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总目标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TF2-4的拆书家小强,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面对目标合理性的检验,以及如何管理、实践年度目标。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后,面对即将来临的新一年,大家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年度目标,并且能给出“落地”的实施计划,让自己未来一年能有所收获。
给学习者分组:根据现场人数2-3人一组。
【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只管去做》这本书是经30万人学习验证的超级规划课,罗辑思维、新精英生涯特聘讲师、12年时间管理实战专家邹小强的积淀之作,古典、成甲、秋叶、彭小六激赏推荐!
A(优势):与其他目标管理类书籍相比,本书是情境代入式讲述,通过职场“路人甲”小强和“人生赢家”上司老付的对话,把那些你想问却没人教的目标管理技巧一书囊括,让这本书所列举的方法更易读懂、易操作、易实现。
B(利益):B1:精读这本书,胜过职场“老司机”手把手带三年;B2:而我今天所选的两个片段,就是要让大家学会用SMART原则帮你制定和检验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利用“抬头看路”和“低头走路”的具体四步法,实现你的年度目标,开启自我进化新通道!
【拆页1目标】
今晚我拆页第一个片段的主题是: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希望大家通过这一个片段的学习,学会运用SMART原则来检验、修订目标,让你的年度目标更合理且可行。
接下来,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阅读片段1,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
“你的年度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如果符合,那么它实现的概率就更大一些。”老付说。
“这个你以前给我分享过,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Time-based) ”
“这样啊,我考考你。我说几个目标,你挨个儿打勾确认下它们是不是符合SMAERT原则。”
“行啊,来吧!”小强显得自信满满。
“第一个目标是:‘我要在3个月内学会弹吉他。’”
“嗯……是具体目标。”小强打了一个钩,然后接着说,“结果不可衡量,什么叫‘学会’啊?这个不够明确具体,结果也不可衡量,是学会弹《致爱丽丝》叫作学会呢,还是拿到全国指弹冠军叫作学会,对吧?所以它不符合SMART原则。”
【what】
S—具体的:要求我们的目标要有个明确具体的方向。
【举例】我要减肥,这是我们最常说的口号,我要减十斤,才是具体的任务指标。
M—可衡量的:要可衡量就得量化成数字或具体到一个能看到的标准。
【举例】我要学英语,这是口号,如果是我要学英语,并且要通过四/六级考试,这才叫可衡量。
注意:具体和可衡量好像总容易混为一谈,我们可以理解成具体指一个明确细致的方向,可衡量则是一个明确具体的数据或者标准。
A—可达到的:【举例】我月薪3千,我说我要明年年薪上50万?如果不是中彩票,那这样的目标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可达到的。
R—相关性的:【例如】:每天背单词60个,这样的目标看上去具体,但是如果问他:“每天背单词是为什么呢?”如果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不得已说出:“我要学好英语啊!”这通常是假目标,如果对方立刻说:“我想研究一些国外文献”或者“我想甩掉字母看美剧……”,这些都令“每天背单词60个”更容易实现,这就叫做“和其他目标相关”,就是目标一定要用实用性。
T—时间限制:给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个截止日期。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说我们要检验自己目标的合理性呢?因为不合理的目标会难以实现,这样的结果会打击自己努力的积极性,会让自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不利于实现自我成长。
【how(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
那么,如何检验年度目标的合理性呢?我们可以用SMART原则五问来反观。
1.我制定的目标具体吗?
2.这个目标有能够衡量的标准吗?
3.以目前的实际情况能达成这个目标吗?(比如时间方面、金钱方面、能力……)
4.我的目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吗?
5.我为这个目标制定了具体、合理的完成期限吗?
【适用边界】
SMART原则只适合衡量事情,不适合衡量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要多用心,特别是找个女朋友、找个知己之类的。
【预防可能的异议】
说到这,有些小伙伴就有疑问了,用SMART原则制定的目标就真的能执行和完成吗?那我得说,合理与完成之间还差了一大截距离,很多事“知易行难”。SMART原则可以帮你检验目标的合理性,提升你的执行力,但不能给你执行力,即使再容易达成的目标,你不真正的付出行动,那一切也是白搭。
【A1】【显像提问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大家现在可以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为了促进自我成长,你曾经写下的那些关于读书、写作、减肥、挣钱、学语言……之类的目标,有没有没实现的呢?有的话,是什么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李海洲:以前的时候我定了一个打兵乓球的目标,但是因为目标不明确,也不可衡量,所以整天只是反复机械的重复练习,虽然结果我的乒乓球技术相比没练习之前有所长进,但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想要的结果,这应该算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那如果要重新制定你们的那些没实现的,不符合要求的目标,你会如何用SMART原则的5个提问来检验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呢?先思考,考虑好之后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李海洲:如果要重新定制这个目标,那我会这样修改:三个月内乒乓球技术打赢张总。“打拼乓球”是具体的,可衡量的是“打赢张总”,相关性是在技术上要赢过张总,在自己的空余时间方面是可以的,相关性就是“娱乐技术上想赢了张总”,时间期限是“三个月”,这个目标应该是我能实现的。
【回应·追问确认 】
拆书家:这位小伙伴分享的非常好,大家发现她是不是立马就能活学活用,步骤讲解得非常清晰!那么,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习者提问:具体的和可衡量的还是有点不太能区分的清楚。
拆书家回应:嗯,那我再解释一下,具体的就是细致的方向,可衡量的就是要有一个标准,比如上面那位小伙伴说的“能打赢张总”,这就是衡量的标准。
学习者:嗯,这下我懂了。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拆书家:刚才我们学习了用SMART原则来制定和检验目标以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及合理性。但实际上一年中我们不可能只订一个目标,当目标单独看起来都比较可行,放在一起却不容易实现时,怎么办?对于可行性目标,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半途而废,达到预期效果呢?不着急,接下来我们要拆的片段二会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也就是说这两个片段之间有着递进关系。
【拆页2目标】
今晚我拆页第二个片段的主题是:“抬头看路”和“低头走路”,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学会运用目标“落地”四步法,使你的年度目标有一个更为清晰、可行的实施计划,为实现自己新一年的年度目标提供更大的可能。
接下来,请大家用2min的时间阅读片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抬头看路”和“低头走路”
做项目也是一样。低头做项目会因为一定要解决某个问题,或要追求完美,而忽略项目整体进度。所以,我会做一个甘特图和项目清单,搞定清单里的事就是在”低头走路”,看甘特图中的项目进度就是在“抬头看路” 。我经常在这两者中切换。
“标准的甘特图比较复杂,对我们管理年度计划中的项目来说,你可以用我简化后的版本。第一步,画图。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横线,在纵向的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竖线。横线上面标12个刻度,表示12个月。然后把你的年度九宫格里写的今年的目标一条一条地写在左下方的区域。”
“第二步,填充。预估每个年度目标的起止时间,这时候最好要打个草稿,写下计划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段,稍微调整一下,觉得没问题了,再画到甘特图上。具体画法上用空心的方框覆盖这个区域,比如说打算5~6月初实现英雄之旅,那么就从5月这里开始,画一个方框到6月过三分之一的位置,以此类推。这就是甘特图的一个作用:让所以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第三步,调整。年度计划不用调整得太频繁,每月一次就行了,我们可以每月最后一天用来更新这幅甘特图。
“低头走路”就是真正在这个月决定开始启动这个项目了,就得做这个月的计划吧,我们可以用“倒推分解法”。
“我们用‘11月前出版一本时间管理书’这个项目为例,它的终点是什么,在什么时候?离它最近的标志是什么?接下来的标志呢?”老付问。
“终点当然是11月在各个书店上架的那一刻啦!离最终最近的就是在9月底交稿,10月初就要走出版流程,包括审稿……,8月底要写完,10万字,一天两小时,大概要写4个月,再缓冲一个月,那就是3月开始写,那么1、2月就需要整理资料、联系出版公司……”小强已经知道该怎么倒推了,一口气把后面的标志都说了出来。
“倒推并没有结束,我们要一直倒推到现在才行。现在是12月底,所以你打算未来一周要干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写下未来一周的计划和每天的计划。”
“我未来一周的计划:
1、整理当年跟老付学习时间管理的笔记;
2、浏览市面上所有与时间管理相关的书;
3、试写一篇时间管理文章,收集大家的反馈。
明天计划列一张市面上与时间管理主题相关的书单。”小强一边说,一边列清单。
【what】
甘特图就是把你的多个目标和所需时间汇在一张表格上的图形。倒推分解法就是:根据你的目标终点,利用时间倒叙,把目标所需的总共时间分解在每个月,甚至于每一天里,制定一个具体的、可落地实施的计划的方法。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当多个目标共存时,如果不清楚每个目标的进展,很可能因为某一个计划的拖延,导致最终好几个时间冲突的计划都落空。不用倒推分解法,那么你会总以为把所有的事情集中在一起做,只要逼迫自己提高效率,应该能完成。结果到头才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解决掉,那么这个目标最终就只能化为泡影了。
【how(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
那么,面对多个目标,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呢,根据拆页,我们其实可以分两大步:“抬头看路”和“低头走路”,具体总结为下列四步:
1.画简单的目标甘特图框架;
2.估算每个目标完成所需的时间段,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
3.实施填充甘特图,必要时做出调整;
4.利用倒推分解法,分解具体目标,列出实施清单。
【适用边界】
甘特图适用于多个目标共存时的管理、时间分配问题,倒推分解法适用于把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落实的、详细的行动计划。
【根据原书案例,给出更贴实际的例子】
我自己18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有:看40本书、写40篇书评、进行一次旅游、拆书过三级。
1、画简单的目标甘特图框架;
2、估算每个目标完成所需的时间段,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
3、实施填充甘特图,必要时做出调整:本来计划在11月出去旅行,但9月同学结婚,就刚好趁机休了年假,提前完成了旅行计划;所以把拆书提前到了11月。
4、利用倒推分解法,分解具体目标,列出实施清单:
以读书和写书稿为例:10个月40本、40篇读书稿,那就一个月4本书,4篇书稿,1周一本书和一篇书稿,每周周六之前完成读一本书,周天写完读书稿;这周在周六之前读完《只管去做》这本书,周末写这本书的书稿,全书一共是197页,平均一天读33页,用时两小时,大约从晚上9:30-11:30。
通过直观的甘特图来进行多个年目标的时间分配和进度管理,让我能坚持自律,有条理的实施,保证了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并且让我看到了自己中途空余的一个月,这样使得我的拆书计划提前,有望在18年结束前完成3级拆书。
不得不说,一张图能掌控全局的感觉真好,倒推分解法的应用让我按时完成计划,更是锦上添花,更为惊喜的是,看到了空余时间,利用了倒推分解法,我超越完成了原来的计划。
A3【给出具体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那学习了如何使用甘特图和倒推分解法进行年度目标管理后,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丽丽是一名职场新人,兼拆书家,她未来一年的计划是:读50本书,写50篇公众号文章,进行5次拆书课,9月去厦门旅游一次,12月考教师资格证……在写下这些目标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思路很混乱,想请目标管理达人闺蜜乐乐帮忙。
【给出清晰指令】
那接下来按照我们刚才的两两分组,一个人扮演丽丽,一个人扮演闺蜜乐乐,试着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来解决所给的场景中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办法用的是我们上面的四步法:
1.画简单的目标甘特图框架;
2.估算每个目标完成所需的时间段,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
3.实施填充甘特图,必要时做出调整;
4.利用倒推分解法,分解具体目标,列出实施清单(只需要以一个目标为例说明即可)。
大家先交流、讨论,讨论好之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他们的解决办法。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丽丽(李海洲):乐乐,我现在有好几个新年计划,但是思绪很乱,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你能帮我理一下吗?
乐乐(方凯):嗯,可以,你先跟我说说你的计划吧。
丽丽(李海洲):我的计划是这样的:读50本书,写50篇公众号文章,进行5次拆书课,9月去厦门旅游一次,12月考教师资格证。
乐乐(方凯):你这一年安排的还挺满的,这么多计划实行起来确实不容易,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很实用的好方法。
丽丽(李海洲):什么方法呀,赶紧跟我说说吧。
乐乐(方凯):你可以这样做:第一步,先在一张白纸上,像这样横轴画时间,纵轴写目标,画一个简单的目标甘特图框架;第二步,把你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要的大概时间用空心方框表示出来,比如:50本书和50篇公号文章,那就是需要12个月,5次拆书课最多需要5个月就够了,那你为了时间宽松些,你可以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考教师资格证6-12月份考,旅游可能是9月份的任何一周就可以了,然后每一项目标什么时候完成的,把空心方框涂实就可以了(边说边在纸上画);第三步,可以你9月份需要复习你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还要准备拆书课,还要旅行,那么你就可以把时间调开一些,比如说把旅行放到6月份之前;第四步:利用倒推分解法,分解具体目标,列出实施清单。比如说考教师资格证,你12月份考试,3本书需要复习,那你可能就要在6月份开始复习,然后6-8月确定先看哪本书,一周看多少页,做几分测试题,等等,把你的这个计划倒推到月、周、日,这样就能具体行动了。
丽丽(李海洲):你这样一说我顿时就明白了,真的很谢谢你!
乐乐(方凯):不用客气。
【回馈·号召鼓掌】
拆书家:听了这两位小伙伴们的分享,大家觉得怎么样?(好……)我也觉得这两位小伙伴真的是太棒了,刚学的东西就能运用的这么好,我们真的需要掌声送给他们。
A2【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包含具体场景的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给别人出谋划策完毕,接下来我们该为自己打算了。那么大家现在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18年的最后一天,你坐在书桌前动手写自己的19年年度目标,或者节后你换了新工作,面对新的同事和办公环境,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规划,又或者今天回到家里,你突然对自己明年的生活有了新的想法,那么,你有没有多个目标,需要用画甘特图的方法来进行时间分配和进度跟踪呢,注意目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哦!(本环节只说自己的多个目标是什么。)需要说明的是:本环节只是为了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就让大家现场制定19年的年度目标,所以不用思维太局限哦!目标可以是关于:读书、写作、旅游、学一门技能、考证、健身……思考之后,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方凯:我19年的年度目标有:明年年底的时候能在拆书家名人堂认识30个三个拆书家,微信群运营大概到达1000人,公众号的常驻粉丝量能达到1千人,自己能写出一篇10万+的文章,年底考下医师证。
【分步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
假设上面的就是你给自己将来制定的19年年度目标,目标已经有了,接下来大家就该考虑如何做具体的规划了。那么,请大家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将目标落实到行动计划的具体四步法:
1.画简单的目标甘特图框架;
2.估算每个目标完成所需的时间段,画出空心方框的时间格;
3.实施填充甘特图,必要时做出调整;
4.利用倒推分解法,分解具体目标,列出实施清单(只需要以其中一个目标为例说明即可)。
在你所处的上述具体场景中,为自己写出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计划清单。先思考,考虑好之后邀请一位学习者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方凯:第一步:以横轴为12个月,纵轴5个年度目标;第二步:每个目标都是横跨一年的空心方框时间格;第三步:发现所有的目标都时间跨度太长,我把
“微信群运营大概到达1000人,公众号的常驻粉丝量能达到1000人”这两个目标的完成日期调整为6月份;第四步:以微信群运营到1000人为例,一个群大概是300人,需要4个群,那么在2月份的时候就是要运营到群里至少有300个人,4月份是600个人,6月份是1000多人,那就相当于每天要5个人,一周就是30多个人,那么每周周四之前就必须多渠道的去发帖,通知社团内的活动,完成宣传,周末统计本周的运营情况。
【反馈·真诚赞美】
拆书家:通过方凯上述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他已经熟练的运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目标落地四步法,为他新一年的年度目标做好了规划,这样的学习力真的好棒,非常感谢方凯的精彩分享!
【强有力的结语】
好了,今天的我的拆书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倾情参与。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希望通过今天的拆解,大家不仅能用SMART原则制定和检验年度目标,并且能通过“抬头看路”和“低头走路”的具体四步法实现自己19年的年度目标。期待,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