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一切为了友谊与爱|上海喜乐分舵086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说出让别人能接受的拒绝 学习目标: 掌握代替直接说“不”的五种拒绝方式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喜乐分舵的APPLE,一名律师侠,以及一个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面对孩子给出的种种挑战,只有不断修炼才能在跟小魔头斗智斗勇过程中共同成长。
在修炼途中,我遇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它是国际著名教育专家的经典之作,被列入了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这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内容轻松易懂。作者将自己的多年研究的成果简化为一些简便易行的小技巧,其理念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关系中。如果能理解这些技巧的核心理念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那么恭喜你就此摆脱大喊大叫带来的沮丧,从而迎来平和的新生活。
在今天的正式拆书之前,我想先做个小调查:
1、 今天到场的小伙伴都已经晋升为奶爸奶妈了吗?

还没有升职也没关系,我们今天拆解的内容不仅解决亲子问题,也适用于成人沟通。
2、 谁有过自认为提出了正确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与合作的经历?感觉很心塞。比如我隔三差五就得要求孩子将玩具归位,双方为此很不愉快。




这本书对于如何让别人愿意跟我们合作也进行了探讨,下面我们来阅读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好几次,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敌人”,总是让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同时,我总是不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

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到:说话的态度和表达的内容一样重要,语言可以使一个人充满力量,也可以像一把刀让人灰心。最为糟糕的是,语言的杀伤力有持续性,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你曾经脱口而出的话还在发挥着作用。对方的不配合,很多时候是我们打开的方式有问题。

所以,希望对方配合,我们需要做到两点:

1、放空心态,切实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加以尊重,容许对方有自己的思想,平等交流是愉快合作的前提。尤其是,对方是你的家人或者孩子时。如果很难做到,那么就假装他是你的同事或者客户吧。

比如,要是孩子下雨天忘了拿雨伞,常常会说“伞又忘了,你什么记性呀”;而朋友呢多半不会这么说,而是会说“记得带伞”,即使朋友表达了歉意,还是会说“没关系”吧。

当你愿意和对方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启动更多耐心和容忍时,浑身散发出善意的光芒,对方接收到这个信号,也难以抗拒。

2、修炼表达技巧,用恰当的表述赢得他人的认同。至于如何行动,作者给出了五个建议:

比如,孩子的乐高积木玩好后又扔了在沙发上开始看书了。

1、 描述。客观陈述事实(而非人身攻击),关键要做到让人觉得这件事跟他有关系,需要让他来做。“沙发上有一些玩具宝宝没有回到家哎”。

2、 提示。提示对事不对人,避免重复他已经掌握的。“玩具玩好要送回家的,要不然下次找不到哪块就糟糕了”或者“乐高睡在沙发上了”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乐高!”

4、 说出你的感受。“我可不想坐下来的时候屁股被扎个大洞!”

      5、 写便条。“我们迷路了,你可以帮助我们回家吗?谢谢!乐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组角色扮演

请小伙伴们假象你是一个妈妈,当你面对以下场景:一个工作了一天的妈妈回到家,看见放学回来的孩子弄得手上、衣服上、桌子上都是水彩,画了一半的画也不美

怎么对孩子说呢?扮演妈妈的尽量用签名提示的语气来读,孩子可以说一下听到妈妈这样说的感觉如何。

 

责备:怎么搞得手上、衣服上都是水彩!哦!天哪,怎么墙上也有!告诉你多少遍了,水彩不能到处抹

学习者:我觉得我呆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觉得自己有罪。。。

 

谩骂:看你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真恶心!说了多少遍也不管用,耳朵坏掉了!真没救!

学习者:感觉很糟糕

 

威胁:下次再让我看见画在衣服上,看我打不死你!

学习者:打死一个看看啊,哼

 

命令:家里又是一团糟,马上收拾干净!立刻!

学习者:凭什么?老那么凶干嘛

 

说教:我们说过要讲卫生的,现在家里变成这样,你做的对吗?家里画得乱七八糟,你住着舒服吗?有客人来了丢人不?要养成随时收拾的好习惯,快点清洗去!

学习者:我想逃离,才不要听妈妈这么啰里啰嗦呢

 

警告:快点去洗,别弄脏其他东西。

学习者:很抗拒,我有那么笨吗?

 

控诉:我上班一天已经要累死了,回来还得看你这一团糟?你想累死我啊。

学习者:觉得我拖累了妈妈,有罪、有罪

 

比较:隔壁家的孩子多乖,从来不这样,学着点儿。

学习者:厌烦,那你怎么不去做别人的妈妈呢?别人的妈妈还不吼呢

 

挖苦:这就是你的画吗?什么乱七八糟的,照照镜子去,瞧瞧你这样子,还画画

学习者:很沮丧、挫败

 

预言:画个画搞成这样,你还想做画家?长大能有出息?我看你做梦吧!

学习者:很伤心

 

描述:我看见一个小孩,脸上、手上都涂满了水彩!

学习者:我确实弄花了,得去洗洗。

 

提示:快点收拾哦,水彩干了就不好洗了。

学习者:妈妈说的对,赶紧洗去

 

短语:洗手哦

学习者:愿意听妈妈的话

 

说出感受:我可不想跟小花猫在脏脏的桌子上一起吃饭哦

学习者:妈妈好可爱,我不要做小花猫

 

写便条:亲爱的,我喜欢住在画纸上给人们带来美丽的图案,谢谢你帮我。 水彩

学习者:看来我得要注意了,下次要画在纸上



 

【拆书家】其实,不仅仅是在家里需要孩子合作,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每天都需要与人沟通,需要与他人合作。想想看,有没有要求别人合作时失败的案例?因为什么?运用刚才的片段,你会如何改进?


学习者一:我弟弟经常玩电脑很晚,我有时候吵他,有时候直接关电脑,常常发生冲突。因为我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他可能觉得我总是在管他。下次又半夜还在上网玩游戏的话,我就写便签贴电脑上:“天晚了,注意保护眼睛哦,电脑也需要休息哒。”


学习者二:有个朋友爱迟到,我有时候会发脾气,下次我会对参加会议迟到的朋友说:“下次早点来,那样咱们就有时间在会议前一起吃点东西聊聊天了。”


学习者三:孩子爱玩,常常一身脏,我有时候一边拖着她洗手一边吵她,她很不开心。下次,我会对弄得一身脏的孩子说:“快洗手,我可不想跟小脏猫一起吃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