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Jack,我的三个标签:1、HR,做人力资源工作;2、阅读,每天会读读书保持阅读习惯;3、挑战自我,每年做一件有意义有挑战的事情。
今天带来的拆页来自《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作者是古川武士,在日本经营一家关于习惯培养的咨询公司,这本书介绍了习惯培养的阶段性特征,用具体的案例清晰地向读者传递了相应的应对方法。理论加实战非常具有实操性。今天的拆页学习目标是:面对习惯不稳定、时断时续的情况,学习行为模式化,建立行动节奏感,保持连续性,更好地养成新习惯。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如前所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好多习惯。这些习惯被嵌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重复做出习惯性的动作。
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径。
例如,许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马上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同样地,每天都在上午六点起床的人,就算是假日也会在六点钟就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通过行为模式化可以得到以下两种效果,效果一:培养节奏感。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开始,做相同的事,利用这样的方式把固定的节奏渗透到身体里,可以顺利在无意识中开始活动。效果二:不容易忘记。如果做事太随机的话,就会因“不小心忘记”,而导致行动中断。不过一旦建立了固定的行动节奏,身体就能适应“不做不行”的状态。
若要模式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 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方法二 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例如:每天花30min听CNN的英语新闻。
方法三 地点:决定地点 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WHAT
这个拆页片段介绍了一个保持习惯连续性的方法叫行为模式化,怎么理解行为模式化呢?就是将新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按照约定的内容进行落实执行的过程。
WHY
很多人一听到“固定”二字,就会有一种束缚感,就想“干嘛呀?固定这固定那的多累啊,结果导向我每天能完成就行了”。这些“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一份子,要培养过好多习惯,跑步,读书,冥想,写作等等,可是在三分钟热度之后,时断时续,结果往往不疾而终。随意的背后带着随机,习惯很容易中断。而行为模式化可以培养我们的节奏感,并内化到我们无意识的日常行为中。
HOW
那么行为模式化如何进行操作呢?
1、固定时间。1)规律性的频率;2)具体到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或时间段。我在每天晚上9点30到10点进行冥想
2、固定内容。1)可衡量、可执行的数量和方法。每天冥想25分钟
3、固定地点。可在地铁上、家中、办公室等等。我在家中卧室冥想
以上就是行为模式化的方法,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可以践行使用,比如做日常整理、查邮件、写复盘等等。值得提及的是,这个固定的时间最好是你一天中最不被干扰的时间段。
为了更好的互动学习,我们先分一下组
A1
提问设计:
有过计划每天10分钟归置文件或读书50页或列工作清单,刚开始进展还不错,抽时间就执行,慢慢的上午不急下午再做,下午又“忙”忘了,一来二去计划荒废。我们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因为太过随意,荒废好习惯。那么,请想想自己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有没有过相关的经验,请在小组内分享。……我们请一位同学和大家进行分享。
案例记录:
学习者Alex
自己在英语流利说学习英语30分钟,每天打卡。前期坚持的不错,每天都有打卡。但最近因为工作比较忙,平时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看知乎日报、浏览新闻等,比较随意。最近没有坚持住,习惯中断了。
A2
提问设计:
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写下应用所学的规划,之前有同学写应用规划的时候,写到:这个方法真好,我回去一定要用!!!三个感叹号。我们不能仅表决心。请按照发放的规划应用引导模板,进行规划填写。
案例记录:
学习者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