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拆书帮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拆书帮青岛筹备分舵的拆书家张小喆,我是92年出生,我没有什么标签,我就是我,从92年到未可知年份的我。很高兴这个周二,大家又聚在一起拆书,今天是我的tf1-2级别的线下重拆。拆书的主题是给他人反馈。
【分组】今天前来学习的有胡老师,转圈圈老师,冯老师,珊珊老师,共有4人,符合现场学习及演练要求。那么我们就按照座次分组,现场共4人,分为两组,胡老师和转圈圈老师老师一组,胡老师老师为组长,冯老师和珊珊老师一组,冯老师为组长
。
【图书介绍】今天现场拆书活动的活动选择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沟通方式的适应性的图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这里介绍一下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15年已经去世,生前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今天的拆页选自此书的一个节给他人反馈。
《非暴力沟通》P90-P91给他人反馈
在做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请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你说的是什么事?”
2.“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
3.“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二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但根据我的经验,它们并不是获得信息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像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我们真的要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将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例如,如果我们想问别人“你说的是什么事”,我们可说:“我有些因感。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诉我好吗?”虽然,这并不是必要的一一有时,我们的语气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我还是建议主动表达感受和需要,特别是情绪很激烈的时候。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得具体些。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请大家认真阅读拆页原文,阅读完的伙伴请示意我
好,最后一位伙伴也读完了,下面有我来讲解一下今天的拆页。
why:为什么会选择给他人反馈,是因为当我们倾听别人的时候,反馈可以进一步确定我们是否完全了解诉说人的意图,进而可以实现高效沟通。
what:当我们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
how:
1、具体形式:给他人的反馈是使用封闭式的疑问句。
2、具体情景下的做法:
1-当没有明确他人的需求,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再使用疑问句的形式进一步反馈。当然这种情景下,也可以用语气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
2-当一个人有明显的情绪时,我们需要主动表达感受和需求,这个时候不能用语气来代替。
3-当我们完全明白他人的需求是这个时候,我们给予他人的反馈不是件简单的事,不是简单回答,而是更具体的反馈。
例子:上周二回家的时候,妈妈因为爸爸给了邻居一部分过年要用到的铁板跟爸爸吵了几句,我刚好在旁边,我就把妈妈拉到厨房。开始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就是一直在听妈妈说,妈妈以为爸爸又要去都给别人,所以又着急了,她觉得家里的事就是应该商量着来,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如果放在以前我就会跟妈妈说,从理解爸爸的角度去让妈妈的想法发生改变,但是这次的倾听我很明显感觉到妈妈需要我的理解,以及在家庭当中需要的认可,妈妈觉得不提前告知对方一些事就是不在乎对方的表现,我就跟妈妈说,妈,我能感觉得到的委屈,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妈妈一下子就哭了,好像这么多年来终于有人理解她了,妈妈哭了一会,我抱了抱她,然后我就问她,是不是觉得家里的每一件事爸爸都需要和你提前说一下,妈妈说,难道一家人不就是应该这样吗?我意识到妈妈的问题所在,就给她举了个例子,是不是我要买什么东西都要和妈妈说一下,妈妈说当然不用了,我就问妈妈,那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要求爸爸那,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权利,是可以单独行使的,可以不告知其他人,或者事后告知,还有遇到事情不要着急,先问清楚了,再说爸爸也不迟,妈妈开始说其他的话题了,我知道她对于这件事上已经有所释怀。
当对方处于某种情绪中,很难静下心感受我们对她的需求,先用心倾听他,表达我们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和领悟到的对方的需求,然后才可以有效的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大家可以从我举的例子进一步明确我们在给出他人反馈之前需要确定的步骤。
【A1激活经验】
1-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进入激活经验环节
A1分组:依照开始时的分组
A1引导:各位伙伴们,我们是否曾经听了别人的话之后就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予了对方反
馈,我们如何确定我们对对方的反馈是正确的。或者我们是否曾经被误解过,我们对他人
有过太多的要求,我们有如何根据他人的感受给别人正确反馈?
A1指令:现在大家跟我讨论一下,我们曾经的经历,在沟通与给予他人反馈相关的经历。
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
A1分享指令:现在我们请第一组的转圏圈老师分享一下他们的A1便签,由于时间的关系,
我们今天的A1便签分享就到这里。
2-学习者案例
转圈圈老师的A1分享:一次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之间产生沟通障得时没有领会到他们想要修
复关系的迫切需求,反而认为自己夹在中间很累。下次可以体会他们的需求,和表达自己
的感受。可以从中去调和家人之间的小摩擦。
感谢转圈圈老师的分享。
【A2催化应用】
最后时催化应用的环节
1-下面请每一位伙伴在自己的A2便签上写下应用给他人反馈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注意你
的目标,不是关于A1经验的改进,而是关于未来的规划,而且你的目标和行为是一个可
控制的行为模式,行动计划具有可行性,有反馈,可控制胡海老师的A2分享:自己平时对待家人就者是陌生的服务人员,自己说话时不会太考
别人的愿受。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暂停,不要马上给出直觉的反馈,先判断对方的需
求,再给予合适的反惯
【结荣语】
最后,引用胡雪岩的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结束今天的拆书活动。这
句话告诉我们做生意需要智慧、诚信、仁义、意志和心机,智慧,诚信仁义都是人内在的
东西和心机,只是外在的手段。就像当我们需要给予他人反馈时,我们先从内心倾听他入
的感受和需求,进而使用反馈的技巧。
现在今天大家的倾听和配合。今天我的tf1-2现场拆书活动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