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马哥,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1. 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
2. 羊角村的宣传长老
3. 第8期RIA训练营的优秀学员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拆书。
首先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用到的主要是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的意思,I是用自己的话语重述原文,A的部分分为A1和A2,A1是根据原文的知识联系过去的经验,A2是根据所学的知识规划今后的应用,达到内化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制造的价值不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折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带给大家的书籍是《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的作者佐佐木圭一是日本顶级沟通专家,毕业于日本顶尖国际型大学上智大学的研究生院,后进入日本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工作。作者原本不擅长沟通和表达,在历经无数次尝试和失败后,发现了打动人心的语言奥秘,成为首位获得美国广告大奖“金铅笔奖”的日本人。他被视为亚洲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前后共获得日本国内外51项大奖。
今天选取了书中的一个片段,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换位思考
片段来源《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把“No”的回答变成“Yes”的3步
步骤1:“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来说,人都容易不假思索地把脑中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然而,这样不仅常常事与愿违,而且很容易招致反感。请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步骤1。
当然,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保证所有事都不直接说出来,但至少请记住,不要直接说出“这是很重要的请求!”之类的话。例如:有人从老家寄来很多柑橘,家人甚至都吃腻了,而你不想让剩下的柑橘白白烂掉。在这种时候,请不要直接说:“大家继续吃啊!”
步骤2:“揣摩对方的心理”
请揣摩对方的心理,并根据其平日表现,猜测对方会对你的请求作何想法。
直接说出请求,对方会作何反应?如果对方回答“Yes”的可能性很大,当然可以直接说……如果对方回答“No”的可能性很大,就不能直接说了。请暂时忘记自己的请求,揣测对方的喜恶、性格等因素。把“No”变成“Yes”的答案就在其中。请试着揣测吃腻了柑橘的家人的心理。“不能光吃柑橘。”这应该就是家人的想法。此时,请再次忘记自己的请求,想想家人的喜恶。例如:“不想感冒。”没人愿意生病。到了容易感冒的季节,身边就会出现感冒患者,家人都很在意这一点。
步骤3:“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
提出的请求,要让“对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趋于一致。想达到这一点,就要基于对方的心理来考虑措辞。关键在于,要创造符合对方利益的上下文关系。即使措辞有所改变,只要最终达成目的就行。既然家人不想感冒,就可以对他们说:“多吃柑橘就不会感冒了。”这样的措辞符合对方的利益,家人就会变得乐意吃柑橘,而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What:拆页描述了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从而避免不和谐的产生。
Why:我们习惯性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考虑别人听了会是什么反应,也不考虑别人是否会接受你的观点。太直接的表达往往会招致别人的反感。通过稍微委婉一点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你的话语更中听,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
How:
1.不直接说出想法,
2.揣摩对方的心理:揣摩对方听了你的话会有什么反应或者想法。
3.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从对方的利益、喜好等方面考虑。
例子:比如你们店里的某款衣服刚好只剩下一件,你的想法是尽快处理掉。当你说出事实时别人可能会想:“只剩下一件,那是不是别人都挑剩下的,会不会有什么瑕疵?”
与对方利益相符的措辞:“这款衣服是我们店的经典款,卖的特别好,其他都已经卖完了,现在就只剩下这一件了。”
where:适用于你的表达有可能遭到拒绝,或者让别人产生反感情绪的时候,也同样适用于你要表达自己的某个意见或者想法的时候可以做到更好的换位思考。
A1:
故事:去年冬天我的朋友买了一双白色的靴子,我的第一反应这个鞋子看着好怪,于是也就脱口而出“这双鞋子好怪异啊,你怎么会喜欢这样的鞋子?”听了我的话朋友很不高兴的瞪了我一眼,说“又不是你穿,再怪我也喜欢。”后来跟室友之间关系也有点僵,好几天没有说话。
用拆页的方法可以这样做:
1.不直接说出想法:
我的想法: 这双鞋子好怪异啊。
2.揣摩对方的心理:
他可能会这样想:我就喜欢这种比较特别的款式。
3.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
我可以这样说:“你这双鞋子很特别呢,你是不是想在什么特别的场合穿呢。?”
这样室友听了反映也不会那么大,我们的关系也不至于那么僵。
A2:
舍友最近在减肥, 跟她一起吃饭的时候总会剩一点,放到第二天吃又不新鲜,倒掉又觉得可惜。每到这时候我都会说:“还剩一点点,我们每人加一点都把它吃掉吧”。但是舍友怕长胖,不愿意再多吃。 她会说:“剩下就剩下吧。”导致最后都是我一个人吃掉剩下的那点菜。
目标:接下来一周用拆页的方法跟室友沟通
行动:
1.不直接说出想法:
我的想法:剩下一点菜大家每人加一点都吃完,避免浪费。
2.揣摩对方的心理:
舍友可能会想:我才不会为了避免浪费再涨几斤肉,那也太不划算了。
3.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
如果是青菜类的我可以这么跟舍友说:“这个菜纤维含量高,有刺激脂肪消耗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对减肥很有帮助。”(措辞根据具体什么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