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茉,我的第一个标签是英语学习爱好者,第二个标签是二次元爱好者,第三个标签是正在前进中的拆书家。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表达更容易被他人理解。
<学习目标>
小伙伴们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使用“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在表达时更有逻辑,使对方更易理解。
<FAB法介绍图书>
片段选择于《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F:作者是下地宽也,是日本一家百年企业的高级培训师,在思维方式、逻辑技巧、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都颇有成就,本书将逻辑思考的方法总结为五步。A:与市场上的同类型书籍相比,这本书不仅集实用、简单、轻松为一体,而且运用了轻松活泼的漫画和图表形式,阅读起来有趣不枯燥。B: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对方完全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重点的情况,又或者是明明是一个不那么复杂的问题,说了半天,对方还是理解不了你想做什么,学习今天这个片段,能使我们的表达更有逻辑性,使他人更易理解。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了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举例说明讲话难理解的人的特征。
如:“A公司的智能手机非常便宜。虽然B公司的产品也不差,但是A公司的功能足够了。同时C公司…”
这样说话,问题应该出在以下4点上:
1)原本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不知道论点;
2)最终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不知道结论;
3)凭什么这么说,不知道理由;
4)他希望我做什么(或他想做什么),不知道行动。
所以,从1)开始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阐述,无论谁都能很好地阐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论点)“关于营业部导入智能手机一事。”
(结论)“我觉得应该导入A公司的产品。”
(理由)“因为从功能、价格、安全性等方面来看,A公司的产品都是最优秀的。”
(行动)“若能获得批准,将进行具体的导入计划。”
像这样在金字塔图的“结论”前面放“论点”,后面放“行动”的话,表达出的内容任何人都容易理解。
大家知道金字塔图的表达吗?
小伙伴回答说是三角形的结构,金字塔图表达是只有结论——理由的结构(同时在白板上圈出图中的金字塔表达部分),今天要学到的方法是比原有的金字塔多了两方面,往上延伸,前面加了论点,往下延伸,后面加了行动。加了这两条之后相比于原来只有结论和理由的表达,在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解决思路的同时,还明确了下一步行动,使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性,让对方更易理解。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表达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用到的,如果表达缺乏逻辑性,很可能会导致你说了半天,对方却来了句“你到底想说什么啊”,说的人累,听的人也累,或者是即使明知道问题要怎么解决,却因为表达的问题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行动,其实只有结论和理由,也可以让对方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多了论点和行动后,可以让对方知道结论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能得出这个结论,下一步要做什么,更轻松的理解我们表达的是什么,以及下一步的行动。
<举例子>
介绍一下我的工作,我是一名程序员。比如我之前我跟领导汇报工作进度,通常都是想到哪说哪,“页面基本上完成,还没测试;说明文档已经在写了,差截图;对了还有上次提交的问题改了,有部分不会改,所以还得再看看”,事后自己觉得怎么说的都是问题,那我究竟完成了什么工作呢,这就是表达没有逻辑性的问题。
<how>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有逻辑的表达呢?
1、论点:强调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可以由“情况+问题”构成,先介绍对方能理解的当前情况,再加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整个表达的主题。
2、结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3、理由:最好有3个,如果太多,不要超过三类。因为3个理由比较好记,也比较可靠令人信服。
4、行动:明确自己具体做什么和希望对方做什么。(如果不需要他人协助可以不写),这样结论和行动就联系起来了。
可以用这种句式“关于…一事,我认为…,理由是(因为)…,我的下一步(行动)是…(或者我需要你帮我做…)”
<反思加工>
那么如果我现在重新回到当时的情况,使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我可以这么做。
小伙伴们可以参考我画出的图对照着看
关于“我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目前的完成度在50%左右,理由是1、页面完成,差测试;2、说明文档正在进行中;3、上次说的问题有几个比较难,需要研究一下。我的下一步是先继续写说明文档,希望你能安排把测试交给其他同事做。这样领导就能很轻松的明白我的工作完成情况了。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中提建议,工作中汇报、指示、提建议等场景,不适用于他人倾诉烦恼、交换信息、讨论过程等。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拆书家提问:
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的一周或者一个月中,有没有需要跟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的,因为表达没有逻辑而导致领导不明白你想说什么,或是跟家人朋友商量某个问题而说了很多,对方却不理解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况,给大家4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注意:只要分享完之前的案例就可以了。
走下台给小伙伴们分组,4人为一组,明确成员。
<整理实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赵东南分享:
之前参加了一个“版权会议”,之后就会议的内容需要跟老板汇报,说的时候打算全部说,结果说到还没一半,就被老板给打断了,然后就没下文了。
反思:这个会议还挺重要的,因为表达没有逻辑而导致老板不愿意听下去。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
谢谢小南的分享,想想看,如果让你回到当时的场景,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你可以怎样表达,使人更易理解呢?小组内讨论,时间3分钟。大家可以把步骤写在背面的步骤里
<整理实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溧君分享:
背景:之前给朋友推荐一家自己认为非常值得去的服装店,介绍的时候属于没有逻辑性,导致朋友根本没有兴趣听下去,学习完今天这个方法后,反思加工如图:
表述:(论点)关于女孩子经常要买衣服,又不知道该去哪买,(结论)我认为可以去这家非常值得去的店,(理由)理由是1、款式很时尚;2、老板人好,没有强购,还会推荐适合你的;3、性价比高,比商场便宜还舒适,而且我的朋友去的话会有折扣,当然我不会拿一分钱的折扣,(行动)建议你们下次有需要时跟我一起去看看。
总结:接下来进行一个简单总结,今天分享的是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表达,更易被他人理解和接受的逻辑技巧,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运用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