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马彬,用一句话希望大家能记住我的名字:马行千里,彬立百川。用一串词形容我自己:互联网产品的拆书家宝妈。 这里含我的三个标签:产品经理,宝妈,拆书家,前两个已为既成事实,我现在是一名互联网公司做运输产品的产品经理,去年刚升级做了宝妈,最后一个也是我现在正在争取的一个标签。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遇到别人做得不好的行为,向对方提意见的时候,可以运用BIC方法,让对方能更容易接受建议。
【图书介绍】
今天我拆解的书籍叫《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的作者是樊登,他是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
F:这本书是一本管理类的书籍,主要介绍很多基础性的管理工具,如团队沟通,正负面反馈,如何倾听等。
A: 讲领导力的书很多,而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为以亲身管理经历撰写这本书,尤其是在强调基础管理的部分见解独到,值得读者好好借助此书,好好练练基本功。
B: 管理这个词,不在于说只是对于你在工作中是领导才叫管理,小到对自己的小孩,对自己的配偶、朋友都可以称作管理。当你的小孩犯错,你如何管理?在工作中, 遇到那种“说不得”的员工,你如何沟通?你想向朋友提意见,如何说对方更易接受?这本书都可以帮助你有效地解决上述的沟通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阅读原书拆页
给予反馈
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反馈的标准化工具BIC
BIC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 的缩写.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
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因为小王的迟到次数较多,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在事实的部分,管理者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只讲事实,不讲观点.
第二部分:I(影响)
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
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 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
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作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是不是这样?”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此时询问,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容易激化矛盾.
相比之下,一鼓作气将BIC都说出来,员工就会明白,管理者并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想要对工作负责.在工作优先前提下,员工更愿意心平气和与管理者讨论问题.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管理。当遇到你想要向对方不好的行为或者习惯,你想提出意见让对方进行改进的时候,如何沟通才能更容易让人接受且有效果呢?方法就是:片段提到的BIC方法:事实影响后果。先讲客观事实(behavior),再讲这件事产生的短期影响,最后讲后果(consequence),会涉及对方自身利益的长远影响-------(what)
通常情况下,员工犯错,或者小孩犯错,领导或者家长的做法一般是:你怎么老是怎么怎么样,你怎么一直怎么怎么样;或者像三明治一样,先表扬平时做得不错,再指出现阶段的问题,最后说如果你改进后会有什么成就。前一种会让听者越来越反感,心里会想,我也没有一直这样啊;第二种会让听者选择性了接受了表扬而没有真正反思自己的过错。--(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why
比如,我前段时间在一个项目上做系统功能验证,老是因为两个系统接口的问题流程测下不去,我就直接对研发说:你为什么要一直处于等待别人的状态,你就不能主动找对方的研发一起查一下是什么问题吗?研发听了也不是很舒服(看脸色),他就说我给他留言了,他没有回复我,结果一直拖到晚上,最后还是我打电话沟通对方研发。--(反例)
而按照BIC的方法进行表达,可能会更容易接受。(B)首先,先讲客观事实,接口有问题导致系统流程阻碍,我们和对方系统都可能存在问题需要排查。(I)再讲短期影响,你不立即去找对方一起解决问题将会拖延功能验证的进度,也会拖延这个项目的进度。(C)最后讲会直接涉及他自身利益的长期后果。这个项目的主力研发是你,如果进度延误,势必会影响到你的考核。如果长期是一种等待别人的做事方式会给人一种不积极主动的印象,对想要晋升也会有影响。(反例变正例)
这个方法适用于你比较在乎和对方关系的人,而不是满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适用边界
【A1显像提问】
大家回想一下,最近在工作中对同事,或者在家庭中面对自己的孩子或者爱人,你觉得他有的地方做得不好或者习惯不好,你给他指出问题,想让他改进,最后也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的时候。当时具体你是怎么说的,当时场景怎么样?现场分为两个组。
请大家准备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个小伙伴给大家做分享。
哪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的分享记录:
最近我媳妇晚上看手机睡得晚,然后昨天我就在饭桌上说了她:你晚上看手机刷剧到很晚才睡觉,然后她一声不吭;到晚上的时候,我又说她:你每次都不早点睡,宝宝最近跟着你也看,都生病了。然后我媳妇说:你不也没有早睡吗?不要每次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谴责我,然后就互想怼。
【A1+反思加工】
请大家把刚才在小组内分享的自己失败的场景,用今天学到的BIC方法重新加工出新的表达。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
哪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的分享记录:
就刚才的我跟我媳妇互怼的案例,用BIC的方法,我会先讲事实,老婆你晚上看手机,看到很晚才睡;再讲短期的影响,因为你睡得很晚上,小孩也跟你看手机看到很晚才睡,最近本来她就感冒了,又睡很晚,免疫力下降,这次有可能得肺炎的风险,下周要去医院检查;最后讲长期的后果,你如果长期这样,会影响你工作的效率,身体健康也受损;而小孩也因为长此这样,去幼儿园很晚,经常吃剩菜剩饭,对她的身体健康不利。
【总结】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荒谬?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谬。所以拒绝荒谬,真正进步,请大家从现在开始,反复用BIC方法进行练习如何更好地向对方反馈意见,开始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