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黄恩教,感谢主持人把接下来的十几分钟交给我,下面先用三个标签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一、程序员,这是我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二、运动爱好者,工作之余我喜欢跑步,让身体保持健康。三、新手拆书家,非常荣幸自己遇见了拆书帮,和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今天也迎来了我在拆书帮中的第一次升级打怪。在进行拆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拆书”以及“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拆书用到的方法被称为RIA便签学习法,R指的是英文单词“Reading”,翻译成中文就是阅读的意思,代表的是阅读原文。I指的是英文单词“Interpretation”,中文意思是解释,代表的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是“Appropriation”,代表的是拆为己用。而A又可以分为A1、A2,A1指的是回想自己过去的经验,A2则是规划出未来该如何运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目前在全国各地有44家正式分舵和34家筹备分舵,截止10月底会员人数2145人。在深圳则有智荟分舵和智行分舵,智荟分舵主要场地在宝安和南山,智行分舵的场地则在福田和龙岗,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拆书“和”拆书帮“已申请国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大家如果想学习正统的拆书,可以来拆书帮一起学习哦。
通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拆书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开始我们的拆书环节,今天我要拆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关于了解他人反应的一个片段,下面请大家先快速阅读一下手上的片段。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和别人沟通,当我们表达完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无动于衷,也可能会答非所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去了解他们的反应呢?在原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了解:
第一个方面可以询问对方听了我们的想法后有怎样的心情?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第二个方面,如果我们已经想好了要了解对方哪方面的想法,就可以直接向对方询问他对于这方面的想法。第三个方面还可以了解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通过运用这三个方面去了解对方的反应,有助于我们得到想要的反馈,还可以避免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去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导致在表达完想法后就无法再继续沟通下去。
A1关联经验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沟通失败的经历。在上周,我和同事接到一个“礼物定制”的小程序项目,客户提出了一个需求:当用户在小程序上定制了礼物之后,就要给他赠送积分或者优惠券,之后我就跟同事讲了一下我的想法,我觉得送积分会好一些,在我给他说明白后,同事也没表达他的意见,我也没继续问他是怎么个看法,认不认同我的想法之类的,然后那次沟通这样就不了了之了。
对此我做了一些反思:自己在沟通中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应该要了解一下对方的想法,或者是了解对方会不会认同我的想法等,也没主动询问对方会有什么感受,最后导致这次沟通没有得到反馈,成了无效的沟通。或许当时我可以询问一下对方当时的感受,或是询问他是否接受我的想法,这样的话我就能根据对方的反应得到相应的反馈。
A2规划应用
接下来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根据原文知识做出的规划应用:
目标:明天下班前与同事进行沟通,就用户在小程序上成功定制了礼物后,具体是给他送积分还是送优惠券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并确认他是否认同我的想法。
具体行动是:明天早上上班时,先再跟同事表达出我想到的送积分的这个想法,在跟他说明白后,询问一下他是怎么想的,我会这样跟他说:“AAA,听完我这个想法你觉得怎样?或许我想的并不是很好,我还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在对方倾诉完毕后,最后再跟确认一下是否认同我的想法:“AAA,听了你的想法,让我知道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我想知道,你认不认同我的想法?会不会把它运用到项目当中呢?”,这样我就可以在这次沟通中根据对方的反应得到明确的反馈啦。以上是我规划出来的应用。希望大家也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运用起来。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