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石家庄梧桐分舵的拆书家Mona,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共同进步。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个内容之后,当你再遇到重要事情的时候,不再是被事情推着走,而是可以使用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出一个顺利完成任务的计划。
【F特征】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来自《七堂思维成长课》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英国的卡罗琳.韦布。卡罗琳在全球知名的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工作。大家都知道在麦肯锡女顾问不容易干到女合伙人更是难上加难,而卡洛琳完全是灭绝师太型的存在,她在麦肯锡供职12年,是全球仅有的1%的女性资深合伙人之一。在书中她深度剖析了精英人群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面对负面情绪以及如何结交和管理人脉的。
【A优势】因为作者有过非常全面的麦肯锡训练的经历,而且她在麦肯锡也训练了无数的新人,所以同其他同类型的书相比,卡洛琳解读了大量精英人群的实际问题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本书的理论基础比同类的书也更为扎实,作者深入研究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读了600多篇论文和专著,所有的精华都凝结在这本书里。
【B利益】作者在每个部分都给出了精确的行动建议,可以帮助我们聚焦目标,提高执行力,扩大影响力,甚至还可以帮助发现自己的优势,教给我们打造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生活的方法。是每个上进青年非常好的床头书。
【过渡】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下分组,我们今天分为两组,我的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
下面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读完后的请示意我。
我们无法掌控一切,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调整工作时间的感受,更用心地设置感知过滤机制。这时候每天坚持设定意图就很有用了,养成这个习惯能让我们留意自己每天的优先事项、关注的事和情绪。
我的办法如下,花一小段时间从三个角度来考虑(这三个角度的英文都以字母A开头,方便记忆) :
Ø 目标(Aim):想想今天活动中最重要的事项、要见的人,以及要做的工作。要办成这些事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你的真实目标。
Ø 态度( Attitude):下个工作日要来了,花时间留意并且正视那些支配你思维或情绪的你所关心的事。这些你所关心的事能帮你达成真实目标吗?如果不能,你能暂时把它们放在一边吗?
Ø 关注( Attention):从你实际的优先事项出发,你想把精力集中在哪儿?想清楚你想更多看到什么,然后确保自己按计划寻找。
我共事过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最好是在一天开 始前就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是在早上或者前一天晚上。但因为这个日常习惯占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两分钟, 你从一个任务飞奔到下一一个任务之前再找时间设定意图也不晚。
【I片段-原文讲解】
What:这个片段讲解的是在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在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办法。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大脑的过滤机制,大脑对于外部复杂的世界只能分配很有限的注意力。在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大脑就会优先处理他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同时把不太重要的事情过滤掉,比如当你集中精力看短信的时候,大脑就会忽略正在与你交谈的同事的话语,当你的同事提高音量,最终到达你的大脑时,你才会突然惊醒,反问道:啊?你刚才说话了?
小A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许你就会感到很烦躁,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居然就是不懂,于是你也很可能会感受到不愉快。
第四,从你期待的角度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你预想一致的细节上。
如果你给大脑设置了积极的过滤机制,关注点很可能就会停留在更加积极的地方。比如你在辅导过程中,小A对某个问题很纠结,如果你的关注点是积极的,你会认为他很认真,做事仔细是值得培养的人,但如果你的过滤机制中没有积极的点,或者你就没有设置过滤机制,你看到小A纠结在一个内容上,你就可能会认为他认死理儿,固执,由此会产生消极的感觉。
【可能的异议处理】
或许有人会问这真的管用吗?只要在大脑中建立了过滤机制,事情就会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事情当然是因为人们的行为而改变的,给大脑设置过滤机制是给注意力提供了方向,大脑会优先注意到与过滤机制更类似的信息,而我们的行为就是受到这些信息所左右的。
【A1激活经验】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你被安排去做某件事情,你一听就觉得:天哪,怎么会给我安排这件事情呢,这事儿怎么能做好呢?但是没办法你只能去做,结果真的是按照你预想的样子,很糟糕。大家有印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么?
【学习者回答】
我每次出差去给经销商促销的时候,就会这样,一想就头大,觉得这次又要出去,哎呀,我要是做的最少怎么办?我能做好么?比较自我怀疑的那种,感觉每次去都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
【A2催化】
嗯,看来大家真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那件事情也给各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此刻你已经学会了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方法,四步:包括做提示,写目标,描述状态,关注与目标一致的点。
那么在近期的未来,是不是还有与刚才你所想到的事情类似的情况发生呢?到时候你要怎样利用这个方法来为自己顺利完成这个工作,来做计划呢?每一步骤你会怎么做呢?我们讨论一下,一会我们会找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我下周还要去出差,下县给经销店去做促销,我觉得如果要给大脑做一个过滤机制的话,首先,做一个提示,我可以在自己的座位写上:“帮助促销,实现价值,我可以”这几个字,让我每次出差的时候,都建立起信心。
第二,我的目标写成:帮助处理库存,销售目标6000人民币。
第三,我的状态,我描述一下:我微笑的看着顾客选购产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适时的提供帮助,把自己熟悉的产品知识都介绍给她。我的旁边放着某些产品的库存,我会一一向顾客询问是否有需要这种产品。顾客对我的介绍很满意,他们向我点头,也向我微笑。我们彼此都很开心。
第四,我的关注点,首先我会放在顾客的反馈上,他们对我微笑,或者与我亲切的交谈,这些都是我应该注意到的,同时我还会把关注点放在产品的数量上,处理库存或者销售6000,我完成一样都是我实现价值的体现。
【过渡语】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这就是在大脑中建立过滤机制带来的好处,我们会调动一切的能力来促使事情发展得更加顺利。希望你下周出差顺利~
我们发现建立过滤机制这四个步骤紧密相连,就像刚才分享的小伙伴,他的目标明确了,后面才会随之行动起来,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那么在设置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也有需要注意的点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片段。
【学习目标】
在学习完这个片段之后,希望你下次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能够预想到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且把问题写下来再用,用“如果...那么...”的方法寻找到解决方法。
不可思议的是,加强积极意图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居然是稍微思考一下消极面。我指的是诚实的思考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你实现目标,然后你就能直面这些障碍。这个技巧被称为“心理对照”,顾名思义,就是将理想结果与烦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对比。
这让人联想到商业书籍《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的“斯托克代尔悖论”。这个悖论的名称取自美国海军中将詹姆斯斯托克代尔采用双面应对策略,它作为越南战俘熬过了八年艰难的岁月幸存下来,其间他身边的人,大多在绝望中走向灭亡,是德国戴尔认为不止悲观主义者,缺乏忍耐艰难处境的心理力量,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也缺乏,因为他们要面对积极的信念落空后连绵不断的失望情绪,斯托克代尔这么说:“无论面对的是何种现实,你绝对不能把你终将获胜的信念——这点你绝对不能丢”
如今心理学家已经确认,这种现实的理想主义,只是确保我们将意图转变成行动的入场券,感谢上天,我们不用面对丈夫为存活下去,必须面临的那些恶劣挑战,但每天我们也会面对各种障碍,比如不成熟的技术手段,同时最后一分钟意想不到的请求等等。研究发现,人们如果在细心思考其想要的结果的同时,也仔细思索面临的障碍,并且做两手准备,那么他们达成目标的概率就会大增。研究发现,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如此,不论是职场事业,学业成绩还是恋爱关系。
为了每天在制定计划时通过心理对照获益,你可以问自己:
Ø 在你成功达成今天目标的路上,什么最可能成为障碍?
Ø 为防止出现障碍你的“如果…..那么”临时计划是什么?
就是“如果-那么”的办法最终帮我实现夙愿:早上开始工作前去散步。但我给早起散步还加了- -层保险,因为我知道恶劣天气(“啊,下雨了,我不用去了吧”)和热水澡的诱感(“我很快冲个澡....了,再去散步太迟了”)是我出门散步的重大潜在障碍。所以我加了几条“如果一那么”计划来应对:
Ø “如果我想去冲澡, 那么我就让自己穿上昨天的衣服,告诉自己不会碰到认识的人,还告诉自己散步后要好好冲个澡作为奖励。”
Ø “如果下雨, 那么我就穿上防水外套, 戴上帽子,这些都放在门边以方便拿取。”
这样小小的临时计划对确保你取得成功非常有效。
【可能出现的异议】 还有小伙伴会问,“如果...那么..”的情况经常发生,从小我们就用这个学习造句,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方法,最直接的,我们常说“如果他不同意,那么我们就不做了”。 在这里我需要去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那么...”这个方法是为你前面设置的目标而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目标的达成。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常说的“如果...那么...”已经改换了目标。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今天中午你的目标是吃一碗油泼面,按照片段中“如果...那么...”的方法应该说:“如果A饭馆没有油泼面,那么我就去B饭馆吃”,而实际生活中我们说的是:“如果没有油泼面,那我就吃炒米饭”,我们会发现目标已经改变了
【小组讨论】 ”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享】 我想去参加赵周老师1月份在郑州的课程,但是我爱人可能会不同意,因为最近最近花钱太多了。如果他不同意我的想法,那么我就要极力说服他:虽然我最近花钱是比较多,但是我学会了这个课程之后,在19年我会把它化成线下的课程,就可以收费了,到时候钱就回来了。 【结束语】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也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通过进行大脑的过滤机制的设置这个方法,使我们顺利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我们学习的是通过“心理对照”的学习,促使我们在积极心态的同时去预想困难是什么,再用“如果..那么..”的方法来克服,这样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准备,从而更顺利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信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到我们,促使我们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