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沟通中能够使用(行为)反哭诉法模式的二个步骤回应(澄清)别人的哭诉/抱怨(界定)。
<学习者事件场景法图书介绍>&<实用类图书>
大家好,我是曾金泉,我的三个标签是:人力师,培训师,二级拆书家。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于这本书——《伯恩斯情绪治疗法》。
事件:昨天先生跟你抱怨,你怎么一点也不关心小孩的学习呢?你每天都忙着拆书,都不顾家了。或者同事跟你抱怨说饭堂的伙食差死了,菜难吃的要死。
提问: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每每听到这种哭诉或者抱怨的话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呢?你通常是怎么回应的呢?是耐心的给建议,还是置之不理,或者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影响:这类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经常因此而陷入忧虑焦急内疚的情感中,但你越想帮助他却发现他情绪还越来越激动。于是,你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中。
解决:《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是所有关于抑郁及抑郁症最具实操性的书,是认知疗法的精华和大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片段,就是通过反哭诉法及反哭诉法的二个步骤:认同和赞美,来帮助你应对他人的哭诉或者抱怨,这个方法据说是整本书中最神奇、效果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它就是反哭诉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那么,究竟什么是反哭诉法呢?请大家看一下片段。好,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成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反哭诉法
这是本书中最神奇、效果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当别人(通常是你爱的人)哭诉、抱怨和唠叨,使你感到无奈、内疚和无助时,这种方法无异于灵丹妙药。哭诉的典型模式如下:哭诉者向你抱怨某件事或某个人,于是你真心想帮助他(或她),然后你提出一个建议。但对方会迅速地否定你的建议,然后又继续抱怨。你开始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好无能,所以你绞尽脑汁,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结果这次又被否定了。每次只要你想从这种对话中逃脱出来,对方就会暗示你要抛弃他(或她),然后你的内心会充满了内疚。
芝子研究生毕业之后和母亲住在一起。她很爱母亲,但是母亲总在抱怨离婚后的种种不如意、钱不够用之类。芝子无法忍受,所以她找我治疗。第一次心理辅导时,我教给了她反哭诉法。方法如下:不管母亲说什么,芝子都要想方设法地认同(消除敌意法);接下来,她不能提供建议,而是应该说些真心赞美的话。最初,芝子觉得这种方法太不可思议了,甚至还有点怪异,因为它完全不同于她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了演示这种方法,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要求芝子扮演她的母亲,而我则扮演芝子。
芝子( 扮演她的母亲):在离婚诉讼的时候, 你爸爸把他在公司的股份都卖光了,我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知道这事吗?
戴维:我当然知道。爸爸真不该到了离婚时才告诉你,他这样对你的确不公平。 |(认同)
芝子:可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我们没钱了,我该怎么供你弟弟上大学呢?
戴维:这是个问题啊,我们没钱了。
芝子:这都是你爸爸干的好事。他的脑子进水了。
戴维:他理财不行。你在这方面一直都比他强。 (赞美)
芝子:他是个混蛋! 我们现在朝不保夕, 我要是病了什么办?那我们就得住扶贫院了!
戴维:你说得对。扶贫院的生活太苦了。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认同)
芝子告诉我, 她在扮演母亲时,发现发牢骚一点都不好玩, 因为我总是认同她。我们后来又转换了角色,这样她就可以掌握这种方法了。事实上,当别人对你抱怨时,你越想好心相劝,他们越会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可矛盾的是,如果你一旦对他们的悲叹表示认同,他们反倒很快就泄气了。这话听起来好像很难懂,也许我需要解释一下。人之所以牢骚满腹抱怨个没完,一般是因为他们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如果你试图帮助他们,他们会觉得你在批评他们,因为你的建议就意味着他们处理事情不当。相反,如果你认同他们并能加以赞赏的话,就无异于给他们注入了“强心剂”,于是他们往往就会释然并安静下来。
I(拆书家引导催化):
好,我看到已经有一部分的小伙伴阅读完成。OK,那在这一个片段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神奇的方法,大家能找得到吗?
学习者回答:反哭诉法。(概念)
拆书家引导:反哭诉法,对吧?好,那么关于这个反哭诉法的概念,大家来看一下我们手中的原文片段,能给我找出几个要点来吗?
<概念讲解>
拆书家引导:第一个要点是什么?
学习者回答:认同。
拆书家引导:认同。对,还有呢?
学习者回答:消除敌意,真心赞美。然后呢不提供建议。
拆书家引导:好,我们找到了几个关键词,对吧?
学习者点头表示同意。
<匹配例子>
拆书家提问:OK,那么就像刚刚我们说的发生的这个事件,比如说昨天先生就跟我抱怨,我们家小孩高三了,他说:“你这个人怎么一点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呢?你每天拆书,还要不要家呀?”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请举手。(反例),
学习者们纷纷举手。
拆书家继续提问: OK,那么通常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你会怎么做?
学习者们思考,说:解释。
拆书家继续引导:对,我们常规的做法是找理由反驳,找理由解释,想说服他。现在我们来找一个人扮演一下小张太太,我们请小醉(学习者)你先饰演一下小张太太,你把这段话读一下。
学习者小醉:噢,老公我真的很关心小孩学习的。我没有每天拆书,其实我还是很顾家的。(反例1:常规应对)
拆书家提问:请问这个是不是反哭诉法?(概念)
学习者们摇头并回答:不是。
拆书家提问:为什么不是?因为是在解释,在找理由,为自己开解,对吧?(逻辑和边界1),
(继续饰演)小张先生:我要被你气死了,没有见过你这么不负责任的孩子妈?拆什么鬼书?学习者小醉:我真心很关心孩子,你太冤枉我了。(哭)
拆书家提问:请问一下,这是反哭诉法吗?(概念)
学习者们摇头并回答:不是。
拆书家引导:好,大家现在先把这种感觉留到心里面。(逻辑和边界2)
<知识点逻辑>
为什么刚才的情景,不是反哭诉法?(概念)
因为第一没有表示认同,也没有表示赞美,而是解释和表达自己的个人情绪。(逻辑和边界3)
那么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常规的应对哭诉的模式,我们叫它为常规法,在书上有叫“哭诉法模式”。(反例1),
它和反哭诉法模式,那么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在于别人(哭诉或者抱怨者)的感受。(逻辑和边界2)
刚才我们当了一下听众,对吧?我们的感受就是感觉小醉在辩解,对吧?(学习者们点头),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前者(原文案例中的反哭诉法)给别人的感受是什么?你和我是一起的,认同和赞美是注入他们的强心剂!当我们使用反哭诉法之后,比如说像茉莉说的一般都是会先认同他。(逻辑和边界1)
常规应对的时候,别人会感觉到你是在批评她,你的建议是因为他们处理事情不妥当,或者说我跟你是对立面的。(反例1)
当我们使用反哭诉法的时候,在书上这个片段会发现它是以对方为中心,我要做的是全然去接纳他的感受。(逻辑和边界4)
但是,我们常规的应对方法是以我为中心。我做的动作是想说服对方来按我的想法去执行和做。这是常规的哭诉模式。这也是常规的哭诉模式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哭诉模式”的一个重要对比。(逻辑和边界1)
反哭诉法,其实真的非常简单,就是两个步骤(引出):
1、第一是什么都认同,
2、然后是赞美。
第一步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认同。刚刚学习者茉莉已经说了“老公你说的对”,然后第二步找机会只给称赞。(正例)好,我们继续来演练一下,现在我们学习过反哭诉法,我们要如何来应对哭诉或者抱怨呢?现在我们来换一个方式。好,有请小醉继续配合一下。(正例)
学习者小醉上台。
拆书家饰演小张先生说:“你这个人怎么一点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呢?你每天拆书,还要不要家呀?”
学习者小醉:老公你说的对,我错了,我做的太不好了。(表达认同)(逻辑和边界1)
拆书家饰演小张先生说:我要被你气死了,没见过你这么不负责任的妈,拆什么鬼书?
学习者小醉(改为赞美):老公,你消消气,我太幸福了,找到你这么好的老公。(逻辑和边界3)
学习者们纷纷点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逻辑和边界2)
拆书家引导:那么反复的通过这两步我们就会发现,认同他们,并且加以赞赏的话,那么就无疑给这个提哭诉或者抱怨的人注入了强心针,那么他们往往就会慢慢的变得释然,而且安静下来。(逻辑和边界4)实际上,当拆书家本人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今天早上小张先生说“你怎么还不去拆书呢?”
拆书家引导:OK,那么大家对反哭诉法还有什么疑问吗?【追问及预防异议】
学习者们脸上写满疑问:这样就可以了?只要认同就可以了?
拆书家讲解:对。反哭诉法,就是说不管你实际心里认不认同,你只能去执行这两步,就是认同,然后赞美,认同,再找机会赞美。【核心关键点说明】
学习者问:我不认同呢。【预防异议】
拆书家讲解:如果真的觉得不跟你的价值观一致,你也要表达认同。它说的其实是一个同理心,它这个主要强调以对方为中心,对,你能感同身受,你尊重了他,他觉得他得到了你的尊重,那么这个时候你才可以和他进行平等的交流。对,反哭诉法是以对方为中心,然后我们要做的事是全然接纳他的感受,不管她抱怨什么,哭诉什么,我们先包容他。【核心关键点说明】
而常规的哭诉模式,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个时候就会形成敌意和敌对,OK,好,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话,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追问及预防异议】
学习者们点头,表示认可和理解了。
【核心关键点说明】
反哭诉法是指在收到别人哭诉或者抱怨的时候,同意对方的看法,并找机会称赞。这个反哭诉法它是有适用边界的(适用边界),那么它具体适用于哪些场景呢?比如说刚刚我们说到了是不是反哭诉法就所有的人都管用?(学习者答:不是。)它适合于哪些人?在这个片段里面也说明了要关系比较亲的人,所以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是可以用反哭诉法的。那么不适用的场景呢比如说陌生人或者说对方已经对你非常有敌意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反哭诉法是没有办法使用的,比如说他就是要跟你来吵架的,那么这个时候的话呢你是可以完全不搭理他的。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要采用反哭诉法,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因为对方的哭诉他会影响到你的生活,然后呢会给你带来内疚,还有带来焦虑(不这么做的坏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而采用的反哭诉法,我认同她,安抚她,然后让她得到平静(这么做的好处)。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在5分钟之内,每个人设计出一个你自己的剧本,这个剧本它是以我们的实际生活为蓝本的,比如好朋友跟你哭诉说老公对她不好,还有呢同事跟你抱怨说食堂伙食太差了,饭菜难吃死了,或者妈妈跟你抱怨说爸爸爱打牌等等这些,你觉得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然后需要用到反哭诉法来帮助你应对的这样一些场景,然后请大家按下面的模板写出一个剧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要求:在对话中用到反哭诉法的2步表达认同和赞美应对哭诉或者抱怨。
具体格式如下:
时间:
地点:
人物:
背景:(需交代具体需要澄清的事情)
对白:(双方对话的全部内容,注意使用反哭诉法的2个完整步骤)
好,下面我们请一个爱好者来分享一下他的案例。众多爱好者纷纷举手。
有请思思。学习者思思分享她的案例:应用反哭诉法应对闺蜜的抱怨。
时间:学习完反哭诉法后的某一天(补原来闺蜜的一次哭诉回应)
地点:微信里面。
人物:思思和闺蜜(人在郑州)。
背景:(需交代具体需要澄清的事情)
人物是我的一个比较好的闺蜜,然后好在郑州,所以我们就只能通过微信来聊天,那背景的话就是说她跟她男友有矛盾,因为她在学吉他,但是没有告诉她的男朋友教她吉他的人是个男性,但她骗男友说是个女的。当她的男友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不理解她,跟她产生矛盾,发生了冷战的这样情况,上周她已经找我哭诉过了。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没处理好,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通过这个步骤来找机会回应她。
对白:(双方对话的全部内容,注意使用反哭诉法的2个完整步骤)
闺蜜:为什么我男朋友不理解我善意的谎言呢?
思思:对啊,他不理解你。(思思说:这是第一点:先认同)
闺蜜:感觉他都不爱我了。
思思:啊,你一直都很爱他,你都会为他着想。(思思说:这是第二点:我在赞美她。)
闺蜜:对啊,你都知道我在理解他,为他着想,他怎么就不可以理解我呢?
思思:是啊,你心地善良,能为他着想。(思思说:这是认同+赞美)
案例二:学习爱好者段红霞分享一下她的剧本:应用反哭诉法应对先生的抱怨。
时间:学习完成后的今天下午
地点:段红霞家
人物:段红霞及她先生
背景:(需交代具体需要澄清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过来的时候,我给我家先生打了个电话,我说家里有点事,让他把它做一下。结果我收到了来自他的一堆语音抱怨,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我每天也有很多事情做,你给我安排这么多事情,我的事不用做了呀,他就这样子发了一顿牢骚。
对白:(双方对话的全部内容,注意使用反哭诉法的2个完整步骤)
回家以后,我要这样跟他沟通:
学习爱好者段红霞:老公,我明白了。你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表达认同)
段红霞先生:哼,我每天也有很多事情做,你给我安排这么多事情,我的事不用做了呀。你总是这样的。
学习爱好者段红霞:老公,你做事有规划,对工作对家庭很负责任,确实是一个很难得的老公,我觉得我很幸运。(表达赞美)
<总结>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非常好,谢谢。我发现就是在刚才的分享的过程中间,我们的学员基本上都理解了这样的一个方法,非常棒。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学习了反哭诉法的概念以及具体应用的步骤:认同和赞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沟通过程中间,遇到哭诉或者抱怨的情况的时候,能够使用反哭诉法来引导对方,正确使用反哭诉法模式回应哭诉和抱怨,不再因此而内疚。今天的拆书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