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非常高兴在拆书路上和大家相遇,一起陪伴成长。我是海鹰。有三个标签:1、家庭关系小管家;2、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爱好者;3、二级拆书家。
下面我带领大家进行一段愉快的拆书历程。展示图书。
R 原文片段 鼓励与表扬(此文章来源于《正面管教》P146)
多年以来,一场运动一直轰轰烈烈,宣扬赞扬对于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改善孩子行为的好处。这有时我们必须“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的时候了。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其他孩子会憎恶并反抗赞扬,因为他们不想去符合别人的期望,或者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比不过那些好像轻易能得到赞扬的人。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那样,成年人对赞扬的另一个错误看法是,他们能“给予”孩子自尊。自尊既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感中培养出来的。要成功地运用鼓励,需要大人具有尊重孩子、对孩子的观点感兴趣的态度,以及为孩子们提供能够使孩子培养出不为别人的负面观点所左右的自信而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的愿望。赞扬和鼓励的特点在上页的表格中作了概括。
对于那些相信赞扬并且看到了其即时效果的人来说,赞扬与鼓励之间的不同可能难以理解。他们看见过孩子得到赞扬时满脸的光彩。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过依赖于他人的观点的长期效果。即使是那些想把赞扬改为鼓励的人,要把张口就来的老习惯调整为说话前先要好好思考一下,也还是件满别扭的事。
图书介绍: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现场的伙伴们,大家好!在今天的拆解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发生类似这样的场景或者经历呢?
【场景】比如,从不做家务的孩子帮你做了一次家务;因为今年工作出色得到奖金的同事;朋友付出努力拿到了驾照或取得了其他心仪很久的某项成绩。
【提问】当你家人、朋友、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在某些方面取得进步或成绩时,你一般喜欢用赞扬的方式还是鼓励的方式?
学习者A:分不清楚鼓励和表扬,什么是鼓励和表扬呢?
学习者B:你很认真你很努力,所以你得到这个成绩,很好。我觉得用的是鼓励式。
回答:秀丽说不知道什么区别,我不知道说的鼓励还是表扬。科利说是鼓励。我相信其他几位学习者伙伴都有一些想法。到底鼓励和表扬有什么区别。就是因为我们弄不清楚,所以今天来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对吧?
【影响】“你好棒、你很厉害!”这就赞扬。当我们赞扬对方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对方更积极努力的去做事情,或者完成我们的期待,可是有时候我们却发现,我们赞扬之后的结果却与我们背道相驰。斯坦福大学关于赞扬和鼓励给孩子带来不同影响的实验发现:赞扬会让孩子得“表扬上瘾症”、“想赢怕输”、不敢面对和挑战困难。同时发现生活中赞扬了朋友或者同事,他们认为你另有所图,结果让彼此之间距离越来远了,真是得不偿失。而鼓励则不会有这方面副作用。
【解决】《正面管教》这本书里帮助我们分辨鼓励和表扬,学会应用鼓励。这本书不仅帮助他人建立自信,激发他内在的力量!甚至还帮助我们建立起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我们的沟通力。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通过图表对比法区别出(行为)表扬和鼓励,(澄清)并运用鼓励四法激励他人。(界定)
为了更好的拆书学习,我们需要分组学习,每2人一组。在进入原文片段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A1测试题】
在正式阅读原书片段之前,邀请各位伙伴花一分钟做个小测试,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1分代表与你的情况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与你的情况非常符合,中间的分数代表符合程度依次加强按照这个幅度在1到6分之间给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示意我一下:
序号 | 内容 | 得分(1分完全不相符,6分是完全相符) | |||||
1 | 对待家人、朋友、同事,我总是尊重他本人的做事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2 | 家人、朋友、同时发表观点时,我总是表现出对他的观点感兴趣的态度。 | 1 | 2 | 3 | 4 | 5 | 6 |
3 | 家人、朋友、同事去的进步时,我非常认可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 | 1 | 2 | 3 | 4 | 5 | 6 |
4 | 家人、朋友、同事遇到挫折时,我总是鼓起他坚持到底的勇气! | 1 | 2 | 3 | 4 | 5 | 6 |
5 | 与他人相处,我总能让他人感受到她自己的价值 | 1 | 2 | 3 | 4 | 5 | 6 |
总分 |
【I测试题解释】这是一个关于“自己是否会鼓励”的测试,帮助我们看看我们鼓励能量怎样可以发挥的更足。请各位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得分在20分以上的伙伴请举手,说明您非常会鼓励人,您可以看看今天分享的鼓励四步法哪个角度可以让自己更精进一些。10——20分的伙伴请举手,这些伙伴相信鼓励能力足够,只是可能哪个方面还不擅长,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后,鼓励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剩下的10分以下的伙伴,说明我们具备鼓励的能量和能力,只是还不知道怎样把它发挥出来,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挖掘出您这方面的能力并展示出来。
【R】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一起来学习。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在大家阅读时候,关于赞扬和鼓励还有哪些区别,请您在原文片段中画出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好的,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学习者互动】
看完这个片段之后,大家能从这段文字看到关于赞扬和鼓励还有哪些区别呢?请您在原文片段中画出来。另外您认为它们产生的长期影响分别是什么呢?邀请一位伙伴来说下。
学习者A: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
【WHAT】
这个片段就是在分享鼓励和表扬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首先我们来在字典中定义:赞扬,动词,表示对一个人进行称赞;表扬;称扬。鼓励,指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是人类心灵的甘泉。
【概念对比】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整理出了鼓励和表扬的区别。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看下。
项目 | 表扬 | 鼓励 |
指向 | 做事的人:“好孩子” | 行为:“干得好。” |
态度 | 高高在上、操纵性的 “我喜欢果果的坐姿。” | 尊重、欣赏的 “谁可以让我看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坐才好?” |
“我……”式句 | 评价式“我喜欢你得做法” 举例:我为你考100分而骄傲 (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成就感) | 自我指向:“我感谢你的合作” 举例:那个100分反映了你的辛勤努力。(承认孩子的成就及其努力中得责任感) |
有可能结果 | 孩子为了他人而改变:“寻求认可上瘾者” | 孩子为自己而改变“寻求内心方向者” |
控制点 | 外在的:“别人会怎么想?” | 内在的“我在想什么?” |
教给孩子 | 想什么、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 如何思考、自我评价 |
目的 | 一致性“你做得对” | 理解:“你想到了、学到了、感觉到什么?” |
自我价值感影响 | 当得到他人的认可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 | 无须他人的认可,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
长期效果 | 依赖他人 | 自信、自立 |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来举三个例子:
比如:妈妈对孩子说:“我为你骄傲!”这不是鼓励是表扬,是指向做事情的人,是从表扬者的角度出发的。
比如:“你真是一个能干的好孩子。”这是表扬,不是鼓励,因为它具有评价性的,是高高在上的,容易让孩子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成为寻求认可的上瘾者。
比如:你付出努力了,你该得到它,相信你一定为自己而感到自豪。这句呢?
这句话是鼓励,描述了具体值得鼓励的行为:付出努力,并且是从被鼓励者角度提出来的。
【WHY】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鼓励不要表扬。因为二者所产生的长期效果是不同的。鼓励是指向值得鼓励和欣赏的具体行为,是从被鼓励者的角度出发的,尊重而平等的激发他人内在的动力,引发他人的自我思考,形成内在的评价标准、感受到自我价值,有助于他人自立、自信,不依赖他人!而表扬只是暂时让他感觉好,只能短暂地激发他的良好行为,只专注于追求完美或取悦他人,所以它对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长期效果并不好,会导致他成为“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表扬就像糖果,偶尔吃吃能让人愉悦;鼓励确实自己和家人每天都需要的。德雷克斯曾经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好比植物需要水”。
【学习者互动】
下面我举几个小例子,,您判断是表扬还是鼓励?
1、“100分,你真是太棒了!妈妈给你买乐高!”
提问:这是鼓励还是表扬?
学习者:表扬。
反馈:评价,从表扬者妈妈角度出发,孩子可能会只为了奖励而去做什么,这是表扬。
2、哇,都考了100分啊,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提问:这是鼓励还是表扬?
学习者:鼓励。
反馈: 启发孩子去思考,是鼓励。
3、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喜欢你所做的。
提问:这是鼓励还是表扬?
学习者:表扬。
反馈:好是一个主观评判,标准是妈妈的,这是表扬。
4、宝贝你刚才把你的玩具分享给了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看你和大家分享了你的玩具,大家就很喜欢你。
提问:这是鼓励还是表扬?
学习者:表扬。
反馈:评价标准是别人喜欢,这是表扬。
5、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相信你的判断。
提问:这是鼓励还是表扬?
学习者:鼓励。
反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信任孩子,是鼓励
(过渡)好我注意到伙伴们已经清晰的区分了鼓励和表扬,那么我们具体怎么进行鼓励呢?我们归纳出了四个步骤。
【HOW】【概念步骤】
1、肯定对方:清晰描述他人值得鼓励的行为
我注意到、我留意到、我看到、我听到+具体的情境描述(细节)
亲爱的,我注意到你其中考试科学考了95分,全班第2名。
2、问:启发式鼓励。你怎么做到的?你的感受是什么?
举例:看到这个成绩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3、赋能:赋予力量,对他有信心,给他力量,
你付出了努力,值得为自己自豪!
4、致谢:如果对方做的事情是对我们有益的,就致谢。
谢谢你和我分享你的开心。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伙伴说,听起来是很好的主意,可是我对于鼓励的话说不出口啊,我们的文化一直是要学习“谦虚做人”,不可以骄傲自满。的确谦虚是需要的,但有的谦虚就变成了压抑,尤其我们不仅仅要求自己谦虚,还要求身边人谦虚,就变成了压抑。所以我们需要尝试的关注到人本身,关注正面,表达出来。还有伙伴说鼓励和表扬我有时候分不清楚啊。那我们就多问自己3个问题:1)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2)我是在尊重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在摆架子?3)我是看到了对方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适用边界】
鼓励其实是可以用到我们工作、生活、交友等各个方面,学会鼓励,让鼓励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沟通力,进而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幸福力。
【案例】
记得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我和先生从谈恋爱到结婚。每次看他和同事打乒乓球,我就会说“哇,你打球好厉害啊。”“你的乒乓球打的太棒了!”我发现开始他似乎感觉还好,可是几次下来,打球就不想带我去了。多年后和他聊天谈起这个事情,我问他,他说每次我这样说都让他感觉特别的假。其实第一次刚谈恋爱时候“听你这么说,打球的时候还会紧张有压力,怕自己打不好,让你看低我。”
后来我学了鼓励和表扬才明白这是表扬,是短暂性打鸡血。最近看他打球,我就说:“亲爱的,我注意到对方那个球过来好刁钻,你是怎么接住的呢?”“亲爱的,我今天看到你有三个扣球让对方无招架之力,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啊?”然后他就给我讲了好多的打球技巧。大家看这样的沟通提升了我们的幸福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5分钟+3分钟)【指令清晰,给出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在此场景中应用新技能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通过我的分享,为了让大家学以致用,请各位伙伴在现场做一下如何鼓励人的演练。请按照今天我们所学的方法中任何一个方法来进行练习,用5分钟的时间。最后请一到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场景:经过一个月的钻研和学习烹饪,你的好朋友从不会烧菜到可以做出五六个拿手好菜,而且还学会了烤面包。上周末她做了新菜品,邀请您去她家吃饭,你的确感受到了色香味俱佳。用今天学习的鼓励的技能点,来狠狠的夸下他吧,你看您是用描述式、还是用致谢式、还是用赋能式、还是用启发式呢?总之让对方感受你对他的欣赏和肯定,让他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现在,我们两人一组开始演练,时间5分钟,一会请大家来演一下。
学员A:谢谢你邀请我来吃饭。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做菜,做菜很麻烦,各种程序、要注意火候,很复杂。但是我看你今天做的这么丰富、色香味俱全,你是怎么做到的。
学员B:我也是下厨房,看了以后,一步一步照着做的。
学员A:我觉得你可以发朋友圈发一下,嘚瑟一下。
学员B:必须好好炫耀一下。
(拆书结束后又邀请了一组分享)
学员C:我注意到你学烹饪才仅仅一个月,就烧了6个菜,还烤了面包。并且你这个菜做的有红有绿,味道尝上去咸淡也刚刚好,我非常喜欢吃,你是怎么做到的?
学员D:用爱。用爱去烧菜,烧出这么美味来。
学员C:谢谢你这么爱我!你值得为自己点赞!非常感谢你让我吃到这么美味的饭菜。
学员D:没事,以后常来常吃。
【学习者互动】
谢谢分享!是不是走了这三步。谢谢先放开头了。刚才被表扬了有什么感受。
学员B:感觉更有力量一些。
反馈:用刚才所学的鼓励人的方法,是不让我们感觉特别有力量,温暖舒服,有爱的能量的流动。
(反馈)我们这里演练就是一个练习,没有这里演练过,回去更难说出口了,这里演练了回家可以说的更溜一点。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以与爱人、朋友、同事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方式,比如爱人或者朋友取得了成绩、学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都可以用。
【A2】
拆书的宗旨是学以致用, 这里有A2,未来的应用。最后给各位伙伴布置一个作业,请你回去后,用今天所学:
1、找机会鼓励下我们的家人、孩子、爱人、学生,或者是我们的朋友闺蜜、当然也可以是我们的同事等,不管是面对面,还是发微信、打电话。要有意让听者通过你鼓励的话语,感受到你关注他、在乎她、欣赏他。
2、下周二前,分享你的经过、感受和最终结果到微信群或私信给我。
(学员A2应用案例分享)
学员A:
学员B:
【结束语】
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认可和肯定的。真正的鼓励是嵌在生活中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接纳,是即使犯错误了依然被接纳。鼓励让人感到被肯定和有力量,它是一种有容乃大的力量。祝福我们学会使用鼓励,发挥魅力。
这个片段的拆解就到这里,有问题我们下面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