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好!
我叫黄志兰,是一名新会员,今年年初的时候开始了解拆书帮这个组织,今年5月与大家一起参加了线上拆书活动后,发现自己对拆书帮的了解和拆书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深入,需要与伙伴们抱团成长。
我用标签法介绍我自己:
标签1:保险服务。我在一家财产保险公司从事保险售后服务工作,为公司客户提供各项增值售后服务。
标签2:古筝爱好者。我是一名古筝爱好者,最初学习古筝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想找一个媒介舒缓释放工作中的压力。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喜欢上的这个乐器。
标签3:游戏玩家。主玩狼人杀、剑3和王者荣耀。
拆书帮介绍:
我对拆书帮的理解。首先,“拆书”并不是把书给拆掉,而是将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进行拆解。是一种学习方法。
以前我读书碰到精彩段落,心有所动的时候,会划线、摘抄或者转发给朋友们,之后久不久想起来,再翻出来阅读、感悟一番,就没有然后了。了解拆书之后,我才知道以上步骤做完还可以有然后。拆书告诉我“然后”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把这个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拆书法是自己应用RIA便签学习法,通过将书本上的知识点与自身经验相结合达到高效率的自我学习的方法;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拆书家通过利用RIA便签法带领一群人学习一本书的方法。
上半年,我主要以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为主。个人学习可以应用“便签学习法”,在书中读到了一个打动自己的带有HOW的片段(R便签),拿出一张便签,用自己的话把片段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I便签);接着使用第二张便签,根据片段中的内容把联想到的自己的相关经验写下来(A1便签);最后使用第三张便签写下当自己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如何运用片段中的方法去解决(A2),在未来一周或半个月内找到实践点执行。
对于拆书帮,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也叫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是拆书学习爱好者的群体,帮助大家在拆书中学习成长的平台,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解原则:反求诸己
第一,成人学习的第一公理是"自我导向”,这意味着在学习相关的一切事情上都应"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第二,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有很多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考虑清楚,这次阅读是你对书负责,还是让书对你负责。
第三,方法得当的话,阅读和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活动——只要你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用上一点儿,给你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成本。
第四,采用简单易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降低便签法使用的复杂程度,你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而不是费尽心思地掌握便签法。很多教人阅读的方法都听起来很美,但用起来未必有效,因为方法本身太复杂,要求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这些年我买了很多书,但真正读完的很少。很多书买回来没有开封,就被遗忘在书柜里了。想想原因,可能是读着晦涩烧脑;读的时候懂了,合上书页就忘了;一看书页厚,阅读的积极性顿时打击了大半。书一定要从头全部读完吗?所有的书都要精读么?我想解决的问题,书里有答案吗?现在想来其实不同的书,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并不需要把每一本书都设定为精读,也不用为没有吸收完书中所有的知识而愧疚,取其对自己有用的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就好。借助便签和笔,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帮助自己从书中受益。
我有一本《金字塔原理》,买回来后看了前言,随意翻了几页就在放书柜了。这是一本帮助我们提供逻辑性、条理性的工具书,有助于帮忙与人的沟通准确高效。现在想想,我读这本书完全方法不对。第一,读书的目的性不明确。只是好奇里面写了些什么,没有深入阅读。第二,只简单翻看了可能对自己有用的几页就放下了。第三,没有为我自己带来提升。第四,只是简要翻看,没有用勾勒重点,带入思考。
在接下来一个月,我计划完成《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前三章的阅读。
1,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个片断对我有用吗?——挑选自己有感触的片断思考为我所用的方法。
2,我要用这本书实现什么目标?——提高自己思考、沟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为什么这本书能帮我实现目标?——因为《金字塔原理》这个本工具书能帮助我们快速搭建框架结构、组织素材。我相信掌握书中的关键知识点,我也可以做到沟通准确高效、思考周到、全面、严谨。
4. 我如何用自己方便的工具把对自己有用的片段结合实践经验输出?
通过使用RIA读书法,以便签的形式,用自己的话写出有感触的I便签,联想过往经历,写出与原文有关联的A1便签 ,再写出可实施的A2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