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洞见》 所属活动: 认知闭环&选择认知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认知闭环-选择认知 学习目标: 通过这次分享,引导学习者掌握选择认知学习的方法

开场: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非常开心,成为我们淄博封神筹备分舵第一个尝试1-1挑战第一人。
大家好!我叫高力。我的名字与历史上某位宫廷名人只差一个字,很好记的哦!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书中自有黄金屋。展开来讲呢,就是爱读书的我来自山东黄金集团一个盖房子的企业。
第二个标签:步步生辉踏朝阳。我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晨跑是我至今为止,坚持最久的一个习惯。
第三个标签:醉跨玉龙游八极。喜欢幻想,小时候热爱看科幻小说,也曾在校刊刊登过自己的原创科幻小说。我有一个梦想,跨上玉龙,用手中的笔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奇幻世界。
下面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刚刚接触拆书的时候,我就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她彻底打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魔咒。为什么这么说呢?三个关键词,撩起她神秘的面纱。
第一个,破碎。破碎固有思维,不断吸收新认知。长时间的固有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让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努力去读,努力去记,但往往事与愿违,拆书的第一步就是要我们把知识嚼碎了,再输出,成为自己的认知,这就是I;
第二个,重塑经验。一个成人学习者,经历了众多的经验,可这些经验却成了发泄负面情绪的替罪羊。如果把书中的认知与自己的经验联系在一起,重塑一个正面的经验体验,激发内在动力不再话下,这就是A1(描述相关经验);
第三个,学以致用。行动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最佳方式,也是把阅读学习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这就是A2(目标与行动)。
综上所述,就构成了我们的拆书大法—RIA便签法。
而我们的“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淄博封神筹备分舵,就是一支正在成长中的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阅读我复印的原文。

片段主题:认知闭环—选择认知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源《洞见》P.24-P.25

第一步,选择已被验证的认知,学习之。

这就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关键要分清,哪些是值得学习的认知。所学知识要么被科学方法验证过,要么被他人经验广泛验证过。前者更适合一些可以准确测量的领域,比如大脑使用的时间和规律、记忆的方法等;后者更适合一些相对模胡、有赖经验总结的领域,比如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技巧等。只有被验证过的认知,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的概率才会大一些。

Inked微信图片_20181121123433_LI.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来介绍一下我的I便签:

关键词:分清、被验证过、发挥作用

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困境,不知道该学什么,看什么书。漫无目的的学习,只能让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作者提出“选择已被验证的认知”的建议。如何选择性学习呢?需要做到以下两步:

1、选择你需要的认知:要学习的认知应该和你的生活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者是你当遇到棘手问题急需解决,确定当前最需要学习的认知是什么?这样不但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与生活和工作紧密的联系和急需解决的期待,催生你学习的动力;;

2、选择已被验证过的认知:包含两类,一类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证明有效的认知,可以用数字统计的方式测量效果,例如记忆的方法可以用记忆时间、记忆内容容量等来进行测量,来验证方法认知是否有效;另一类是通过他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认知,此类认知的效果无法精准测量,只能根据体验来衡量效果,比如说写作的方法,学会之后的效果无法精准测量,而是考究读者的体验作为衡量标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事件:去年偶然的机会,知道了熊猫小课这个微信线上学习平台,被新颖的互动学习方式吸引了,于是duangduang报了许多课程,比如说理财、写作、沟通等等,每天腾出精力来学习课程,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来回学习,一开始很兴奋努力,慢慢的开始焦虑,学得太多,精力直接跟不上了。

反思: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我没有理清楚当前最需要的学的认知是什么,而是觉着都想学,同时选择了太多的领域的内容。漫无目的的学习,让我陷入了焦虑,学习的效果也很是一般。

改进:

1、选择当前最需要的课程领域,并专心学习。经过筛选,我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财问题,那么久只选择理财课程进行学习;

2、看看课程是否可以被验证?理财课程是通过科学方法验证过的认知,同时可以采取精准的测量方法,验证学习效果,对于初学认知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是A2便签:

目标: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时间,使用“选择已被验证的认知”两步法,帮助我解决沟通方面的难题,并建立《沟通日记》。

具体行动:

1、沟通的问题是我当前遇到的最头疼的事情,可以选择此类认知学习途径进行学习,随后针对沟通技巧开展碎片化阅读,建立自己的沟通认知体系;

2、验证方法是否有效。在工作生活中实践认知,检验是否有效。有效,则作为沟通认知体系的一部分;如无效,则查找原因,重新选择相关认知,再次进行学习实践,直到有效为止。

3、以上两步,记录在自己建立的《沟通日记》里,作为复盘的第一手资料。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