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是今天的新手拆书家林小玲,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深度思考法》这本书,下面,我们分成二个组来完成今天的学习,我左边是为第一组,右边为第二组。
这本书的作者叫井上达彦,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学院MBA,博士,曾经任职于戴尔,星巴克等知名企业,这是一本讲述思考逻辑的书:当你在工作中经常碰壁,与他人沟通不畅,生活里总不能称心如意。在这些现象深处,往往掩埋着最真实的问题。当问题到来之时,你有没有深度思考一番它的本质?如果被现象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那么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深度思考,是让我们的努力不再付诸东流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逻辑清晰的解答,完美高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花1分钟来看看原文片段。
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 ( P135-136 )
深度思考法的复习
前面介绍了深度思考法的顺序,即从步骤①到步强④,用以解决问题。现在再来复习一下,依次是
步骤①建立模型
步骤②解读动力机制
步骤③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步骤④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也就是解读模型及动力机制、寻找并设置支点和改变模型。隐于现象背后的结构改变,就必然会产生新的事物。
再举个日常的例子。
无论下多大决心存钱,积蓄也没怎么增加。手头稍有些余钱想存起来,要么败给欲望花掉, 又或者生活因此变得拾据,也使存钱计划不了了之。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个模型里,“眼前的钱”一“想花的欲望”→“生活拮据”一“放弃存钱”的循环发挥了很强的作用。
对此我有个朋友采取了非常大胆的做法。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贷款买房了。既然要生活,房子是必需的。租房也需要支付房租,但房租花的钱是流量,买房还贷的钱却是存量。在贷款还清时,所付出的钱便以房子的形式储存下来了。
贷款是法律强制必须偿还的。我的朋友成功制作了一个新的具有强制力的循环,先是获得了相当于积蓄的东西(这里指房子),然后必须为此付出金钱,这就把上文难以存钱的模型转变成了得以存钱的模型。
实际上贷款买房还有个附加效果。虽然我朋友背负的贷款压力颇大,但却对每月的还款乐在其中,并且积极地提前还款。这是预想之外的现实的反馈。遵循深度思考法的4个步骤,通过建模及解读动力机制可以打开康庄大道,从“逻辑不通的答案”抵达“ 条理清晰的答案"。
大家一定要尝试一下。
(what)这个片段讲出了大部分人的经历,就是做什么都是那么的不如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这一点书中也明显的指出来了。
(why)因此在我们找到逻辑清晰的解答之后,我们更重要的是行动,落地,反馈,直到成功的把问题解决了。
(how)本节片段作者一共列出4个步骤:
1. 建立模型
2. 解读动力机制
3.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4. 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就拿我来说,我想成为拆书家,之前一直在为修改预备表而发愁,隔了大半年才拆1-1,好不容易通过了,然后1-2不知道怎么开始好。后来,我学习了本节片段后,我觉得我想错了。其实我应该这么做:
第一步是:建立模型
我要拆书 - 写1-2预备表 -发给师父指导- 再修改-通关
第二步:解读动力机制
想想之前是什么动力让我加入拆书帮:
1.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2.站在讲台上更加的从容自在。
3.认识更多的拆书爱好者,一起学习。
第三步: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1. 认真研究手册,不确定懂不懂的,问一下师兄师姐。
2. 时间允许的话,报名参加线上训练营。
第四步: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积极主动参加练级,开启通关之旅。
【A1】激活经验
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读过这个拆页,了解如何通过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那么,请想想自己有没有经历过类似情境,最好是失败的案例,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请大家按照刚才分好的组,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吧,给大家5分钟。
2学习者案例记录:
1)分组讨论
2)交流
3)拆书家:我们找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泉水:
今年参加第2次线上训练营时,对于训练营的模型:发作业-写作业-交作业-教练点评-修改洋葱,刚开始不理解,不敢兴趣,做完作业有洋葱也不想修改,觉得教练都没有我厉害。于是慢慢的动力机制也不够,导致这次的线上训练营对我的帮助不大。
【A2】催化应用
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感谢我们的分享者,她给大家分享的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那经过刚才对原文片段的学习,我们都了解了该如何通过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请大家用1分钟针对刚才分享的失败案例,用一张便签纸写下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做。注意哦,不能只是单纯表决心,要有具体的做法,我们以一个月为期限,一个月你可以自己看到怎么从失败中逆袭。
2)学习者案例记录:
假如时光倒流,我会再去参加第2期线下训练营,我会建立好模型:交作业-教练点评-有就洋葱就修改。跟教练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互动,教练也会对我取到很好的辅导,可以帮助我学的更好,因为学习和成长就是我的动力机制,我去参加新生训练营本身就是为了成长,然后我会针对这种模型,会去寻找我的对策,同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非常感谢泉泉小美女的分享,我们要将今天学到的模型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间,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