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第60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如何改变主观臆断 学习目标: 《关键对话》如何改变主观臆断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江艳琰,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 2-4 的拆书分享,主题是改变 你的主观臆断。我所分享的片段来自于这本书《关键对话》。

【F】这是一本沟通类书籍,本书作者有四位,分别是凯瑞·派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和艾尔·史威茨勒,包含一位组织行为学博士和三位主题演讲师以及企业咨询师,因而非常受企业欢迎。它在内容上剖析了我们在关键对话应对上的常见误区,并给出了很多立竿见影的沟通技巧可以快速应用。【A】在豆瓣评分高达 8.2 分,并且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亲自作序推荐,因为相对于其他沟通书籍而言,它更着重于对沟通中观点存在很大差异、结果存在很高风险以及双方情绪激烈这类关键对话给出 解决方案。【B】你是否曾因为自己误会最亲密的人而后悔不已?本书中的行为方式模型可以帮助你减少主观臆断;你是否曾因为对方拒绝沟通采取冷暴力而束手无策?本书中的重塑安全法可以帮助你打开沟通僵局;你是否曾为沟通中无法控制情绪导致沟通失败而烦恼不已?本书可以教会你通过构建新想法去成功控制情绪,圆满得体的解决沟通问题并达成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学习目的】学习者能够在产生不健康情绪和行为的时候应用行为方式回顾法成功找到自己行为和情绪产生的根源——主观臆断,在与他人产生误会的时候能够使用这个方法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玛利亚和路易是同事,两个人一起合作一个案子,可是有一 天玛利亚发现路易在单独向领导汇报这个案子进度,并且在演示结果的会议上路易独自一人完成了全部汇报,让玛利亚很气愤,认为路易是个混蛋。那么,玛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吗?她的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读完这个片段,你就知道了。


R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这个片段,从头读到尾,并拿起笔标记片段中的关键词,时间是2分钟,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看我或者举手示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大家都读完了吗?没读完也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会来拆解这个片段。

这个片段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行为方式模型:我们看到和听到事实会让我们产生想法。想法让我们产生情绪和感受,而情绪和感受又会推动我们作出相应的行为。所以导致我们产生情绪的原因不是别人的行为表现,而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正如片段中讲到的,同样的事实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就会产生无数种不同的想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有些是客观的解读,有些是片面且主观的,这些片面和主观的想法就叫做主观臆断,主观臆断是误会产生的根源,它会导致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如果在产生不健康情绪和行为的时候想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误会,就需要能够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控制自己的想法。

那究竟如何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呢?片段中有告诉我们说要放慢节奏,一级一级的沿着行为方式模型向前反推,找到自己的想法,进而改变想法。可是片段中没有很详细的讲述该如何反推:

【细化行动步骤】我把它细分为四个步骤:

1.【寻找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诚实的审视自己,看自己现在表现出了什么样的不健康行为。

2.【体会感受】确定自己行为背后的感受:深入挖掘和探索自己的潜在感受:是什么 样的情绪或感受导致自己去做出这样的行为。

3.【分析想法】分析情绪和感受背后的想法:找到让自己产生这种不健康情绪的根源。

4.【搜索事实】寻找自己产生这个想法背后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样的事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有没有其他被忽略的事实?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事实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你的眼睛和耳朵可能会欺骗你。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实做对比来判断这是不是一个主观臆断?

通过这个反推的过程,我们可以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中,开始反思,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个通过行动反推想法的方式就叫做行为方式回顾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很多时候我们在产生不健康情绪和行为时都选择跟着感觉走,在情绪推动下采取一些不健康行为,把小误会变成大事件,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比如说丈夫看到妻子的微信聊天信息,发现她叫一个男人头像为亲爱的,就误会妻子有外遇,与妻子大吵一架翻旧账最后俩人闹离婚。如果他能够使用这个方法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并控制自己的行为,冷静的向妻子寻求答案,就会知道那那个微信是妻子的闺蜜,因为最近太迷彭于晏而换了个男人头像,两个人也不会因此伤了感情。


【举例】上个月老大开会请我搜寻合适的CRM系统,我费劲巴拉联系了多家公司报价,结果在我汇报之后,老大突然给我微信上发来了聊天截图,是另一位同事也在向老大推荐CRM系统,那一瞬间我非常愤怒,立刻想要打电话过去质问同事。


我们用行为方式回顾法来找找我产生这种情绪行为的原因:

第一步:【寻找行为】我产生的不健康行为是想要立刻打电话过去质问;

第二步:【体会感受】我会想要这样做是因为我很愤怒;

第三步:【分析想法】为什么我会愤怒呢?因为我觉得老板已经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做了,同事也来做让我觉得她在拆我的台。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不一定;

第四步:【搜索事实】我产生这个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呢?因为老大让我看到了同事也在找CRM系统,还越过我向老大直接推荐。


通过想法与事实对比我就会发现,同事向老大推荐CRM系统这个事实并不能充分证明同事在拆台,我这是一个主观臆断。也许同事的目的只是想要帮助公司找到合适的系统,或者是有熟人拜托他帮忙推荐,那我就不会这么愤怒了。后来我也了解到是老板让她帮我找的。这就是行为方式回顾法的意义所在,帮助我们找到主观臆断,让自己开始反思并改变想法,减少误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接下来,请大家回顾一下,在过去一个月内发生的一件令你产生了误会的事件,这个事件可能是发生在工作中,与领导或同事之间的一次不愉快?也可能是和家人之间的一次小小的争吵?也可能是和朋友之间的一次小摩擦?或者是其他的场景。请把它写下来,只写关键词就好。时间是1分钟。


然后,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这件事情,并讲述一下当时导致自己产生那样的感受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你当时认为自己产生那样的情绪和行为是正确的吗?待会我会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分享一下。时间是4分钟,现在开始。

 

如果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你会如何使用行为方式回顾法找到导致你产生误会的想法和事实呢?请用2分钟的时间写在你手里的卡片上。 


卡片:1.在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发生的一件令你产生了误会的事情,这个事情的发生场景可能是在工作中,和领导或者同事之间一次不愉快?也可能是和家人 之间的一次小小的争吵?也可能是和朋友之间的一次小摩擦?写下这个场景。

 场景:XXXXXXXXXXXXXXXXXXXX 


2.在小组内分享这件事情,以及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当时觉得自己产生那样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是应该的吗?


3.应用行为方式回顾法,找到你的想法:


寻找行为

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负面行为或行为冲动?

体会感受

什么样的情绪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负面行为?

分析想法

导致你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观点/原因是什么?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吗?

搜索事实

产生这个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其他被忽略的事实?

 

【学习者案例】我昨天剪了头发,特别把染色的那一段给剪掉了。我就把照片发给一个同学,就询问她这个发型怎么样?她一直没有回复,我就很生气,想说你不理我,那我以后也不理你了。

如果使用这个方法,我会这样做:

第一步:【寻找行为】我产生的不健康行为是我再也不理你了;

第二步:【体会感受】我会想要这样做是因为我很生气;

第三步:【分析想法】为什么我会愤怒呢?因为我觉得她故意不理我,那我也不理她;

第四步:【搜索事实】事实上是她不理我的原因是她很忙,因为刚买了房子压力很大。

这样我就不会因为这一件小事而误会她,影响到我们的友谊了。


【过渡】刚才我们都使用行为方式回顾法找到了自己的主观臆断以及产生依据,相信大家心里会产生一个疑问:就算我找到了导致我产生不健康情绪的想法和事实,可是该怎么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呢?当淹没在情绪里面的时候,我很喜欢钻牛角尖,陷在里面出不来呀~  是啊,究竟该如何跳出当下,重新审视事实,改变自己的想法呢?别担心,接下来 的这个片段会给我们揭示答案。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下面这个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前面故事中的玛利亚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构建新想法,并与路易通过和谐的沟通解决了这次职场小危机。请阅读接下来这个片段,时间是2分钟,从头读到尾。同样的,伙伴们可以用笔标记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看我或者举手示意。


【2-4-2】.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的】学习者能够在行为方式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四个步骤来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建立新的想法,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动,更好的解决问题。

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在沟通中发现自己产生了不健康想法时,如何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建立全新的想法,从而解决问题。片段中的玛利亚通过问自己四个问题来改变想法,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1.【寻找我的责任】就是找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责任。把自己从受害者的角色转变成参与者,去寻找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责任。当然,这个责任可能是你的无心之失,也可能是你故意想要忽略的责任;

2.【思考对方动机】找到对方在这件事情中的正面行为动机。把对方从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把对方的出发点假设为善意的,去客观的思考一下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

3.【明确我的目的】明确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目的。重新找到自己因为情绪影响而逐渐淡忘的目标,思考一下,在这件事情中自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想要满足自己什么样的需求?

4.【确定解决方案】要实现这个目的,现在你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把自己变成为一个行动者,可以结合别人的动机和自己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当你动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健康情绪不知在何时已经消散了。

【适用范围】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在沟通中推进关键对话的进行,当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陷入消极情绪,失去行动动力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进而积极行动。如果你不在意对方和你的关系或者认定对方就是个坏人,那么这个方法对你来说就是不适用的。

【预防异议】也许有小伙伴会说,我认为自己想的没错,就是对方的错啊!我为什么非要委曲求全改变自己的想法呢?是的,您可以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您也可以把错误归咎于他人。但因此产生的不良情绪伤害的却是您自己,甚至可能会影响您与其他人的关系。

【意译原文案例】我遇上过这样一件“被抢功”的事情:我和同事共同管理一家中心,她负责绩效,我 负责技术。我提出了一种轮班制的方法,跟同事探讨执行后整个中心业绩提升了50%。半个月后老板跟我谈话时候提起说:小江啊,我知道这个办法是你提出来的,她没有这个能力。我才知道同事已经私下向老板汇报了这个事情去邀功。我感到一种深深的背叛感,我被伤害了,为此我故意找茬和那个同事吵了一架来出气,彼此闹的很不愉快,也影响了之后我们工作的配合,别扭了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使用今天的这个方法,我会这样做:

寻找我的责任:发现同事私下汇报的时候,我应该去询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楚事情,而不是先发泄情绪,伤害感情影响合作;

思考对方动机:同事的很注重和老板的沟通,事无巨细都会汇报,也许她是希望能够和老板保较好的沟通,希望自己的工作和努力能够被老板看到,忽略了我也希望被尊重和看到;

明确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工作成果能够被尊重和看到,能够和同事很好的配合工作;

确定解决方案: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工作能够被看到,能够很好的合作,那么我就会找一个机会跟同事私下找一个轻松的环境聊一聊这件事情,明确我们以后遇上类似的事件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彼此都感觉更舒服和愉快。就这样,一场大战可能就会消失了,我们也不会在接下来的半年里看到彼此就难受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故事背景: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个感情故事,事先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

故事背景:某公司新进一位漂亮女同事名字叫做星星,公司新人都会有老员工带,带星星的师 父叫王小四,是位单身男青年。 两人因为年纪相仿,无话不谈。星星一直觉得王小四对她与众不同,甚至于其他同 事当面开两人玩笑说两人很合适不如在一起的时候,王小四也只是笑笑从不反驳, 所以星星觉得,王小四应该是喜欢自己的。于是星星在情人节这天当众向王小四表白,意外的是,王小四说:他这辈子没有打算结婚。星星既愤怒又尴尬,给了王小 四一个耳光之后掩面痛哭,跑了出去。留下王小四摸着自己的脸一脸无辜:我犯了 什么错吗? 星星在痛哭一番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有错,于是叫来一帮好闺蜜出帮她分 析,接下来该怎么办?

 

请小组成员一位扮演星星,其他几位扮演闺蜜,完成以下要求:

1.确认星星目前的主观臆断是什么?

2.请应用片段中的方法引导星星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构建全新的想法,并且确定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星星接下来要怎么做)。

3.请把解决方案写在白纸上,稍后我会请一个小组上台来扮演并展示你们的解决方案。

请注意:重点在于应用这四个步骤来引导,并非一定要找到完美的结局或处理方 案。时间是10分钟,现在开始。(分享 5 分钟)

【学习者案例】

闺蜜:星星,你怎么啦,怎么哭啦?

星星:跟你说啊,我情人节那天跟黄小四表白,他居然说他不想结婚,气得我打了他一巴掌!

闺蜜:啊?你打了他一巴掌啊,之后呢?你怎么做啦?

星星:我就觉得打少了,还想再打他!!

闺蜜:星星,你为什么想要打他啊?

星星:我觉得他是个混蛋!之前对我那么好,我表白了他居然拒绝了!

闺蜜:星星,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可是你想想,在这件事情里除了黄小四的错,你有没有什么责任呢?

星星:我的责任啊。。应该就是没有弄清楚就莽撞的表白了吧。

闺蜜:是啊,黄小四对你那么好,也不像是个坏人,如果他不是恶意的,那你觉得在这个事情中他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啊?

星星:这样的话,有可能黄小四真的对我没什么想法,就是看这个小徒弟挺可爱的,多照顾照顾吧。

闺蜜:是啊,星星这么可爱,谁不想多照顾呢。那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中,你的目的是什么呢?

星星:我觉得,我的目的就是试探一下黄小四对我到底有没有私心,他没有什么想法,我就放心了,以后可以好好工作了!好好表现啦,哈哈~

闺蜜:星星真棒,可是你打了黄小四一巴掌就跑了,你接下来该怎么解决呢?

星星:我明天去跟黄小四谈谈吧,向他真诚的道个歉,请他吃个饭吧。

闺蜜:星星真棒!

【回应反馈】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在刚才的分享中闺蜜引导星星先是去寻找自己的责任:星星觉得自己有点莽撞,没有确认就表白了,接下来是思考师父王小四这么做的动机,如果他是善意的,他这么只是出于对徒弟的照顾,没有其他的想法,然后思考自己的目的就是想要确认黄小四对自己的好有没有私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就是跟王小四道歉,重归于好。对这个方法的应用非常的到位。

【A2】接下来,请大家把思维收回来,放在你自己身上,来思考一下,哪些场景 时间会让你产生负面的情绪或者行为呢?用1分钟的时间写下这个场景。

这个场景可能是工作中跟某个领导或者同事发生了冲突?也可能是生活中跟家人或朋友产生的分歧,是你的老公?婆婆或者你的朋友?接下来,请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这个场景真的发生了,在那个时候,你会如何使用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更好的解决问题呢?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是 8 分钟,现在开始。

【引导卡片】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

1.【寻找我的责任】 把自己从受害者——参与者   在这件事情中我的责任是什 么?;

2.【思考对方动机】把对方从大反派——正常人   客观思考一下对方为什么要这 样做?

3.【明确我的目的】把自己从失焦者——目标者   在这件事情中自己的真实目的 是什么?

4.【确定解决方案】 把自己从无助者——行动者   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够实 现这个目的? 

【学习者案例】

我在下周会向朋友分享我的理财课程,很可能会遭遇朋友的拒绝,我会很生气。我的主观臆断会是对方会不会是对为这个人有偏见所以拒绝我。那时候我会这样使用这个方法来解决:

1.【寻找我的责任】:在这件事情中我的责任就是没有充分详细的向朋友介绍沟通;

2.【思考对方动机】:对方可能会觉得这样花一大笔钱,自己没这么多钱;

3.【明确我的目的】:希望能够帮助他规划之后能够省钱,不再向我借钱;

4.【确定解决方案】:我会去跟他的老婆沟通,让他老婆体会到理财规划的重要性,然后去影响他。

这样我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生气影响和朋友的感情,朋友也不会错失这样一个帮助他改善财务状况的好机会。

【强有力的结语】好,通过今天两个拆页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利用行为方式模型找到自己的主观臆断,并改变自己想法的方式。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当自己出现情绪想要采取不健康行为的时候,能够使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从而控制情绪和行为,促进沟通顺利进行。愿我们都能够敢于说话和表达自己,与人顺畅沟通,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和更快乐的人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