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爸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亲子教育讲师郑远霞。我从小就有一个做老师的梦想,在我持续的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走到了讲台上。在我讲课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困惑,有一些时候明明我讲得很卖力,为什么学员学习的收获不明显?于是在我的努力因子的促动下,我开始了探寻解决方法的旅途。加入拆书帮,学习如何促进成年人把知识转化为应用,并且不断磨练自己的授课能力,我认为将会成为我个人成长的一个新台阶。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拆书的出发点是学习者自己而不是书,从学习者自己的问题出发,通过拆书的过程,最终形成促进学习的行动计划。在拆书的过程中,通过追问找到问题的本质,要把知识管理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并搭建个人知识体系。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的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一个非盈利型的青年自主学习社群,目前在全国覆盖有28个省份59座城市,正式分舵44家,筹备分舵33家。拆书帮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矫正错误的三个R》
犯错误不如我们如何对待错误更重要。在你有机会平静下来之后,要运用以下步骤:
1、Recognize(承认):带着责任感而非自责,承认你的错误。
2、Reconcile(和好):通过道歉和好。
3、Resolve(解决):通过一起寻找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What: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并不能及时地发觉并避免每一个可能的错误,可以说,犯错误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会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管绝大部分家长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说和做一些自己会后悔的事情。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除了自责或各种担心,还可以怎么做呢?作者告诉我们与其去纠结自己犯了个错误这样一件事情,不如正确地对待这个错误,这样会让你在平静下来以后,有机会从错误中学习。
Why:既然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果没有正确地对待犯错误这件事情,就有可能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情感上的互相伤害,同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会从家长的行为中学习到犯错误是不可以承认的,是件不能被接受的事情,不会产生要从错误中学习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如果我们在犯了错误之后,及时地弥补,不仅能够将错误本身带来的负面后果降到最低,还能将这个技能教给我们的孩子,以便他们能学会在犯错时做出矫正的技能和方法。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中,也可以用在成人之间的沟通中。
How:矫正错误的三个R分为3个步骤:
1、承认:带着责任感而非自责,先向自己承认你犯的错误,然后去到孩子面前,为你的错误承担起责任。
2、和好:向孩子道歉,并请求和好。
3、解决:和孩子一起寻找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分享【A1】便签
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在一个星期一,我带孩子上完早教课以后,本来是答应她带她去商场玩一会,顺便去找外婆。在去商场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我看到天气不好,就想直接回家,结果孩子非要去商场,在小区门口哭闹了半个小时,情绪非常激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好好安抚,后来周围的人探究的眼光以及时间长了以后情绪的烦躁,让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把女儿放在地上,她坐在地上大哭,我对她说:“你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哭吧,我要回家了。”然后我就转身往家里走,其实我是想吓唬她,让她起来跟我回去,结果她完全没有动,只是坐在地上哭得更加激烈。我一看她没有动,只好又折回去,这个时候已经是控制不住的生气了,还有无助和羞愧,就把她屁股打了几下,强制性地把她抱回家了,一路上还在批评她不听话。回到家以后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下来,但是我的情绪还没有马上调整好,所以我能感觉到她想跟我亲近又不敢跟我亲近,后来外婆回来,有一些别的事情打岔,她就慢慢恢复正常了(不得不说孩子比我们更善于原谅)。
现在想,当时我在这个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是犯了不够尊重她的感受的错误的,我尊重了自己的想法和情形,但是对于她的情绪并没有给予接纳,也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她。如果回家以后我能够用承认、和好、解决三个步骤,可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和她都将更加知道该怎么做。
分享【A2】便签
在下一次我再使用对孩子发脾气或是其他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给我的挑战以后,我就要练习运用矫正错误的3R来纠正我犯的错误,首先主动觉察自己的错误,发现犯错就给一个玻璃瓶里投入一块钱硬币,并且告诉自己又获得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笔积累的财富。第二步,在察觉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主动承担自己的错误,我会提前写下5个常用的承担责任和道歉的句子,贴在冰箱上,当做第二步的时候,先对照纸条上的句子念,慢慢熟练。第三步,和孩子一起寻找互相尊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我的孩子年龄比较小,还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与我做头脑风暴,因此我需要把“正面管教的5个标准”贴在家里的冰箱上,在解决挑战的过程中,对照这个标准,来检验自己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