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琢,一只水瓶座怪咖,任职于一家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从事HR的职业。我很喜欢我的工作,也很喜欢拆书,今天为大家带来3-3的拆页。
【场景】
想问下大家,如果你想掌握一种技能,比如说:自如的进行公众演讲、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仍旧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或是到了一定阶段难以取得进步了,很是着急?
【提问】
当大量的练习也无法让你提高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有没有想过其实练习也是有窍门的呢?
【影响】
由于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带来的感受是很不好的,通常会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干脆放弃努力。都说技多不压身嘛,结果呢,你却因此丧失了一个掌握新技能的可能性。
【解决】
当我从一个培训小白往专业培训师方面发展的时候,我就有过这样的困惑,培训技能一直无法提升,直到我运用了《刻意练习》里的方法,现在我已经是个企业培训师了。大家是否想跟我一样获得这种方法呢?今天我就将有目的的练习和克服瓶颈期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让我们更好地通过练习达到自己的目标!
【学习目标】
学会有目的的练习提升技能,找出具体阻碍自己的事物并改进以突破瓶颈期。
我们先来看看拆页1: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他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联系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您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谈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的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地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学习目标:
希望学习者通过学习拆页1,学会根据其特征区分“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提高某项技能。
互动:
拆书家:原文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学习者:一个老师问一个学生:每天练一小时有没有进步?学生说:没有进步。老师又问:怎么练的。学生说:我也不知道。
拆书家:好的,说的很完整。
拆书家:原文里这个学生练习了多少次成功了多少次?
学习者:练习了很多次,成功了一两次。
拆书家:为何这个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却仍旧没有进步呢?
学习者:因为进行的都是天真的练习。
拆书家:天真的练习有那些特点?
学习者:很随意、杀时间、简单的重复、没有关注过程。
拆书家:好的,大家都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当我们说起“天真”这个词,我们就会联想到没有很多深思熟虑的行为,那么“天真的练习”也就是说你正在做的练习可能并没有太走心。而有目的的练习则听上去就有很强的目的性了。
接下来我们来举个例子对比一下“天真的练习”和“有目得的练习”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Summer和bette都在练习大提琴,他们拥有同一个指导老师,老师评价她们的水平不分高低,希望两个人都在课余时间多练习一下。于是summer和bette都决定每天花课余的3~5小时练习大提琴。然而几个月过去了,summer并没有太多技能上的提升,而bette却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我们来看看summer和bette都是怎么在练习的。
Summer:
1、 我不知道到底练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老师眼里的好,我每天花5小时去练琴,练着练着自然会有成效——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不是,因为有目的的练习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summer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2、 练琴实在是太枯燥了,我一般边练琴边看看手机,或是玩玩游戏。——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不是,因为有目的的练习会保持专注性,而summer并不专注;
3、 老师跟我说要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多跟她交流,但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不是,因为有目的的练习会有针对练习的反馈,而不是像summer这样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
Bette:
1、 老师要我们多练习,我决定要把曲谱背下来,在一个月内将它演奏的极为流畅,保证零出错。——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是的,因为有目的的练习会有一个定义明确的目标,bette的目标非常明确,符合smart原则;
2、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保持手机关机,把自己关在书房,门上挂着“请勿打扰”,只做一件事:练琴。————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是的,因为有目的的练习会保持很高的专注性;
3、 我很乐意接受老师对我的指导,上周老师说我的指法有问题,我便在课后大量的练习指法。————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是的,因为有目的的练习会有针对练习的反馈。
总结下,天真的练习与有目的的练习主要区别特征在以下三个方面:
根据其区别特征了,当我们想要提升某项技能时,可以这样设定有目的的练习的步骤:
1、首先 确定一个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什么叫明确的特定目标呢?需要符合smart原则:目标可衡量、具体、可达到、与总目标有相关性);
2、 开始练习后,设定一些辅助手段帮助我们专注;比如用番茄钟设定时间段,找一个安静的练习场所;
3、 阶段性练习结束后,向他人寻求反馈:比如找老师、自我反馈、录音录像、对照标准找差异。。。。。。
【适用边界】: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下,有目的的练习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只要进行了有目的的练习就一定能达到你想要的任何水平,比如一些体育项目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上的差异,并不能靠大量的练习就可以弥补的。
反例:
拆页1让我想到了我曾经非常害怕的一门学科:数学。我觉得这不是我擅长的,而我也对之完全没有兴趣,对作业更是敷衍,经常对着题目发呆,或者翻翻购买的电影杂志,每晚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消耗了。一到考试,成绩就非常惨烈,还曾经拿过30分的低分。
正例:
后来我改变了,我找到了一个好方法,成绩很自然的上去了。我发现当时我正是运用了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方法,我是这么做的:
1、 确定一个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每天保证做完数学老师布置的一张卷子,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一题不漏。
2、 保证练习的专注性:我在做卷子的过程中,插上耳机听轻音乐,中途不跟任何同学讲话;
3、 一定要有针对练习的反馈:每当我碰到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目,我就马上去问前后左右的同学,他们解释不清楚的我就会直接去问数学老师。
那段时间,我成了数学老师办公室的常客,我没有依赖任何形式的补习,仅仅只是保证把每天的数学作业做完,我的数学成绩就直线上升,我再也没有担心过这门学科了。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因为我运用了有目的的练习这种方法。
那我们也来试着运用一下这个方法吧!
A2:
请大家想象一个可能会用上“有目的的练习”的场景,编写一段符合“有目的的练习”主题的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有目的练习的三个步骤”,简单写出摘要即可,时间4分钟,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讲讲他的剧本。
Steven:
时间:下周一
地点:公司
人物:Steven和自己的下属
事件:最近steven的公司在推销儿童教育课程,他需要给他们公司的销售辅导如何有目的的打电话,成功邀约家长上门。
对话:
销售:steven,为什么我跟家长们打电话他们都不来呢?
Steven:你是怎么打的呢?
销售:我就跟家长说这里有活动啊,看你有没有时间来啊?
Steven:你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什么?
销售:就是希望家长有时间就来。
Steven:首先,你应该有个准确的目标。第一个:不管家长来不来,让家长觉得我们机构是有价值的,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第二个,尽量让他来。
Steven:那么你1个小时打几个电话呢?
销售:我1个小时打10个电话。
Steven:1个电话多长时间呢?
销售:1个电话大概1~2分钟。
Steven:这不对啊,1个电话2分钟,10个电话应该只要20分钟啊,你怎么要1个小时呢?
销售:打打电话心情不好,就玩玩手机,出去聊天。
Steven:这样不好,你如果要打电话,就专注,半个小时内不要离开座位。你可以半个小时为一个节点,打完电话再休息。
销售:好的。可是我觉得这样说的话,家长会不会还是不来呢?
Steven:你只关注了你的需求,其实你也要有个原则:先给予后索取。先说家长的收益再邀约。下次有问题及时跟我反馈,我再告诉你怎么做。
销售:好的。
回应:steven老师说的非常好,一开始销售将目标定为让家长来,steven老师引导销售将目标定为宣传自己的机构,销售会更愿意去打这个电话,电话打得更多,邀约成功率就在无形间提升了。还有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保持专注,半小时为一个节点,也是为了提升电话的质量。要销售及时跟他进行反馈,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销售提高技艺。
过渡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想大家应该已经可以掌握有目的练习的精髓了。然而当我们进行了有目的的练习之后就没问题了吗,不是的……我们在打磨某项技能的时候,不仅会面临方法不对的问题,还会有个更棘手的挑战,那就是瓶颈期的折磨!瓶颈期是指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障碍),进入一个艰难时期。跨过它,就能更上一层楼;反之,可能停滞不前。在进行大量有目的的练习后,我们的技艺一般会有个突飞猛进的提高。但是就像赚钱一样,从月薪3000到8000不难,但是从月薪8000到15000可能就有困难了。我相信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瓶颈期,拆页2会给到大家如何冲破瓶颈期继续成长的方法。
【测试】在看第二个拆页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过去曾经陷入瓶颈期的情境,看看你一般在瓶颈期都会有哪些表现呢?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请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非常不符合 | 非常符合 | ||||||||||
1.遇到瓶颈期时我不会大发脾气,而是心平气和找出问题所在。 | 1 | 2 | 3 | 4 | 5 | 6 | |||||
2.遇到瓶颈期时我也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仍旧有信心。 | 1 | 2 | 3 | 4 | 5 | 6 | |||||
3.遇到瓶颈期时,我不会将问题归结于外界,而是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
4.遇到瓶颈期时我不会轻易放弃。 | 1 | 2 | 3 | 4 | 5 | 6 | |||||
5.我能顺利度过瓶颈期,之后在技艺上有更多的长进。 | 1 | 2 | 3 | 4 | 5 | 6 |
我们来看看得分,5-12分表示不太能很好的处理瓶颈期遇到的问题,(你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13-22分是能较好的处理瓶颈期遇到的问题(在瓶颈期里,你尝试过哪些方法?),23-30是能很好的处理瓶颈期遇到的问题(你做了什么成功越过瓶颈期的呢),跨越瓶颈期的方法有很多,得分高的朋友可以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能给你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加强你在这方面的能力。
拆页2:
尽管打字和记数都是十分专业的技能,但在这两个领域中,跨越停滞阶段的方法都指向了一种有效而普通的方法。任何一项相当复杂的技能,都涉及一系列的组成部分,你可能更擅长其中的某些,不太擅长另一些。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再难以有所提高时,可能只是那项技能中的一两个组成部分在妨碍你,而不是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在绊住你。问题是,到底是哪些呢?
【学习目标】:
希望学习者通过学习拆页2,在瓶颈期中,学会找出阻碍自己前进的具体事物,针对性的改进来提升自己,突破瓶颈期。
I:
我相信大家进入瓶颈期的时候内心都是焦虑且慌乱的,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想要四处乱撞,甚至会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更下苦功去练习,然而收效甚微,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身天赋不够,灰心绝望之际放弃了之前的努力,起到了反作用。
反例:
就说说我自己遇到的瓶颈期问题吧。
2015年我开始接触培训,认证了企业内部的省级培训讲师,渐渐地我发现做培训和我的性格很契合,我便想做一名专业的培训师。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总给自己在公司内创造讲课的机会,技能慢慢得到了提高,为了更上一层楼,我去认证了企业的全国培训师,却失败了。我发现只依靠在企业内部讲课已经无法再获得提升了,非常的苦恼,我到了一个瓶颈期。
正例:
当时也非常的迷茫,很想提高却不知如何下手。可以说低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我接触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刚好当时也有个老师推荐我接触一下拆书帮,接下来我就踏踏实实的开始我的计划了,我是这么做的:
1、 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去认证全国讲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问题:公众表达能力欠缺、储存知识不丰富。
2、 设计专门改进你弱点的练习方法:参加演讲俱乐部练习公众演讲,来拆书帮开始看书、拆书储备知识。
3、 向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教练来寻求建议:演讲俱乐部和拆书帮的老师们对我给与很多表达和课程内容上的指导。
在这个过程里,我不断的失败,不断的重新来过,逻辑变得更清晰,表达也更流畅,慢慢沉淀蓄力,最后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从省级培训师升级为全国培训师,突破了这个瓶颈期!
HOW
从案例中我们总结出突破瓶颈期的三个步骤:
1、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
2、 针对这个具体的事物,设计专门改进你弱点的练习方法。
3、找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教练来给你帮助。
【适用边界】:
克服瓶颈期的方法有很多,拆页2里这种方法让你专注于那些阻碍你前进的特定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更加聚焦。但是当你对自己的不足一无所知或者刚开始接触一件事物的时候,这一方法可能并不管用,尝试各种选择可能更能帮助你突破自己。
A3:微行动学习和学习者案例
刚刚我们学习了有目的的练习中如何突破瓶颈,回想一下我们曾经遇到的瓶颈,如果你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觉得哪个步骤很有必要但是很难操作?
我们来分个组。
大家可以回想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一个最难操作的步骤,5分钟后,每个小组给出你们的答案。
【回应与反馈】:
我:请大家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或是此刻遇到过哪些瓶颈期?
李娜:过去上学的时候,考了100分(满分150),再考不上去了,就觉得自己到瓶颈期了;
沈蓉:被绩效考核的时候,一直没达到目标,会觉得自己处于瓶颈期;
林依:经过六年工作上的沉淀,现在对自己的定位:一个比较好的内容工作者。也认为自己做事态度认真,但是就是觉得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很大的突破。现在工作中有好的机会,但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是什么阻碍了自己前进,觉得非常的苦恼。
我:好,请小组讨论决定后告诉我你们大多数人认为最难的步骤是哪一个?
第一组 沈蓉、李娜:觉得是第一个比较难;找到了问题,后面都好解决了。后面的步骤的难点可能是不好意思找经验丰富的人去询问,或者是找到了好的法子只是不够完美需要调整,都是好克服的;
第二组 胡英、Steven:第一个是定位问题;我们也确定是第一点(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操作起来有困难;
1.明确问题(通过重述并确认,让每位学习者都非常清楚接下来要聚焦讨论的问题):
大家经过讨论,觉得第一个步骤“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是最难操作的。很多时候难以找到是什么具体事物阻碍了自己,第一步解决了后面都好说。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拆书家要提醒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鼓励学习者相互深入追问):
我:那我们就以林依的事情为例子,她就是觉得不知道是什么阻碍了自己升职,为什么他找不出来呢?
真姐:你觉得职位上升不去,自己觉得是什么问题?
林依:大部分时间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但是自己觉得好的未必是领导觉得好的。领导的反馈不是很理想。
李娜:你是怎么察觉到的?
林依:有时候事情做完了,自己觉得不错,但是领导反馈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沈蓉:你认为要具备什么才可以升职?
林依:有较好的自我认知能力之后才可以去调整自己的行动,能发现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然后针对性的去解决。
我:那么只有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才能很好的找出阻碍自己的事物,接着去调整自己的行动。那么可否这么理解:找不出阻碍自己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是因为自我认知并不够?
大家:对的。
3、明确问题本质:
林依说出了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大家经过讨论发现之所以会觉得第一步(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难以操作,其背后的本质是因为通常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够。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我:我们发现了,通过提升自我认知能够让我们找出阻碍自己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去提升自我认知这个能力呢?还是以林依的例子为背景,我们来讨论下有哪些方法。
大家讨论:
林依:
1、跟同事交流;2、找领导交流。
李娜:
我会去对比,那些跟我差不多的人,他们进步了是做了什么?
Steven:
如果我想升职,我要去明确那个职位的要求是什么?我是否达到?可能停滞不前的原因就在里面。
李真老师:还可以去看下,企业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是什么?不仅要求会表达,可能会有潜在要求。比如我会去看,有人有潜力可以从员工到主管再到经理,有人可能只能做个好员工。这个可以找人力资源去了解,也可以找老板去沟通。
林依:自己平时多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多去积累。
5、讲解成果:
派代表讲解成果:
我:各位小伙伴,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其实能帮助林依的办法有很多,刚刚大家说了很多帮助林依提升认知能力的办法。接下来我们有请林依为大家讲解一下刚刚讨论的整个行动学习的结果:
林依:
我的问题是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但是升职却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
问题的本质是自我认知能力不够
我的解决目标是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寻找标准来提升这一能力
具体步骤是:
1、通过跟同事与领导交流,客观的了解自己;
2、找有经验的人请教,比如资深的HR、职业规划师,让他们帮我分析我存在的问题;
3、通过观察,找到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看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是我没有做到的;
4、寻找标准,比如岗位说明书,看看这个职位要求是什么,而我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
5、平时多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自己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等,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结:
当我们遇到瓶颈期,无法及时发现具体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此刻我们需要提升自我认知来度过这个难关:
我们可以通过求助和对比来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
A2:
找人分享:
即使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拆页,你知道了在瓶颈期该做些什么,但由于这不是你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你可能并不会马上用起来。所以,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试着跟身边的朋友分享,当你遇到瓶颈期的时候,你会怎么走出来。分享的多了,这个概念会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形成一个习惯的思维模式。写下你的行动计划。
沈蓉分享:
我会找一个做销售的朋友,问下他最近觉得在工作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处于瓶颈期,觉得业绩不太理想的话,我会这么跟他说:1、有没有去寻找到底是什么问题阻碍了你的业绩发展?2、有没有做过什么改善?3、有没有向同事或主管请教?如果他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我还可以用今天我们讨论出的方案(求助和对比)帮他理清困难。相信在我的帮助下,他可以得到很大的进步。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目的的练习”和“突破瓶颈期的方法”,有目的的练习需要做到:1、确定一个定义明确的目标;2、在过程中保持专注;3、要有针对练习的反馈。突破瓶颈期的方法是:1、找出阻碍你停滞不前的具体事物;2、设计专门改进你弱点的练习方法;3、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教练来寻求建议。
如何找出瓶颈期的阻碍事物呢?可以用求助和对比的方式,提升自我认知后,就容易找出这个障碍了,后面的突破练习就不是问题了。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都可以运用到以上的方法,是非常的实用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