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陈志松,微信名是你说呢,大家以后可以叫我松松。我给自己的三个标签是:金融民工、不太坚持的健身者,学习爱好者。老家河南,来蓉已六年有余。目前在建行做金融民工。曾经也想过要换工作,曾经也想过要仗剑走天涯,奈何生活所迫,还未实现。比较喜欢健身,但总也坚持不下来,走走停停,成了现在的模样。喜欢学习,看各种书,也喜欢聊天,可以无话不谈。
看到今天有第一次来到拆书帮的朋友,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想要了解拆书帮,那么首先不得不介绍的是拆书法,它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RIA”学习法,“R”就是指“reading”(阅读拆页)就是拆书家请现场学习者阅读拆页。I:interpretation(讲解引导)interpretation,这个词直译是演绎的意思,同时inter在英语里有向内,内化的意思,它所强调的是通过拆书家的阐述,学习者可以理解内化知识。A:Appropriation 在英语里有侵吞占用的意思,在这里呢,就是拆,拆为己用。拆书法又分为个人拆书法和拆书家现场拆书法,个人拆书法就是学习者个人对知识进行拆解学习的方法,而现场拆书法就是像我们这样由拆书家带领大家集体拆书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拆书帮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是学习爱好者交流和讨论学习的社群。全国各个城市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我们自己成为分舵。但是有一点大家要记住“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青年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拆断的学习,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如何求人帮忙。
节选自《好好说话》P096-099页
有策略的请人帮忙
我们必须得承认,出门在外总是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那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更愿意让座给我们呢?
小诀窍就是要以对方为出发点。
诉求要具体
要知道,社会上每个人其实大多是愿意做好事的,但关键是我们必须要让他们具体感受到,这件事做与不做有什么差别。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是为了某个看得见的改变,因此,请人做好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需要,而是必须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小小的行为将会为他人减轻多少痛苦,增加多少快乐。所以,第一步,我们必须让对方知道,对方的行为具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善意要扩大
每个人做好事的,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善良会不会被人利用,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对方相信他的善意是不会被糟蹋的。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常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好事,在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没有价值,这才是失德人们往往不太愿意做好事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个方法绝对不是要我们去骗人,因为我们都希望,所有接受过别人帮助的人都能将这份感激化作对社会其他人的善行。而这里我们要强调的则是拿自己心中的这种转变说出来,好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没有白费。
让对方有选择
前两点做的再好,只要这一点不过关,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对方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是有选择的。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被迫做决定。事实上,无论某个决定多正确,只要当我们感觉自己是不得不做这个决定的失手,头脑中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种种抗拒的念头,甚至会妨碍我们做出正常的判断。相反,当我们发现在做决定时,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安心,并自觉的放松戒备,开始认真思考各种选项的可能性。
WHAT:这拆段要表的中心内容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利用“三步法”有策略的,有效的请人帮忙。
WHY:在当今社会,道德绑架,强逼他人做好事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也让人越来越不能忍受,遇到别人真正的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越来越不敢伸出援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出门在外总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么遇到类似情况,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更愿意帮助我们呢?
HOW: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我们始终要牢记一个重点,那就是所有的策略都要以对方为出发点,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下面用三个步骤来概括:
第一步,表达诉求。切记,我们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只顾着自己的需求,我们要从行善者的直观感受为中心表达清楚具体的诉求,要让被请求者清晰的Get到我们的诉求点,从而能让被请求者更加具体直观的感受到帮与不帮所呈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这样就更能激发出被请求者脑中的画面感。
第二步,扩大善意。我们要让被请求者感受到我们对他的这种善行的珍惜,强调对方的善意不但不会被我们辜负,我们还愿意继续把这种善行传递下去,好让行善者知道他对我们的付出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对于行善者来说,自己的善行能够被认可而且能够传递下去是一件让他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第三步,尊重选择。当我们向行善者提出我们诉求以后,我们都要充分的尊重对方的选择,不管对方决定帮不帮我们,我们都要去接受。尊重行善者的选择权,能够消除对方对你提出帮助的不适感,消除顾虑,从而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选择。尊重对方的选择权,往往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请求方式。
WHERE:寻求帮助“三步法”的使用场景有很多种,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协作的社会,可以说寻求帮助要贯穿我们人的一生,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请求陌生人的帮助,也可以在工作中寻求同事的帮助。但是,我们绝不能拿这个方法去骗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人,从而让社会更美好。
A1:激活经验
记得刚来成都的第一天,在成都坐公交车,因为刚到成都,没有买成都的公交卡,上了公交车以后,需要投币,可是翻遍所有的口袋都没有零钱,钱包里最小面额的钞票也是一张20的,看着公交车司机在等我投币的眼神,我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我就想向其他的乘客问下,能否帮我换一下零钱,我就问旁边的以为男乘客,说:您好,我坐车没有零钱了,您能帮我换一下零钱吗?那个乘客看了我一眼,伸手去包里掏钱,但是中途迟疑了一下,本来已经伸进口袋的手收了回来,摇摇头说:我也没有零钱。然后把头看向了窗外。最后,我不得不下车后去买东西换来了零钱。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典型的请求帮助失败的案例。通过这个事情,我发现我没有有效的求人成功,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求人帮助的方法。
A2:催化应用
最近,我正好遇到了一个困难,看上了旁边小区的一套房子,想要买来给爸妈住,但是,手里的钱又不是很充足。那么下周我就可以利用寻求帮助“三步法”来向我的哥哥寻求帮助。
首先,表达诉求,我会告诉我哥哥“现在,爸妈的年纪也慢慢地大了,生活也不方便了,我想在我们小区旁边买套房子,等以后让他们两个住,但是现在手里钱不够,如果你不借给我点,那么等以后房子在涨价了就更不好买了。那么爸妈来了,可能在一起住就会不太方便”我这样说就会让他知道帮我与不帮我的差别,如果他帮助了我,就会让我和爸妈以后的生活变得方便。
其次,扩大善意,我会接着告诉他“你看我买房子遇到了困难,如果你借点钱给我让我把这个房子买了,我会非常的感激你的,而且,爸妈以后来住,也会很方便,我保证下次等你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也会很乐意的帮你的”就是让他理解他帮我不会白帮,我会感激他,以后他遇到了困难我也会帮助他。
最后,尊重选择。最后到做决定的时候了,我会告诉他“我想买这个房子,但是手里的钱不够,你可以借点给我用吗?当然,你不用考虑爸妈,毕竟钱是你的,借不借由你来决定,我不会介意的。”最后把借与不借的主动权转交到他的手里,不能让他觉得我是在拿爸妈来做胁迫。他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而一个社会也必然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才能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