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叫邓天珍,身边很多的朋友都说我人如其名,以至于上家公司的领导在向国家教育部申报的一项我们共同研发的早期家庭教育课程中,把我的名字写成天真可爱的“真”。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天珍”,“珍贵”的珍。现在我用三个标签来简单的介绍我:
1、 我是一名老师:因为我热爱教育;
2、 我是一位好学的准妈妈:因为喜欢读书学习,充实自己;
3、 我是一枚爱做饭的吃货:总喜欢尝试做各种好吃的犒劳自己;
今年7月份有缘加入“拆书帮”,认识一群充满正能量的小伙伴,希望与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希望通过努力,在一年内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希望各位多支持!
拆书帮介绍
我们因拆书活动而相聚,那么拆书和拆书帮是什么呢?
什么是拆书?
想必在座的各位一定看过很多书,然而真正记住书内容有多少?或者是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又有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之前读书所遇到的困惑,那么我们不妨使用一种新的方式——拆书法,来解决我们读书总是记不住,无法转化为自己知识等等类似的困惑。
拆书不是“拆散书”这样的一个动作,而是把内容重新进行转化和内化的学习方法。读书的价值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二是:运用书中的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拆书法就能实现这样的读书价值,很好地帮助我们拆为己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和组织学习的现场学习法。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拆书法都是通过RIA的流程来帮助我们学习。
R(reading)指的是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指的是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知识;A(appropriation)指的是拆为己用,主要有3种做法,A1:联系过去经验: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A2:规划未来应用;A3:促动现场演练。
那什么是拆书帮呢?
拆书帮是赵周老师基于拆书法创立的,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个分舵。它是一个公益组织,也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大集体。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开场分享: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知识片段内容来自这本《拆掉思维的墙》。
《拆掉思维的墙》是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作者讲述了我们生活当中一些让我们深感困惑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我们的幸福感是怎么流失的?等等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一个个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结合作者的亲身感受把潜藏在我们意识当中,限制我们“思维的墙”讲得深入浅出,淋漓尽致。同时作者运用了幽默的方式为我们遇到的惆怅、困惑、无奈……指引道路,让我们更好地学会如何自我引导、如何构建强大的自我。那么接下来,我就选用书中的一个知识片段,与大家分享:如何在学习中,运用拆书法。
恐惧其实不是坏事情,我们从老祖先的潜意识那里获得这些记忆。我们的老祖先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他们需要这些危机意识来保护自己:在远古,一个对冬天有担忧的山顶洞父亲会收集更多的过冬食物;在当代,一个经济有担忧的母亲会积蓄更多的钱。恐惧是必须的、有益的,除非当它阻碍我们更多可能性的时候。
所以我们天生对恐惧的事情念念不忘,以至于让它奴役我们。下面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这种本能:给自己一个恐惧保险箱。
1. 把你最恐惧的事情详细写在一张纸上,至少要写10条,而且尽可能地详细,要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为止!
2. 找一个信任的人,或者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惧保险箱。把这张纸折叠好放在这个地方,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
3. 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要先去做我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把我的恐惧安全地存在这里!等我做完以后,我会回来取走我的恐惧。
4.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舒服很多,然后大胆地去做。
5. 回到你的保险箱,看看有多少担心发生了,有多少没有发生?
我会在和重要人物谈话前做这个游戏,这让我释怀很多。因为我自己曾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分享 I便签
在我们看来恐惧代表了不安、焦虑、害怕等等,恐惧让我们害怕去面对很多事情,恐惧让我们整日惶恐不安。其实,恐惧也并不是我们意识中的那么不堪,因为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它是必须的,有益的,除非当它阻碍我们更多可能性的时候。所以我们天生对恐惧的事情念念不忘,以至于让它奴役我们。如果我们能拆掉思维的限制,尝试给我们自己做一个恐惧保险箱,以便更好地控制这种本能。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
1、 罗列恐惧:把自己认为最恐惧的事情详细的写在一张纸上,越详细越好;
2、 找到保险箱:找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或者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然后把纸张保存在保险箱里,并且要确保保密;
3、 给自己明确暗示:明确告知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但是现在要先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此把恐惧存放在保险箱中,等事情完成后再来把它取走;
4、 检查保险箱:完事之后,来打开保险箱检查发生了那些事情,那些没发生;
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可怕或者困难,只是我们常常被恐惧所吓倒,被恐惧所奴役,因此,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恐惧保险箱,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把恐惧寄存好,不带恐惧去做事情,那么我们做起来轻松、效果也会好很多。
使用边界:适用于常常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害怕的人或者事。
分享A1便签
2017年12月份中旬,我决定来佛山开办培训班,于是我开始着手筹办开培训班的事情:我从网上购买了佛山中小学的教科书,到佛山周边学校考察培训班的地点、网上开始约中介帮忙找房子……到2018年一月中旬,事情准备得差不多了,将要确定地点签订合同的时候,一种莫大的恐惧像热浪般向我袭来:如果几个月都招不到生源怎么办?如果政策不允许怎么办?如果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怎么办…….那段时间总是忧心忡忡,情绪很容易激动。不管我先生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最后在一次大爆发中,与先生大吵一架而最终放弃了开办培训班。
我应该,在自己感到最恐惧的时候,收集自己所有的认为值得恐惧的事情,并把它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把它存放在我的保险柜里。紧接着就是自己将开培训班会面临的问题一一想办法解决,那么结果就不会是以与我先生大吵一架而失败告终了。
分享A2便签
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中最常见的矛盾便是:婆媳关系的矛盾。为了更方便照顾即将坐月子的我,婆婆将下周日从老家过来和我们一起住,虽然在我的印象中婆婆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但是一想起我同学经常给我说起她们婆媳大战的事情,以及电视、新闻常见的婆媳关系,总让我有一种忧心忡忡,莫名的恐惧:我最近常想如果婆婆做的饭不合口味怎么办?如果与婆婆的性格怎么办…….
为了消除我心中的恐惧与不安我将尝试这样做:
1、 下周一前,我给自己做一个恐惧保险箱,详细地罗列我感觉恐惧的事情如:婆婆做的饭不合口味;婆婆性格不好相处;等等;
2、 把罗列出来的纸条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放化妆品的盒子里;
3、告诉自己我暂时把恐惧全部保存了在这里,等婆婆来相处一周后再检查;
4、放心大胆去做目前我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想自己认为恐惧的事情了。
检查:定好小闹铃提醒自己:
(1) 下周一,记得罗列最恐惧的事情;
(2) 与婆婆相处一周后的周日:既12月30日晚上记得检查恐惧保险箱;
总结:
希望今天的分享——如何面对未知的恐惧,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并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