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54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当和孩子交流谈话时,父母会运用4个技巧,去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王纯,江湖称号猫大妞。很高兴又能来拆书了,因为工作问题,我只能尽量保持一个月一拆,每一次拆书,自己都收获很多,也希望每一次拆解可以带给大家收获。今天带来的这本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本书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两位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书中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和训练过程,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愿意与父母配合。

A】这本书在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售第一,被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家教类图书榜首。现在家教类图书很多,譬如《正面管教》也是很棒的一本书,但那本书语言较为晦涩一点,而这一本则分享了很多作者个人的经历、讲座中家长提供的小故事,更是搭配了卡通漫画用以展现每个小技巧,让读者可以更容易去理解运用这些技巧,非常适合小白阅读。而且,看似是亲子沟通的技巧方法,真正领悟后会发现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运用到任何一种关系当中。

B作为一名爸爸妈妈,你有没有被孩子各种的小情绪折腾地精疲力尽的时候?你有没有经常跟孩子聊得不欢而散?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自立也不愿意跟我们合作?本书中都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难题。

【分组】接下来,为了一会儿讨论方便,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丁庆云和多多一组,珊珊和紫菱一组。

【学习目标】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大家能够通过掌握与孩子沟通的四个技巧,帮助孩子去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你已经了解到了当听到这些常见的说话方式时,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我愿意在这里进一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我还可能会对自已说:“老板平时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应该马上认真处理那份报告…但我也不能假装这件事情没发生…好吧,明天早点到公司,先把报告写完……不过,到他办公室交报告的时候,我还是要让他知道,他昨天那样对我说话,让我很难过…另外,也让他知道,以后他对我有看法,最好单独和我谈。”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已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图片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了,时间到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与孩子的对话会变成争吵呢?因为我们习惯去否定孩子的感受,让他们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而要相信我们的判断。但如果你的感受也总是被对方忽略的时候,你会觉得舒服吗?显然不会。因此我们要学习倾听孩子,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产生共情。这里提供了4个技巧去帮助我们实现共情,帮助孩子去面对自己的感受。

1、全神贯注地听

2、“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举例】前几天晚上,我女儿非要吃上海买的橘子,可那橘子早就吃完了。如果通过惯性去否定她失望的感受时,孩子很可能会又哭又闹,而我们也会通过呵斥去解决问题。但那天我尝试用了这个方法。

那晚她说要吃橘子,我们给她剥了一个橘子,我女儿走过去看到说:怎么橘子长这样啊,我不要。我当时有点奇怪,心想橘子不长这样长哪样啊?但我还是决定听听她的想法,于是运用第1、2步,放下手机全神贯注地看着她,回答说:哦。女儿继续说:我要吃上海的橘子。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她想吃上海的小橘子。于是我运用第3步说出了她的感受:上海的橘子很好吃,你很想念是不是?她说:是的。大半夜从无锡跑去上海买橘子显然是不实际的,于是我用了第4个步骤,说:要是这会儿我们能像超人一样一下子飞到上海就好了。并且学了超人飞的样子。她大笑着与我一起演超人,演完愉快地吃完了那只剥好的橘子。

【预防可能产生的异议】也许你会觉得,如果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他就会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其实不会的。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的所有行为。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后,他们也更能够遵守我们设立的规则或者社会的规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想一下未来的一周内,你会不会有跟孩子出现沟通不顺的时候?譬如大冬天孩子一定要吃冰激凌,天很冷非得把衣服脱掉等;没有孩子的小伙伴,也可以想一下未来一周内会不会在工作中或家庭中遇到不能很好沟通的场景?譬如你明明在家做了很多家务,老公却觉得你很清闲引起沟通不快;或者明明工作忙得不得了,老板却觉得你什么都没做从而沟通起冲突。请把关键字写在便签纸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珊珊:我女儿特别爱美,喜欢穿裙子,她会不合时宜、不合季节、不看温度,一定要穿她的薄长筒袜和纱裙。但是冬天的季节我不能让她穿这样的裙子,所以会有冲突。

【A2分步催化2】以后遇到这样沟通不顺的时候,你能怎么运用今天的技巧来巧妙化解,并帮助对方去面对自己的感受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珊珊:如果她想穿那个裙子,我先认真地问下她的感受,然后用技巧里的第二点,“恩”“哦”“这样啊”去回应她,让她说出她的感受,然后运用第3步去重复一下她的感受,表示认同,接着用第4步跟她幻想一下说:哇,今天要是一个大太阳天,你就能穿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