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张臻凯,多年HR经理,本月开始专事培训。标签1、小资;2、进取心;3、追求圆满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在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都非常勤快,寻找食物、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则整日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一点活不干。 为了研究这类蚂蚁如何生存,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这些懒蚂蚁身上都做了记号,并断绝蚂蚁的食物来源,破坏蚁窝,然后进行观察。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接着试验者又把懒蚂蚁从蚁群中抓走,发现所有蚂蚁都停止工作,乱成一团。直到把懒蚂蚁放回去,整个蚁群才恢复正常工作。 …… 懒于杂物,才能勤于思考,尤其是对于今天的管理者。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如果所有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思考、观察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的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对之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相反,还可能会一次次重复犯低级错误。这样的企业如何成功? |
你是只“勤蚂蚁”还是只“懒蚂蚁”,你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如果你还是生活中那只“勤蚂蚁”还每天忙的心力憔悴,请停下来,思考下,看看劳心者是怎么做的。
我拆的主题是“做一只懒蚂蚁”,这篇文章通过一个蚂蚁群在遭到人为破坏时,是那些平时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懒蚂蚁挺身而出带领伙伴转移寻找到新的生存地。由此及彼,联系到当今的管理者应该减少假忙碌,强化观察、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为企业找到真正的发展方向。这个懒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勤于思考,懒于俗务。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不要用廉价的勤奋,流于形式的勤奋自我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中;其次要学会“懒”于重复性事务,要会化繁为简,抓住重点,根据重点明确努力方向,找到实施路径;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懒蚂蚁”式的管理者还要要搭架合理的员工梯队,根据员工特点寻找出更加有潜力的“懒人”。其实总结通篇就是做一只“懒蚂蚁”要摒弃长时间重复劳动不思进取,却缺乏思考的“假勤奋”。
A1:举个例子: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是从上至下的忙碌,总公司领导带着部门长每天开会到凌晨,但总是议而未决,部门长出来又给员工和我们这些分公司布置无数的不同维度的分析,数据上去了但没有结果。从去年开始迎接国家审计署,到今年业务进度不理想,一直不准中干以上人员休假。这样的从上至下的疲劳战术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长足的发展,甚至出现总部员工大面积离职,分公司骨干员工纷纷跳槽。
A2:那我从看到这篇文章起就立志变“懒”,第一步梳理工作中可以流程化,程序化的事务,比如培训签到、评估都启用软件或APP,解放重复劳力,不能提升能力的重复劳动尽量外包,可以简化的尽量简化。腾出时间;第二步多观察、学分析,哪怕重复的事情,都争取用不同的方法做,不断优化流程和方法。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不把活都压在自己身上,要学会多看长处,鼓励员工承接能力范围内的猴子,自己懂得利用空余出来的时间去想方向和规划。不做只会遇事忙乱的人,而是能淡定面对挑战,分析利弊,找到正确路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