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园芳,在群里叫八爪鱼。今天我带拆的书目是我们总舵主赵周老师的《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本书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的实战升级版,像主题阅读一样,把所拆的内容根据主题进行整合,化零为整。通过拆解与沟通有关的经典图书,也就是“RIA便签读书法”来实例讲解如何提高沟通能力中的表达能力、主动倾听能力、提问能力和说服能力。
《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本书,其实,说是书,不如说是工具,因为如果不做练习,只是阅读,这个效果是打折的。阅读、练习、创造好的应用案例、分享,这会是一个拆书家更好的成长之路。北京总舵的雄赳赳称他为红宝书,“所谓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具备的能力有关。既然是能力,就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如果你想成为谁,就将它相关的书,用RIA方法拆为己用吧。如果你有点胆儿颤,可以从招式大全《拆出你的沟通力》开始。”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如何听别人才肯说,如何在沟通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拆出你沟通力》告诉你答案。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自我表露法赢得对方的好感,让对方也愿意自我表露,通过多次信息的交换让关系更进一步。
《拆出你的沟通力》158-159页
设想你要参加—项心理实验,你会遇见一位陌生人,你的任务是逐渐向此人透露越来越多的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描述你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曾经的尴尬时刻或者深深的遗憾。陌生人也这样做。45分钟之后,你们彼此有了许多个人细节的了解。会发生什么结果?相比于同样的时间内你们只作浅谈,你会更喜欢这个陌生人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样的实验常常会让被试者产生直接的亲密感。即使他们只是听从研究者的指示,彼此敞开心扉,也比彼此提防的两个人更喜欢对方。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指的是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与熟人的早期交往自我表露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reciprocity)。新伙伴们倾向于匹配彼此的开放程度,如果对方表露多自己也表露多,如果对方的自我表露减少自己也表露更少。人们透露自己信息的程度,则往往取决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间也有很大的变化。
自我表露和喜欢对方产生关联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倾向于向自己喜欢的人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如果别人吸引了我们,我们往往会对他们更加开放。不过,我们也可能因为对他人进行了自我表露,从而倾向于喜欢他们。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对他人越开放,我们就越喜欢他们。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别人信任我们而对我们进行自我表露,具有奖赏意义。亲密表露多的人比那些对自己的信息三缄其口的人更招人喜爱。相互的自我表露还能建立双方的信任。所以,得到和给予自我表露者都让人感觉良好,并且这方面的言语沟通是构筑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你可以试着这样做45分钟,可能就会交到一个新朋友。
What:交换个人信息,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方自我表露得越多,另一方也会越多,两者之间的好感会越强烈,关系会越亲密,反之亦然。
Why:陌生的老朋友VS熟悉的新朋友,对你来说哪个更亲密?
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小到大,有过很多个闺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学的闺蜜和初中的闺蜜与我的联系慢慢减少了,一年到头也不联系,除了参加彼此的婚礼很少有见面的机会,生活圈的交集少的可怜。而我现在的生活,总会时不时认识几个新朋友,经常坐在一起聊聊天,或者相约去吃美食,有什么烦恼都可以说。所以,由此可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跟认识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彼此信息的了解程度才是关键。
不这样做的坏处: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一旦你们之间的联系减少了,长时间不做信息交换,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淡了。
How:同样,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想跟对方的关系更进一步,多做自我表露。
可以表露积极信息,也可以表露消极信息。有时候适当地表露消极信息,效果反而更好,说说最近的烦恼、挫折、遗憾,更容易让人感觉亲近,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
比如,最近一次跟朋友的聊天——
我:“上次那个大师沙龙是第一次搞,虽然有40个人捧场,还是亏了钱。”
朋友:“第一次嘛,难免的,我觉得现场效果还是不错的。”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回想一下,最近几天的微信对话或者面对面聊天,在和谁谈论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情况下你或者对方回答了一连串的“嗯”、“哦”、“呵呵”、“好吧”,不愿意多讲。
学习者发言:
李姑娘:我有个好朋友去韩国读书了,然后她现在就特别推崇韩国的一切,说韩国什么都比中国好,她还在做各种代购,经常让我帮她转发韩国化妆品的信息,但我对这些又不感兴趣,所以每次她给我发信息我都不想回。
蚂蚁叔:在头马俱乐部里,我有一个PR团队,现任主席希望我个人多分担一些工作,经常跟我说这个说那个,然后我就不想搭理她。因为我的团队内部人员分工是很明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分内的事情。她都不了解我们想要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她也没有问我这些,只是一味地让我去做。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蚂蚁叔和李姑娘来做一下角色扮演。蚂蚁叔你想追求李姑娘,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不断套近乎,但是李姑娘就是不搭理你,你怎么通过自我表露法来接近她?
学习者发言:
蚂蚁叔:李姑娘。
李姑娘:干嘛。
蚂蚁叔:你晚上去参加拆书帮的活动吗?
李姑娘:嗯。
蚂蚁叔:你内容准备得怎么样啦?
李姑娘:随便呗。
蚂蚁叔:哎呀太棒了!随便都能准备得出来啊!我怎么随便都准备不出来啊!
李姑娘(不吭声)
蚂蚁叔:那你准备了什么内容啊?
李姑娘:哦,那个,走近亲密关系。
蚂蚁叔:噢是嘛?我这个亲密关系老是有问题哎,你可以教教我啊。
李姑娘:哦,真的啊,那晚上有空可以聊一聊。
蚂蚁叔:那我们可以私下聊一聊嘛!当众聊这个话题,这么多人看着不好意思的。我这么大年纪了找不到对象,就是因为走不进亲密关系啊。
李姑娘:噢,那什么时候,你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