考规律或所得,并且加以应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收获得到强化并且要避免自我复盘中出现的自我欺骗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前段时间做头发,在美团上看了价位和评价之后,挑选了一个自认为性价比比较高的套餐,可是到了理发店之后,没能禁受住店员的劝说,购买了额外消费。(回顾)店员:你选的那个价位药水不错,但是你的头发经常做受损严重,你用我们xx价位的产品比较好,只比你现在用的这个贵100块,但效果要好很多。我问:这款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店员:说了您也不知道,这款产品…(n多优势)我:好的,那我就用这个吧。
反思:我为什么会接受店员的建议,而没有坚持自己的之前选择?店员单方面的产品提前会让我觉得多花一百块钱很值得,而我自己对这件事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
规律:商家经常会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诱导,相信自己会购买到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服务或产品。
提升:在购买存在信息壁垒的产品之前,自己最好提前获取有关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在购买时进行询问,增加自己的辨识能力。
A2.在以后的价格较高的商品购买行为之前,充分了解该商品信息,不要轻易被售货员所诱导,让自己产生买值了的心理。

片段15
R 原文片段

15/30《复盘》p98-102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06~第十五拆~潇潇荷
I:通过信息层面、逻辑层面、假设层面三个层面问题的递进式引导,有助于复盘的成功实现。文中的孙小姐被黄小姐的问题引导,改变了自己对老板的偏见,并且对这一职位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18岁的外甥高考成绩刚下来,不太理想,只能上本三,姐姐想让他复读一年,他不太想去。
我:听你妈妈讲你今年的成绩不太理想,只能读一个不太好的本三或大专了?(信息层面)
他:是的。刚过本三线,一点也没有发挥出我的真实水平。
我:既然这样子,那怎么不去复读一年呢?(信息层面)
他:复读压力太大,再说了,读个大专我将来做高级技工,一样能拿高工资。
我:你想做什么行业的技工?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思维层面)
他:这个没有想过,我想做软件设计,我知道写代码很枯燥,但是我想做。
我:虽然程序员缺口比较大,但是好的公司对学历的门槛卡的挺紧的,大专生除非能力特别出众,不然没有竞争力,你有考虑过吗?(思维层面)
他: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自制力不好,要是全靠自学,我对自己没信心。
我:假如你复读一年能考上211,毕业以后可能会有很多个工作供你选择,并且待遇还可以,但是现在读大专以后就业路子严重受限,你愿意选哪个呢?(假设层面)
他:那我选择复读。我再考虑一下,要不我就去复读吧。
A2:尝试着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对自己带走偏见性的言论或决定进行复盘,将自己从批判者思维转向学习者思维。

片段16
R 原文片段

16/30 《爱的五种能力》P11-1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0~第十六拆~潇潇荷

I:本文提供了两个通过提高爱的能力,追求到幸福的例子。爱的能力,对内是自己给自己的,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通过不断的完善自己来提升爱的能力。对外:是接受不完美的、真实的对方,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今天一直在回顾大会的收获和心得。
问:参加拆书大会,收获了什么?(信息层面)
答:满满的干货和正能量,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七公师傅和南京的小盆友们。但自己同时还有很强的失落感。(回顾)
问:那你为什么还会失落呢?(思维层面)
答:在看到小伙伴们大展才华的同时,对比了自己,发现自己差距实在是太大。各方面能力急需提升。(反思)
问:你准备如何调整目前的这种心态?(思维层面)
答:首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冥想静坐,寻找内心的真正需求。横向和小伙伴们对比,寻找能力培养点。纵向和自己对比,每天是否取得进步(探究)
问:假如你会参加年会,那你期待那时的自己和现在有什么提升呢?(假设层面)
答:我希望看到一个自信、活泼、有底蕴,在某一个主题成为一个小专家的自己。(提升)
A2.调整每日复盘方法,将学习部分做详细记录,能看到每日收获。同时,降低自我否定的次数。进步,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开始。

片段17
R 原文片段

17/30 《爱的五种能力》p17-18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1–第十七拆–潇潇荷
I:本拆通过一位妻子将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因于丈夫和妹妹的关系太过亲近的案例得出了其实不幸福是爱的能力缺失的结论。在生活中感情出现问题,人们倾向于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向外归因,希望通过换人或者将对方改变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解决问题;一种是向内归因,通过认识真实的自己,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的变化,解决矛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和男朋友两个人都特别固执。当两个人起争执时,都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互不退让,总是以冷战告终。
有关个人工作外时间分配问题,他希望我将时间用来学习写程序,而不是分配在现在的“杂事”上面。而他一门心思想要考公务员,而我想让他去考一个执业证书。因为这件事起了冲突。(回顾)
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分歧呢?他觉得我刚进入新行业,应该先打牢基础,而我自己希望得到更多提升。男朋友的工作经验特别受限,没有类似的企业。找工作重新开始,我的考虑出于证书拿到手对换工作很有帮助,他就认准了公务员,两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反思)
因为观点不一致而导致的矛盾自己冲突都应该在可控范围内,不能让其成为影响感情的理由。每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讲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探究)
当有不同观点时,把自己的看法作为建议提供给对方,而不是替对方做决定的方式。(提升)
A2.和男朋友重新沟通一遍。“有关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你觉得怎么样?你可以考虑一下。你觉得不太可行的话,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吧。”

片段18
R 原文片段

18/30 《爱的五种能力》p24-26、p26-30;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4-第十八拆-潇潇荷
I.本拆通过讲述男人可以通过允许婆媳之间问题的存在来调节婆媳关系,女人通过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判断是非利用述情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自己的内在进行提升,而非一味抱怨和指责。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慢慢把他放到生活中并逐步影响他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给男朋友打电话经常打不通,因为我已经是一个不怎么落电话的人,所以认为他应该也跟我一样。之前打电话漏接,接通以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天天可真忙,打十次电话,七八次都接不到,故意的吧?也不知道装个电话干嘛用的?(回顾)
电话打不通,自己心里面会堵着一口气,等到通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打电话的目的,只想着把这口气发泄出去。(反思)
在自己心里还是觉得他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是真的想发脾气,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注意力,却往往陷入恶性循环。(探究)
述情其实就是非暴力沟通模式,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重新沟通。(提升)。
我刚才给你打电话又没有打通,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了。(观察)
我很不开心,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在意我。(感受)
我们应该把手机带在身边,万一对方有急事呢?(规律)
我希望你以后尽量别漏接电话,看到未接来电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回过来。(期望)
A2.最近刚学到一个观点: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只做对你有利而且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不要在意对方的行为,不要将改善关系寄托在对方的身上。把述情非暴力沟通结合起来用到重新和对方交流。冲动的话讲一次,给对方发红包。

片段19
R 原文片段

19/30 《爱的五种能力》p74-84;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6-第十九拆–潇潇荷
I.本拆介绍了处理情绪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无为,在事情结果出来之前什么都不想,等待结果自然呈现。第二种是跟随情绪验证假设,随着时间的进行,用结果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去年和弟弟去爬山,下山的时候走了一条小路,有一段坡比较陡,需要滑下去,手边没有可以扶着的物体。
当时直接就害怕了,心里想,我要是掉下去会怎么办?(回顾)
因为我是第一次走非正路下山,对“自己会掉下去”的这种恐惧感感觉非常强烈。(反思)
遇到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大脑会自动启动“我要是失败了,怎么办呢”这种思维模式。(探究)
尝试将自己从失败导向者的路上切换到成功导向者的路上。(提升)
A2.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当遇到让自己有较大情绪波动的事情时,切换自己的假设思维,从不良结果假设向良好方向转换,等待验证。

片段20
R 原文片段

20/30 《爱的五种能力》p91-9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7-第二十拆–潇潇荷
I.片段向我们提供了情绪按钮是什么,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按钮自己如何穿越"情绪按钮"的方法三个部分的内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1996年的时候被狗咬过一次,缝了五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从此以后,不管什么狗,我都是见狗躲着走。高中时有次从学校回家,在胡同里面没见到狗听见狗叫,我就开始叫,结果我妈刚养的狗被我吓跑了。现在遇到狗感觉背后发麻,它会来咬我,想把它一脚踹开。
提升:以后再遇到没有威胁的狗,站着不动,可以观察它都有什么行为,深呼吸,当狗有危险行为时,再行动也不迟。
晚上运动在跳绳,我给自己规定的数目是3000个,按照正常速度,半个小时可以跳完,可是我往往会把时间拖到50分钟。每当自己完成200个的时候,我的大脑会告诉我,我身体累了,我需要休息了。但是电视剧某个情节特别吸引我时,一口气完成1000个,也不会觉得累。累,只是我的潜意识觉得我该休息了,而不是我真的累。
A2.1.下次遇到狗时,将注意力放到小狗身上,而不是在心里想着,狗可能会咬我。
2.任何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都是自己可提升的地方。将自己的情绪按钮点,慢慢全部挖掘出来。


片段21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19-第二十一拆-潇潇荷
I.要学会通过述情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好恶,有助于对方找寻到最融洽的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双方只有经过长期的述情,共情才能成为彼此灵魂契合的爱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去年过生日的时候,男朋友要送生日礼物。他问我你要什么东西,我回答什么都行,只要是你送的我都喜欢。其实,心里面念叨着,我很久之前跟你提起过我想买的一样东西了,你应该能记得住。生日那天,他买了个华而不实的东西送我,钱也不少花,他问怎么样?我只能说,还挺好看的,谢谢。心里却暗自抱怨,你一点都不了解我,连我的心思都猜不透。本来花同样多的钱,可以有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叙情的方式:那个东西行不行呀?我挺不好意思直接讲的,怕你在觉得我问你要东西。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你送的生日礼物,太开心了。
A2.把让男朋友猜自己的心思的想法戒掉,自己有什么高兴不高兴,直接讲出来。

片段22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0-第二二拆–潇潇荷
I.通过用述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可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而且还不会伤害双方的关系。可以通过将自己感受告诉对方,或对方令自己感觉不好了,直接告诉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弟弟天天不知道在忙什么。前几天从宁夏回来,我给他打电话,告诉我等会到家了给你回,没下文了。前天打电话,他在同学家宰鱼,说吃过饭给我回电话,又忘记了。我感觉不舒服,跟他讲:最近两次给你打电话找你,你答应我要回电话但是你都忘记了。我心里很难过,感觉你对我不重视。假如你养成了不回电话的习惯,会给你的合作伙伴留下不好的印象,错失很多机会。
A2.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侯深呼吸,将自己的感觉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告诉给对方,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将这种思维方式从需要思考变成习惯。

片段23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2 一第二十三拆~潇潇荷
I.通过阐述事实+表达感受的述情方式告诉对方,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既可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又不会伤害别人或者增进关系,在各种人际沟通中,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沟通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I.从去年毕业之后,爸爸一直觉得我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安全,想让我回家考公务员或者银行,他觉得比较稳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他说了很多次,其实我自己也知道他是替我着想,可说的次数多了,自己会有些心烦,采取的大多是非暴力不合作沉默的方式来应对爸爸。他又跟我说:"平原银行招人了,你回来考考吧,在郑州上班离家近点,有个稳定的工作总还是好的。"
爸爸,目前的这份工作我做的挺好的,我很喜欢,待遇也还可以。我前年在银行实习过,那边虽然比较稳定,可是我真的不喜欢那里的工作内容。您放心,我一定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尽快让自己稳定下来。
A2.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碰到让自己开心/烦恼的事情,都尝试着用事实+感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培养述情的逻辑思维。


片段24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5–第24拆–潇潇荷
I.片段中丈夫通过向妻子说明需求的述情方式,解决了儿子打游戏的问题。用说明需求而不是给出解决方案的讲话方式,显得不那么强势,给对方商量的机会。或者用先讲需求再讲解决方案的方式也很容易让对方理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之前实习的时候,有个同事萌萌给候选人打电话约面试时,最后总是会说:“我们一般周二或周三的下午会在古美那边,离你们公司不远,你看你有时间吗?有时间的话,我们碰个面。”被女boss骂了好几次,“你以为你是谁呀,人家为什么要迁就你的时间呢?只要他们有时间我们就有时间”。改正之后:“这个职位招的挺着急的,早点把您推荐过去,这样您的机会也会更大一点,您看您最近什么时候有时间呢?我们可以见个面,简单的聊一下,跟您介绍一些公司的情况,增加面试成功的几率。我们周二周三的下午经常在您公司附近,您有时间吗?或者我什么时候再过去也可以。”
A2.1.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饭时,同事就讲:“我们今天中午去吃**吧?”出来了,会有人说真难吃。提建议的同事会很尴尬。可以用需求+建议的方式来改变这种局面
2.将自己的选择性问题改变为需求+选择的方式,或者只提需求的表达方式。

片段25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7-第25拆-潇潇荷
I.向对方说出你喜欢的而不是不喜欢的。说不喜欢的人,让人感觉很消极,人的潜意识也很排斥。说出喜欢的,让爱人知道怎样更好的去爱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男朋友累的时候无路会特别快,我只能在他后面劲的赶,有时候还赶不上。这时候,我会讲:我讨厌你走路那么快,我都跟不上了,你着急干嘛去呀?他:那你不能快点啊,累死了,快点到家早点休息。述情方式,我希望你能够走慢一点,咱俩一起,慢慢晃悠回去到家也就不累了。或者可以在路边凳子上坐着先休息一下。
A2.我们的大脑会本能的抗拒消极层面的东西。也许当“我不喜欢…”的信息传达到倾听者耳中的时候,他已经自动阐释成"她不喜欢我了",心情瞬间不好了,后面的话会自动被过滤掉,自我保护装置启动,切换为”我喜欢…“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将"我喜欢…"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这是一个和自己的消极面作斗争的过程。行动: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表达情绪的话进行监控。惩罚:出现一次,不准吃完饭/::'(。

片段26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7-第26拆-潇潇荷
I.使用"可以"代替命令的述评方式。可以这个词语可以给人以充分的尊重和选择权。希望让对方帮忙时,可以选择这种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刚读研时和室友还因为沟通问题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和室友约定好一起去西塘玩。确定行程时,室友讲:"小荷,咱们明天就要走了,你把宾馆定一下吧,你看看咱们应该怎么坐车。咱们半夜走吧,我没做过夜车,想体验一次说走就走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和别人出去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应该照顾我。"室友是个大美女,自诩高人一等。我当时听完,脑子里想的就是:"你以为你谁呀,我欠你的吗?"这件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个宿舍只住我们俩,三年下来,两个人没有多少交集,我一直刻意和她保持着距离,惹不起那我就躲着吧。假如当时的沟通方式能改为:你可以预订一下宾馆和车票吗?我以前没有过出去玩的经历,你在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咱们晚上走怎么样?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我也可以体验一下说走就走的感觉。你要多多关照我呀。  也许,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A2.牢记这种命令人给人带来的不舒服感。给自己两周时间,把我经常用的"你能不能"句型,切换为"你可以…"吗?

片段27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28-第27拆-潇潇荷
I.本拆尝试用"我希望"的述评方式代替命令式的讲话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让悟空去化缘。遇到一位女施主:”女施主,阿弥陀佛,我们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贵宝地,现到午饭时分,饥饿难耐,想向施主化顿斋饭,阿弥陀佛。”
如果换成八戒呢,八戒:”阿弥陀佛,女施主,你长的可真漂亮。看着比起那广寒宫的嫦娥仙子也不遑多让,比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还慈祥。您看,这到吃饭的点了,希望您能赏口饭吃。“
A2.今天晚上和男朋友讨论有关周末出去玩的话题,可以用上"我希望""我喜欢"的句型

片段28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7.30-第28拆-潇潇荷
I.本拆通过接受-接受并开始关注对方的情绪、分享-引导对方分享发生的事情和他的感受、肯定-肯定引起对方情绪的原因、启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四步的共情方式,将自己培养为善解人意的共情高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闺蜜未婚先孕,在和男朋友家里是用结婚的事情。谈到彩礼钱的时候,闺蜜家里想要8万元,但男方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只能拿出3万元现金。于是男方边和闺蜜商量,能不能只给3万。闺蜜很生气,觉得男方一家人都在欺负她怀孕了,她是女孩子只能认栽,反正怀着孩子也嫁不出去了。
闺蜜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去我家里找我玩。可以用以下这种方式和闺蜜交流。
"怎么了亲,感觉你好像有些不高兴?"(接受)

"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分享)

"现在你都怀孕了,那么辛苦,他们家还在因为彩礼的事情和你讨价还价,而且你也没有要求买车买房,难怪你那么生气了"(肯定)

"感觉你男朋友平时不像是为钱斤斤计较的人呀?他要是那样人的话,你可能也不会跟他在一块那么久了。我非常相信你看人的眼光"

“这件事情可以回去之后再跟他好好商量一下吗?咱们这边的风俗是男方送的彩礼钱越多,会让咱们父母觉得自己比较受重视。不过也许他们家可能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假如他们家借钱送彩礼钱,他父母年龄都大了,也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可能结婚之后还要你们小两口来还,这样你们婚后的生活质量可能被降低了嘛?回家之后再和叔叔阿姨,还有男朋友,好好讨论一下。开开心心哒,宝宝也跟着你高兴!“(启发) 
A2.1.我自己在沟通中出现的问题有  否定对方的负面情绪以及在分析之前会先做对错评判。
2.在一周之内尝试进行三次共情的表达方式,在沟通结束后,和对方分享共情,并获得反馈,反思总结改进。

片段29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8.02~第29拆~潇潇荷
I.本片段讲述了通过允许过去的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允许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调整自己,不再抗拒和反对任何事,使自己获得力量,更加强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前年和男朋友在南京火车站因为一件事情闹的很不愉快。我是晚上十二点的火车,他怕我太累了,想在附近找一个钟点房,让我休息到十一点多这样子去坐车,而我觉得没必要。他跟我讲,去他住的地方的车到晚上九点就没有了,他最多陪我到那个点。那天晚上八点半,他要回去了,我不想让他走,跟他讲可以等十一点钟打车回去。他很严肃,跟我讲道理:不订房间是你自己的选择,人得为自己说出来的话负责。今天我肯定是走了,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说完之后,扭头走了。这件事情成了我们心头的刺,每次回想起来都心塞。今天,跟自己讲:我允许这件事情的发生了,已经过去许久了,让它的负能量消亡吧。
A2.1.对过去的事,晚上睡觉前,对往事回忆,将自己脑子里的一件一件不开心的事情,都揪出来,说一遍我允许。
2.对于当下的事,如果有负面情绪出现,对自己讲:我允许。

片段30
R 原文片段

《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
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详细注释:

  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照见五蕴皆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色不异空 (形相不异乎空间)

  空不异色(空间不异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空即是色(空间等于形相)

  受想行识 (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亦复如是(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诸法空相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不生不灭(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垢不净 )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无受想行识(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无眼耳鼻舌身意 (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无色声香味触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无眼界 (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无意识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无无明 (没有不能了解的)

  亦无无明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乃至无老死 (直到没有老和死)

  亦无老死尽(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无苦集灭道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无智亦无得 (不用智慧去强求)

  以无所得故(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菩提萨陲 (菩萨觉悟之后)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心无挂碍 (心中没有碍)

  无挂碍故 (由于没有碍)

  无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颠倒梦想 )

  究竟涅盘(最后达到彼岸)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三种佛果)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说心经)

  是大神咒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无上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

  真实不虚(不是骗人的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心经)

  即说咒曰 (其咒语曰)

  揭谛揭谛 (去吧,去吧)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

  波罗僧揭谛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诃(修成正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8.06-第30拆-潇潇荷
I.《心经》是大智慧的意思,包含了佛教的核心内容,他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境界,去处理人们遇到的困难和苦难,修行《心经》可以使人达到渡化的境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被班里的两个男生,围着嘲笑,讲自己又矮又胖还长的丑,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对自己影响至今。永远呆在角落里面,不敢成为众人的
焦点,对自己的一切抱着怀疑不肯定的态度。有些释怀了,人的外表、躯体、一切能被我们用五觉感知到的事物均为有相相,而我们的心,思想,情绪,意识均为无
相相。我们在利用无相相感知有相相,又形成新的无相相。换句话说,我以为的一切,只不过是简简单单存在我脑子里的一个想法而已,我却被实实在在的影响了那
么多年。
A2.准备一个晚上的时间进行静坐反思,寻找类似的在拖累自己,阻碍自己的想法,从脑子里清除。开始写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