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衢州南孔筹备分舵练级第1场,孙骜丹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衡量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 学习目标: 掌握根据收益大小、收益半衰期两个方面去考量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孙骜丹,很高兴我会挑选出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标签一:新手宝妈,2016年3月,我光荣地成了一名“妈妈”,意味着我在“宝妈”的行驶道路上有了三年驾龄。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我认为做妈妈跟在道路上行驶很像,虽然我们拿到了驾驶证,但是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特定场景,都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标签二:语文老师。小的时候,我爱文字,早就在心间种下了文学的种子。长大后,我有幸成了语文老师,我很快乐,可以给更多的人播撒文学的种子。标签三:分享者。我很爱分享,分享知识、感悟、心得。我希望能拓宽我分享的半径,同时在分享中实现自我提升。 

           (拆书和拆书帮)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我所理解的“拆书”和“拆书帮”。

在我的认知里,“拆书”是依托“RIA”读书方法促进学习。R即“reading”,阅读选文,I即“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解释选文;A即“appropration”,拆为己用。与以往的读书方法相比,它弱化了“记忆知识”,更指向“迁移运用”。利用RIA三个步骤,我们实现了知识的“重述”、“内化”、“运用”和“迁移”。以我个人的事例来说,以前,我最害怕心理学或者管理学类的书,对于那些绕来绕去的概念心生畏惧。但是,RIA拆书后,我发现这类书籍并不枯燥,虽然我没有逐字逐句地背概念,但是通过重述和联系生活,我对其中的概念和方法记得更清楚了,而且最有意义的是它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拆书帮是一个新兴的学习促进组织。在这个组织构建里,以“知识”作为吸引力,以“共同进步”为凝聚力的公益组织。相较于同类型的学习组织,拆书帮做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构建中融入了创建人的文化和理念,用武侠小说的名称来命名各个组织人很有意思,而且也体现了一种“侠义”之气。也就是在这个组织里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要做的是互相协助,共同进步。期待我们衢州正在筹备的南孔分舵顺利成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阅读原文。

原文来源于《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P 14-16

主题:如何衡量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后来,许多其他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元素的半衰期属于该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环境影响,而药物的浓度半衰期则会因个体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阅读好了。我用自己的话重述一下选文的内容


 (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考量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有两个方向:一是收益大小,二是“收益半衰期”。所谓收益半衰期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用通俗的话来说“收益半衰期”就是这个事情能给你带来的好处能在多长时间消退。

(why)我们在生活中,判断事情要不要做,往往只着眼于事情带来的利益,却忽略利益持续的时间。有些事情瞬间带来了高收益,但却是短半衰期,比如玩游戏、看电视剧,带来了快感,快感消失得很快。如果只看收益就去做,就会陷入误区。有些事情是低收益、长半衰期,比如练字,如果不综合考虑不去做,又会错过最后的大收益。

(where)在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前,值得思考“事情的收益”和“收益半衰期”。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怀疑,不知是否该坚持,可以重新衡量两个方面。

(How)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判断事情的收益

2、判断事情的“收益半衰期”

3、综合考量两个方面,结合自身情况,判断事情是否值得做。比如当我们需要的是短时的高收益时,如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想要放松一下自己,那么选择看看电影、K歌这样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但当我们想要学一个技艺的时候,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时,就要做好低收益,收益半衰期长的准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过往经历)

联系片段,我曾经有过类似经历:


11月份和12月份,我们城市创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的工作排得很满,加上期末临近,我很忙碌,很疲惫,休息间隙,我挑选了一部电视剧消遣。刚开始时,我睡前看一集,很开心,被剧情逗得咯咯大笑,整个人很放松。但是,这一看,就刹不住车了。双休的时候整天都在看,看得眼睛痛,脖子酸,更夸张的是,我明明很想睡觉,但也要撑着看。追剧追到中途时,我发现这个剧注水很严重,但是因为想知道结局,虽然看得很累,但也把它拉着看完了。

(反思):追剧这个事情,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从两方面去衡量,只看到了高收益,其实它的收益半衰期很短,但是为了获得快感,我选择不停地追看。现在看来这是一件高收益、短半衰期的活动,不值得花费太多的精力。

   



A2(行动规划)

(背景)因为最近很忙很累,每天做本职工作都应付不暇,而“拆书”,当前看来,投入时间很多,收益呢,尤其物质方面的收益是很低的,那么究竟该不该继续呢?

 目标:今天晚上,用“收益和收益半衰期”坐标,去综合思考拆书的价值,最终决定是否坚持拆书。

行动:

1、判断事情的“收益”:我回想了一下,拆书在物质方面给我带来的收益是很低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一个高收益的活动,拆了一个片段后,抽象的理论知识都记住了,并指引了生活,成就感很强。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获得小伙伴的支持,非常有归属感。这些都是高收益的表现。

2、判断事情的“收益半衰期”:拆书是一个长半衰期的活动,拆书半年来,在师父的指导下,小伙伴的陪伴下,我的收获很大,不但打开了阅读的领域,增加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更锻炼了自己的思辨力。

3、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虽然我最近非常忙碌,感到很疲乏。但是,对我来说,像拆书这样“高收益”和“长半衰期”的活动还是很有价值的,虽然要花点精力,但是换个心态,当做工作之余地转换和放松也很好。所以决定把拆书坚持到底。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在我们无法决定一件事情该不该做的时候,或者是怀疑一件事情该不该坚持做的时候,我们能从两个方面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