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羊角村分舵第36期线下拆书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ETA模型 学习目标: 掌握TEA模型,学会“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叶子,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拆书。今天我要进行的是2-1的拆解,拆解的书籍是《跃迁》。

       


F

这本书是古典老师写的,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一本自我成长类的书。

B:

古典老师是个生涯规划师,他说经常碰到大家来找他咨询,我足够努力,始终没有停下来读书,学习,可是离目标还是遥不可及。我要怎么办?那些比我百倍成功的人,是比我百度努力吗?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他专门写了这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主题就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主要内容包括高手的暗箱、高手战略、联机学习、破局思维和内在修炼。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看这本书吧,你会收到答案。

 

A

自我成长的类的书特别多,这本相比其他同类型的书,第一是系统性强,第二是可读性强,拆解了很多名人的故事,你会从书中看到那些大咖不为人知的一面,感叹原来他是这么做的,他是这么成为高手的。读书过程的趣味性很强。

《跃迁》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ETA脱困四问

 

“情绪——事件——目标——行动”是一个多层系统,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者情绪中,可以用“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一旦你发现自己被事情或情绪索淹没,不妨跳出来自己想想“脱困四问”。

 

 

 

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什么情绪?强烈程度打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事?尝试客观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不能客观,还带有情绪化的语言,请返回第一层,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情绪一定是对自己的不满意,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某种期望或目标未能达到。(找到期望目标差距)

 

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就要正视自己,如何改变行动从而达到期望的目标。(行为改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讲了一个方法,就是当你限于情绪或者事件中的时候,你可以尝试问自己4个问题,古典老师总结成叫“脱困四问”。

why

 

为什么这个模型,这个四个问句有效。

第一个E让你看到情绪——情绪是一个隐形的能量,当你清晰的描述他,就好像给隐身侠泼上墨水,他瞬间没了力量。——当你面对和描述情绪,情绪自己消停了。

第二个E让你看到真相。很多时候,情绪撤去,真相就显露出来。

第三个T让你回到初心。很多时候我们忙于看事情的细节,忘记为什么出发了。

第四个A让你开始行动。聚焦能做的事情,才是重点。过去的、别人的、不能做的,统统管不着。

 

因为当你提问的时候,你是需要思考的,你需要调动你的理性思维,这样你就不会陷入情绪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是“我很烦呀”我们在那吐槽抱怨,我们很少能够在多往前走一步,问一下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么烦了。 当我们多问一下自己,多跟自己对一些话,就会越来越接近事情本身,今天这个片段4个问句下来,从陷入情绪到开始行动。

 

[我自己的AI]

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自己是干生气,或者发无名火,最近一次就是周末要写PPT,写了几个小时还没结果,就在那生气了,很烦躁,这种情绪还会影响到跟别人的相处。


我用这个模型试了一下。

 

1.       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什么情绪?强烈程度打几分?

我现在很焦躁,焦躁大概有10分。另外对自己很失望,连个PPT都写不好。失望有6分。

2.       Event: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以前很少写PPT,都是excel或者邮件的形式。PPT做出来不美观。然后找到的模板也不太适用。

 

3.       Target:初心——我本来想要什么?

我问了一下自己我写这个PPT的目的是什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反思,我希望通过跟老板要一些资源和帮助,ok。内容是OK的。形式上确实不美。

 

4.       Action:下一步,我能为此做点什么?

为了美观一点,我需要把表格换成饼状,然后一些递的关系换成漏斗图片,会好很多。我把所有表格换成图片就ok了。


通过这么一个梳理,我发现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表格换成图片来呈现。我一下子就静下来了,没那么燥了。今天也想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请回顾你自己最近的一次陷入情绪中,焦虑也好,生气,难过,失望,不开心,恐惧,回忆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或者说你早上起不来床,再或者说,你的拆书迟迟没有准备,你陷入一种拖延中,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

 

 

A1

分享者:小马哥,每次要准备拆书的时候,经常拖延,迟迟不能完成。


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A1+]环节

如果有一台时光穿梭机,回到刚刚那个场景,你怎样用刚才的方法去处理了?

 

 

 

A1+

 

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什么情绪?强烈程度打几分?

我现在很焦虑,焦虑大概有8分。

Event: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逐字稿一直没写完,拖到后面再写的话,时间就会很紧张,师父和观察家给了意见后也不能及时调整。

 

Target:初心——我本来想要什么?

我希望每次拆书现场我都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了,我想要每次拆书现场学习者都能有所收获。 写逐字稿是个很好的准备过程,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梳理逻辑和思路。

 

 

Action:下一步,我能为此做点什么?

我可以把任务分解。现在逐字稿没写完,逐字稿的内容就是图书介绍,I部分,A1这几块。我下一步先把图书介绍写完,然后再写I部分,一步一步来。写完再来调整。


结束语:

情绪——事件——目标——行动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件,或者困于情绪中时,试试问自己这四个问题。ok,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