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总目标:通过本次的分享,学习者在和人沟通时能够用不越界别人和不被别人越界的几个步骤(澄清),倾听和表达(行为)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具体目标1:通过本片段分享,学习者能够在和人沟通时运用不越界的几个步骤(澄清)做到(行为)尊重他人不干涉他人(界定)。
具体目标2:通过本片段分享,学习者在被别人侵犯自己的界限时,运用不被越界的几个步骤(澄清)坦诚表达(行为)自己的感受(界定)。
(观察点4: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常乐,是咱们邯郸回车巷筹备分舵的组织长老,常拆书常快乐!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做今天的拆书分享,在今天的拆书活动开始前,我们先分下组,以桌子为界,这边一组,韩晓东为组长,这边一组,刘犇为组长。好,下面开始我的拆书分享。
(场景)作为父母,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大了,似乎跟你越来越没的说,你们一开口就争执,彼此很不开心,你想成为他的保护伞,但他却不领情,嫌你管的多,干涉他,你试着想和他改善关系,想走近他,他却对你关闭心门,拒你门外。
(提问)你对此很苦恼,你会认为这是孩子的叛逆期吗?你想缓和关系,让孩子和你畅所欲言吗?你想走进他,成为孩子心里完全信任的那个懂他的爸或妈吗?
(影响)亲子关系不融洽,不能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会造成严重的隔阂。彼此虽然天天在一起,但心里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你埋怨孩子不懂事,伤心难过,孩子觉得你不懂他,不是“别人的爸或妈 ”。
(解决)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的作者安心是中国P.E.T教学的领军人物,书中贯穿P.E.T效能沟通法,讲的就是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它主张以爱和尊重为前提,遵循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等的理念和原则,让我们走进孩子,去看见孩子,做那个懂孩子的人。这本书不仅适合于亲子沟通,同时适合于所有的沟通关系,它让我们的爱以正确的方法表达出来,让爱真正流淌起来,营造幸福和谐的沟通。其中在本次的分享中,大家会学到在沟通中如何不越界,真正做到尊重别人不干涉,以及如何不被越界,做到自我尊重自我负责。
(观察点5:在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时间、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如何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正如张德芬所说,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受苦是心灵成长的资粮。
意识到这是他人的事,我们便清晰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就是当下最好的给予。
(观察点3:每个拆页未超过两页图书内页,至少有一个拆页不包括HOW的内容。)
What:这个片段说得是,如何做到不越界。“界限,是一个人的疆界所在。”尽管我们慢慢懂得从混沌的无界限开始捍卫自己的界限,分清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但仍然有越界的行为在无意识中进行,何为“越界的行为”呢?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者“为你好”的帽子,而后干涉他人对自己事情的决定。反之,“不越界”就是真正尊重他人,在他遇到困扰的时候倾听和陪伴他,关心而不干涉,分享但不说教,不要求对方一定按自己说的去做,尊重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概念解释)我们举生活中几个例子,帮助大家区别是否“越界”。
孩子说我吃饱了不想吃了,你说不行,多吃点长高个儿,硬逼着他再吃个大鸡腿,孩子无奈吃到撑。你觉得我是为他好,关心他成长啊,其实孩子吃或不吃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以“为你好”的名义越界。关心他也要尊重他的意愿,不一味按自己的意愿强求他,要分清界限。
孩子在玩乐高拼装玩具,不小心拼错了一部分,你嫌他慢直接抢过来就替他拼,孩子是不乐意的,他愿意自己重新拼装,并不愿意你强势插手帮忙。你越界了,关心而不干涉,需要帮忙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商量,尊重他意愿,经过他同意。
朋友跟我说她想离婚,我认真倾听她,并且对她说的事实复述,同理她的感受,我没有向别人一样强劝她孩子小啊,这么大岁数了离什么婚啊等,她离婚必然有她的苦衷,她那天向我倾诉了好多,还特别感谢我一直在听她,没有像别人一样坚决劝她别离婚,接着她自己理顺了以后的计划,过程中我也跟她分享了我的看法,关于照顾孩子方面的,但不说教式的要求她一定听我的,尊重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这是不越界,关心她但明确界限,不强劝,离不离婚是她的事,陪伴和倾听,分享不说教。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问了,我们也是出于好意啊,替他决断为他好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和想法,我们可以跟他分享我们的看法,但请记一定以尊重他为前提,“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说教,”我们给予陪伴和倾听,以商量的态度,最后他的事情他来决定,不强求不干涉。(预防性建议)
why:越界让人觉得不被尊重,没有顾忌到他的想法和感受,没有站在他的立场理解到他,让人觉得被干涉、被侵犯,从而不愿和你沟通,造成隔阂。(不这么做的坏处)
how:我们往往因为太关心一个人,或者基于道德或正义,自认为应该这样做,所以你就要求别人一定这样做,而无意识地有越界行为,那么生活中如何做到不越界,真正尊重别人呢?
1、 关怀他也要清楚界限,这是谁的事,你的事还是他的事。
2、 陪伴和倾听。倾听他,不打断,不直接按自己的思路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经历的权利。
3、看到他,同理他。通过倾听,描述他说的事,能准确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
4、分享而不说教,不对对方硬性要求。在你通过倾听和陪伴,了解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后,如果过程中问题还没有解决,你可以分享你的看法,一起商量,前提是尊重他,比如“我跟你分享下我的看法啊,你愿意听听吗?……”最后他来决定拿主意,不能强势要求他一定听你的。(细化步骤)
(观察点6:在未包含how的拆页的I环节,涵盖了三级讲解的技巧:1、给出清晰地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等。)
Where:在亲子沟通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谨记不越界,关怀不干涉,分享不说教。但在某些紧急情况,需要快速做出决断,当事人来不及决定时,或者明知他的做法是错的有悖道德或影响效率的,作为权威或上级及时纠正,这种情况不适用。
例子:我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上周一我在看到这本书的不越界时,晚上和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打电话,想试试这种不越界的沟通,结果让我很激动,我们竟然聊了一小时的电话!
我问女儿最近怎么样,学习紧张吗?她说:“太紧张了!我们这学期16门课,最近开始一周一门的考试,不但考试还有论文,安排这么紧张,我顾不过来!太不公平了!”
我很关心她,但按我以前的沟通,会立马说:“又不是你一个人,你们班同学都这样”等等,想想不越界,分清界限,这是孩子的事,陪伴和倾听,控制自己不能这么说,然后重述她的话,“考试打包过来了,你觉得很紧张不公平。”
“是啊!我很烦,不想学了!我很努力的,但刚考完那门其中有一道题就50分!老师给的分太偏了!我别的题特别好,就那道题失误了,为什么这样!我努力有什么用!”
我再次控制自己想说:“肯定是老师认为那道题更重要呗。”不越界,同理她,“你觉得你很努力了,但分数太偏,你很难过。如果以后还遇到这种情况,觉得白努力了,会感觉很挫败。”
“是啊,我这个学期周末整天泡在图书馆,我学的很踏实的,但还是没考好。”
她有些自责,后来我跟她分享了《自控力》中自我原谅的片段,并且说你之前有个考试你考了第一,努力是有效果的。她接受了我的分享,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决定继续努力积极面对接下来的紧张,聊到这里我已经很开心,我没有越界,她自己解决了问题!
更意外的是,她竟然还告诉我,她交了个男朋友,并详细说了他们情况,我们沟通的非常愉快,我关心但控制住自己不干涉她,和孩子分享想法但尊重她不强要求她如何,女儿感到被理解被看见,由开始消极不愿意聊到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告诉我秘密,不越界的沟通真是太神奇了!amazing!
好,道理再好不如我们亲身演练下的效果好,接下来请大家编写个剧本,要求设计出背景,人物、情节变化及起因经过结果,和对话动作等,什么情况会用到今天学的不越界的步骤去和人沟通,他们会怎么对话?
假如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有小摩擦,你和孩子怎么沟通,朋友和你聊烦心事,你会怎么沟通呢?注意用到不越界的步骤,关心但能分清界限,陪伴和倾听,控制冲动不打断;同理他的感受;必要时和他分享办法一起商量,最后他来拿意见。请大家编写剧本,写下要点,5分钟后我们找人分享演练。
案例记录:
时间:周末
地点:商场
人物:晴晴和灿阳
背景:晴晴和灿阳是好朋友,晴晴是未婚女青年,相亲又失败了,因为妈妈不断催婚,在逛商场的时候和灿阳诉说。
晴晴:“我烦死了!家里各种碎碎念,七大姑八大姨见我就问我啥时候结婚?我妈天天唠叨要我找对象,我相亲要是我看不上人家了,我妈就说我,‘你觉得你自己特别优秀吗?像你同龄的人都结婚了!你啥时候啊?!’我特别烦!特别苦恼!这次相亲又没成,我都不想回家了!”
灿阳: “哦,我也很关心你的事啊,这次相亲失败了,你很烦,我太理解你这种感受了,被催婚确实很烦。”(关心她倾听她不打断,同理她的感受)
晴晴:“其实我自己也特别痛苦,看着别人一个个都结婚了,翻个朋友圈别人都在晒娃,我恨不得把朋友圈都关掉。”
灿阳:“哦,其实你对自己单身也不是特别满意,是吗?”(同理她)
晴晴:“对,我也想遇到合适的人啊!”
灿阳:“是啊!结婚也不能凑合。”(同理她)
晴晴:“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挺好的,自己想干嘛干嘛,不用考虑那么多人的感受,融入一个新的家庭,处理各种关系我也觉得头疼,我不想俩人为家长里短吵架什么的,我还没有那个能力,我不如再沉淀一下,继续着重我自己的成长,我相信如果缘分到了,会成就这段缘分的。”(晴晴渐渐理顺出自己接下来的态度和想法)
灿阳:“嗯,你愿意顺其自然,等缘分来时自然会水到渠成,先沉淀自己。”(倾听,描述)
晴晴:“对,其实我也有点焦虑,不过缘分可遇不可求,我还是顺其自然,做好自己,属于我的缘分迟早会来,宁缺毋滥,我相信他一定会在对的时候出现。”(晴晴的下一步)
灿阳:“会的,你这么优秀,其实我觉得你很棒的,你一直努力做着自己的事,相信你迟早会遇到优秀的另一半,对了,我加入了个读书群,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加入兴趣爱好相同的群体,没准就给自己增加了缘分的机会呢,你觉得呢?你愿意加入吗?”灿阳跟晴晴分享看法,并不强求一定要她按他的做,晴晴觉得有理,同意加入读书群,也慢慢平复了情绪,接着两人愉快地继续逛商场去了。(分享不说教)
好!谢谢晴晴和灿阳的分享,在朋友遇到困扰时,关心而不干涉,分享而不说教,灿阳自始至终在倾听她同理她,没有评判她干涉她,说她对男友要求高或是和家长们一样要求她快点找到对象结婚等,而晴晴在诉说与交流中理出了自己的决定和方向,她们的交谈用到了我们不越界的沟通步骤,尊重到对方。
(观察点8:使用A2的环节技能点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有人物角色、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我们刚刚知道了在交往沟通中如何不越界,而生活中的我们也有被越界的情况,如何做到自己不被越界呢?接下来继续分享第二个片段。
【A1】量表测试
在分享第二个片段之前,我们做一个小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被越界,被越界后自己怎么处理的?情况完全符合的给自己5分,情况完全不符合的给自己1分,不十分符合的按符合程度给自己2--4分。最后算下总分,时间1分钟。
1、妈妈说天冷,一定要我穿棉袄,我不觉得冷不想穿,但还是乖乖听话穿上了。
2、我吃饱了,婆婆还非说吃太少,一直夹菜,于是我只好礼貌地吃,撑到不行。
3、我想睡觉孩子放音乐声音很大,我要求他关掉音乐。
4、爱人不让我加班,埋怨我加班顾家少,我嫌她不理解我,懒得理她。
5、同事在联系我的客户促单,我很生气,又不好意思说,跟别的同事唠叨埋怨。
【I】 解释量表
好,看到大家都做完了,多少分呢?答:23分、17分、19分......谢谢,解释下,量表总分在5--12分的,你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被越界了,懂得尊重自我;13--20分的有被越界意识,但不太清楚怎么回应被越界;20--25分的伙伴被越界意识不够清晰,不太懂得尊重自我如何自我负责,则更适合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学习。
(观察点9: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标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R2
如何不被越界呢?在我遇到困扰时,我成长路上的启蒙老师许宜铭说,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而当我们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时,也意味着我们要自我负责,收回对他人的期待,不把自己的力量交托出去。
所以,当他人侵犯了你的界限时,该为你的困扰、需求甚至情绪负责的人是你自己,你是那个要主动去沟通的人。
(互动)大家都看完了,我想问下大家,这个片段说的是什么主题呢?学习者:“如何不被越界”。对,那如何不被越界,首先要意识到什么呢?学习者:“自己的独立性,自我负责。”很好,别人侵犯了你的界限时,谁为你的情绪,你受的困扰负责啊?学习者:“自己。”对,那自己怎么对自己负责呢?“主动沟通。”很好,谢谢!大家看的认真,领会的也很准确。
(观察点7:有体现出【I】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Why:界限不清晰,感觉自己不被尊重,让别人决定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学会了顺从和承受,没有主见,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不懂得为自己负责,甚至不懂得自己的需要。对一个孩子来讲,父母大包大揽,缺乏独立性,依赖没有主见,不知道如何遵从自己的需要,习惯于家长或别人为自己做主,慢慢地养成一种我们说的“关注圈”思维类型的人,寄希望于别人和环境,独独忘了最应该对自己负责的人是自己。“妈宝男”“乖乖女”的现象,是不是听话到忘了自己?(不这么做的坏处)
How:如何不被越界,有如下几步:1、确定界限,是不是我的事;2、思考:别人做了什么侵犯了我的界限,影响了我的独立性,让我感觉没有尊重我;3、理顺:感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自。4、主动沟通:坦诚告知对方,他的行为带给我的困扰,坦诚自己的感受,请求尊重,对自己负责。(细化步骤)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异议,我觉得主动沟通这一步比较难,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这种沟通方式,惯常的行为是能忍则忍,忍不了了自己就爆发情绪了,陷入指责埋怨的不良沟通循环,最后伤害的还是我们,相信我们只要想着解决问题,不断练习这种沟通方式,慢慢做出改变,就会为自己负责,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是可以做到的。(预防异议)
Where:当界限被侵犯给自己带来困扰时,勇于坦诚给对方,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获得理解,对自己负责。对于双方都被困扰的时候,我们需要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一起面对和平解决。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做错有违道德造成影响,或者有紧急情况安全不能保证,则不适用。
例子:朋友王姐做159微商代理,我拿她的产品吃过一段时间,因为是朋友,她开始不要钱,非说吃出来效果再给,后来又拿了一次,她还是不要钱,她想让我也做159代理,说如果做了就按代理价拿货,她不想挣我的钱,中间有300块钱差价。我不愿欠别人情也不打算做159,在微信上按零售价给她转账过两次她都不要,不接受。分析:我做不做代理是我的事,她不接受我买产品的钱,让我觉得欠人钱,又有一丝被期待做代理的束缚,很不自在,我觉得被越界,尊重自己,于是坦陈告诉姐姐我的感受,表述她不接我钱让我欠着,这让我天天惦记着欠人钱的事,我很难受,请姐姐尊重我,我不想欠人钱,也谢谢姐给我介绍这么好的产品,我也受益,坦诚我不想做代理。姐姐说没想到她不接钱给我带来压力,她只是觉得产品很好,觉得吃一段我做代理了就按代理价走,不想多挣那300块钱而已,没想到给我带来负担了,于是就接受了钱。
微行动学习
【A1】
一、明确问题。
在工作中、生活中你有没有被越界的情况,在遇到被越界情况时,大家觉得最难做到不被越界的是哪一步呢?
学习者一致认为:“第四步,主动沟通,表达感受和困扰。”
二、引导分组讨论讨论问题本质
好,那我们接下来开始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觉得这一步不好做,追问它的本质是什么。时间5分钟,稍后我们请各组代表分享。
学习者:1、“没有意识到被越界了,分不清越界。”
2、“沟通技能不行,不会表达。”
3、“担心说出来对方会生气,从而有冲突。”
【A3】
三、明确问题本质
好,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们现在举手表决下,最关注的的是哪个问题?
学习者举手表决,更关注第二种,沟通技能不行,在被越界时担心沟通不好。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个很重要呢?学习者答:担心沟通不好,会引起冲突,影响沟通的效果。那就是想追求有效的沟通了?学习者:是。
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讨论:在你想到哪些事例的基础上,考虑对于“如何沟通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问题,有哪些思路和方案?接着我们继续讨论,请在小组内安排记录官,把小组内讨论的要点记下来,5分钟后咱们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后的成果。
五、请每组代表讲解自己组的成果
学习者分享,解决方案汇总如下:
1、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
2、叫暂停,深呼吸。
3、换位思考,他是怎么考虑的,先理解到他,“我知道您是为我好,谢谢您......”
4、借鉴非暴力沟通法,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评判对方,不指责不埋怨。
5、希望对方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6、表述请求不是要求。
7、请他倾听我,同理我。
8、解决心理障碍,他如果为我好,也会听我的想法的,我要敢于说给他听。
拆书家反馈:
我们来总结归纳下,大家认为首先注意什么呢?学习者:控制情绪……,最后总结出来的步骤是:
1、控制情绪,保持心平气和。
2、换位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考虑,理解到他,如果他真心为我好,我要先表示感谢和理解。
3、消除心理障碍,请他倾听我。因为第一、这是我的事,我要自我负责,勇于表达;第二、他为我好,也会听我的想法的。
4、借鉴非暴力沟通法,坦诚表述他的行为给我带来的困扰,及我的感受和需要。
5、进一步表述请求,不是要求。
大家看这样可以吗?还有哪些想法吗?大家说可以了。
(观察点10: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观察点11: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像学习者提问进行回应式反馈。)
【A2】 催化运用(找人分享)
我们刚学到了如何不被越界,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太明白自己的界限,不懂得自我尊重和自我负责,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跟你身边的人或朋友分享这个不被越界的知识和方法,学会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你分享的越多,你自己运用的能力就越熟练,接下来请大家写下便签,计划什么时间和谁分享,分享什么内容。待实际做到后请发微信给我分享自己做的情况如何。好,我们先写一下便签。
案例:
小丽:晚上回家我和爱人分享不越界的知识和方法,我希望在我们以后的沟通中,我们都能做到不越界,和被越界的时候懂得主动和对方沟通,表达对方的行为和我的感受,做到自我负责。
小丽:我今天去参加拆书过级时学到了一个沟通知识特别有用,我想跟你分享下。
老公:好的啊。
小丽:你知道越界吗?
老公:什么情况?界限吗?
小丽:是啊,就是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界限,分清谁的事谁负责,分清我的事你的事,我们不越界不干涉别人,在别人越界时,我们也做到不被越界。比如不被越界,上次我们闹得不愉快,因为你想和朋友聚餐,我担心你喝酒会多,就是强行不让你去,其实是我越界了你,去不去聚餐是你的事,你被越界,最后没去成,你朋友取笑你怕老婆,你好几天不理我。
老公:哦,你也知道啊!
小丽:我原来以为是对你好就可以这样,现在学了这个片段,我们以后要互相尊重,那你被越界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老公:那怎么对付你呢?
小丽:不是对付我,当任何人越界你的时候,你都可以这样做,分四步,第一,先确定是不是自己被越界了;第二,思考他对你做了什么,让你觉得被越界,比如上次,就是我阻拦了你去聚餐;第三,体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是不是很生气,你也需要和朋友联络感情。第四,主动沟通,表达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困扰,表达感受和需要,比如上次,你可以跟我说,你不让我去聚餐,我很生气,因为我看重友情,我需要和朋友们聚聚。我知道你对我好,怕我喝多酒伤身体,我保证不多喝,如果说话不算,罚我回来跪搓板或者以后再聚的时候我不去了,可以吗?
老公:“对啊!我怎么就没说呢?看来我太听老婆话了,自己不愿意还一边气了好几天,让别人笑话我。”
小丽:“那以后我们互相尊重,多沟通,我先道个歉,当然以后我去过级时你要支持我,不能干涉我啊!你也不要越界噢!”
老公:“哦,原来重点在这儿呢!好吧,能学会当个好妻子也不错啊,去做你的事吧,我也不越界你,我们互相尊重。”
(观察点8: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总结: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了如何不越界和如何不被越界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最应该对自己负责的人其实是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分清界限,尊重他人也尊重自我,觉察到他人需求也觉察到自己需求,让我们带着温度去沟通,做走心的人!谢谢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到大家一点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