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何宁,大家也可以称呼我科大向阳。在工作上我是一名需求分析工作者;工作之余,我是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在今天这个场合,我又是一名新晋拆书家。
【图书介绍】(1分钟)
FAB法:
(F)今天我带拆的书籍是《关键对话》。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在重大但有分歧的讨论中达成一致,这些方法合理、细致、实用,无论对于职场沟通还是家庭沟通都很有帮助。
(A)相比其它沟通类型的书籍,本书所涉及案例都是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关键性场景,并提供有效的方法去处理这些场景中产生的问题。
(B1)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避免无谓的争吵,达成有效沟通的技巧。
(B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消除别人对自己产生误解的方法,避免冲突。
【学习目标】
(场景)当遇到别人对你产生误解的时候,使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解,让沟通氛围回到正常安全的状态。
【分组】
先给大家进行分组便于后面的沟通和讨论,3人一组。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好的,想必大家都已经看完了。
片段当中告诉我们,当在沟通过程中,当你说了一句话,令对方误解了你的目的或意图的时候,先停止争论这件事情,利用对比法消除误解,重新建立对方的安全感。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how】
对比法包含了两个步骤:
首先是否定部分,指的是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
然后是肯定部分,指的是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
如何使用呢?这里提供一个句式:我不希望你认为(我的目的是什么/我不尊重你),正向反,我认为你怎么样(表示尊重对方/表示认可对方),我只是(目的)。
【例子】
(正例)我举个例子让大家知道我是如何应用这个句式的。我是需求澄清工作者,经常会给我的同事们下发一些开发需求,有一次,我对某一模块的历史不是很清楚,我去问了一位一直做这个模块工作的同事,当我提问后,他立即给出的回应是“这个模块已经很稳定了,不需要增加什么功能了,即使要增加也是在其它模块增加。”。我的同事他在怀疑我的目的是要给他下需求,然后,我的回复是:“(否定部分)吴某某,我不希望你认为我的目的是想要给你下发需求,(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觉得你做的模块很稳定,我只是对这个模块的历史存在疑问想要请教你一下”,我首先消除了他的误解,说明我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觉得他负责的模块不稳定而想要给他下发需求,然后阐明我的目的,我只是想要了解历史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
使用该方法,首先消除了误解,让沟通的气氛变得安全,让对方产生了安全感,这时候,提出你的目的才更有可能达成彼此共赢的状态,避免无谓的冲突。
【异议预防why】
(1)(难易程度异议预防)有人可能会觉得,误解不处理也是可以的,比如,某人认为你说了他的坏话,你没有跟他澄清这件事情,后来你们不再联系了,久了也就释然了,不在意了。是的,时间久了,也就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心上了,但是误解消除了吗?并没有,你只是,算了。
(2)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营造安全感,说清楚目的即可,安全感有那么重要吗?安全感,当然重要。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对方感受不到安全感,他所能做出的反应就是争论、生气、埋怨、甚至是回避,即使,此时,你跟对方阐明目的,对方也会怀疑你有什么不轨的企图或者产生不尊重对方的误解,而不愿意跟你聊目的这件事情。
(催化场景)如果你跟你的家人住在一起,或者你现在住的是合租房,或者在公司环境当中,你是不是会有看不惯一些人的一些做法,比如,上厕所总是不关灯,打电话的时候在公司走来走去,大声说话,以前你可能基于友谊等因素不好意思跟对方说明,但是,如果你在明天或者后天,鼓起勇气跟那个人表达了这件事情的看法,“上完厕所后记得随手关灯”、“打电话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走来走去妨碍到我?”,你觉得,对方此时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误解呢,是否会误解你并不尊重他,你很太霸道,你很没人情味了?请大家想象一些类似与自己相关的场景,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时对方可能产生的误解有什么。
(催化应用)如果对方产生了这样的误解,你如何应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消除这个误解呢?
学习者的分享:
目标:今天晚上,我使用对比法跟我的婆婆说明天我不带饭去公司,避免她产生“我不喜欢她做的饭”的误解。
行动:我的婆婆现在跟我和我的丈夫住在一起,她来的目的是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工作日,她会给我做好饭,让我带到公司,中午可以热饭吃,但是明天不需要带她做的饭,因为明天我要外出,不在公司办公。我今晚会告诉我的婆婆“婆婆明天我不能带你做的饭了,我不带饭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吃,正相反,我喜欢吃你做的饭,我觉得很美味,我只是想要让你明天休息一下。”
较丰富的总结(30秒~60秒):
误解的产生总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教育水平差距导致的误解、地域文化不同导致的误解,误解产生了,你可以选择算了,也可以选择把它解决,我的建议是,把它解决,这样才不会让它成为你心中的心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