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细节》 所属活动: 拆书帮龙城分舵活动-重拾目标后干劲更足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在重拾目标后干劲更足 学习目标: 重拾目标后干劲更足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马文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我的TF2-1的拆书分享,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重拾目标后干劲儿更足,而不是在重拾目标后,在落地目标的过程中坚持还不如以前。
今天我要拆的片段来自这本书《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F】这本《细节》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史蒂夫·马丁、诺厄·戈尔茨坦3个知名说服力与影响力的研究权威,书里讲了52个“四两拨千斤”改变细节的套路。

 【A】这是一本令人惊奇、强大、具有深刻内涵的实用型人生工具书,完整且细致地揭示了失败和成功之间存在着的细节差别,它3个月内就达到了近10W册的销量,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奖。

 【B】 如果你曾经设立了小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中断,你重拾目标后仍然没有干劲儿,那这本书就从一个细小的细节改变可以让你在重拾目标后干劲儿更足。同时在职场沟通、员工激励、商业谈判、家庭教育等工作和生活领域对你产生持续且深远的超级影响力 

【分组】现在我们按座位每3个人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目:《细节》作者:史蒂夫·马丁,诺厄·戈尔茨坦,罗伯特·西奥迪尼

页码:P98-P99

1919年,在《堪萨斯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画政治漫画的沃尔特·迪士尼(Walt Disney)被解雇了,报纸编辑的话是:“他不是太有创意。”

2012年,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爵士(Sir John Gurdon)因对生理学和药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可当年他在伊顿公学的校长却在成绩单上这样写道:“我相信戈登想当个科学家,可照他现在的表现看,这想法颇为荒谬。”

好莱坞有个传说,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去雷电华影业(RKO Pictures)试镜时,一个制片经理把他刷了下来,理由是:“(他)不会表演,不会唱歌,有秃顶迹象,会跳一点儿舞。”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早期的挫折都没能阻拦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上述三人全部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有些时候,人们的确会分心,会忘记目标——不是未来的诺奖得主和好莱坞偶像心目中那种宏伟的、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梦工厂式的目标,而是虽然小一点儿却依旧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目标,比如多存一点儿钱,减掉几斤肉,还掉信用卡,或是达到这个月的销售目标。

人们往往需要重新拾起之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同样,管理者、团队带头人、老师甚至是父母,有时候也需要帮助员工、学生和孩子鼓起干劲儿,再次为了原先的目标而努力。按常理,当我们为自己或他人设定新目标的时候,经验总是告诉我们,要把目标设定的非常具体。比如,每周减掉2磅(约1.8斤)体重,1小时跑6英里(约9.6公里),或是每个月存下100美元,作为来年的度假基金。但是,当我们说服自己或他人重拾目标的时候,这个常识是否正确呢?

营销学教授毛拉·斯科特(Maura Scott)和斯蒂芬·诺里斯(Stephen Nowlis)认为,虽然人们在直觉上感到,在首次制订目标时,应当把他量化为单一而具体的数字,但是,在重拾先前的目标时,这样做就未必最好了。相反,这两位学者认为,比起单一的具体数字[比如每周减掉3磅(约2.7斤)体重],把目标改成一个上下浮动的数字范围[但平均值跟原先的数字一样,比如每周减掉2-4磅(约1.8~3.6斤)],会更加有助于人们鼓起干劲儿,重新投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看好了,内容不多,且非常容易理解。我们都有那些虽然小一点却依旧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目标。首次在设定目标的时候,经验总是告诉我们,把目标量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字,但在目标执行落地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重拾目标,这种时候,想要重新投入后更加有干劲儿,要怎么办呢?第一步保证平均值和原先一样,第二步把目标改成一个上下浮动的数字范围,这样会有助于我们鼓起干劲儿,重新投入。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在我们执行这些虽然小但是很重要的目标的过程中,目标一旦中断,我们还按照以前的具体的数字重拾目标时,会越来越没有干劲儿,不但丢掉了这些虽然小但很重要的目标,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这里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半年前,我和一个伙伴约定好,每周跑步3次,坚持了快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习惯就彻底丢掉了。本着爱美和健康的目标,没过多久,我们再次约定好,重拾目标,重新开始行动,结果情境几乎和之前一模一样,坚持了还不到一个月就再次丧失了跑步的干劲儿,而且两个人甚至要开始自我怀疑,产生了负面情绪。

直到我遇到了这个拆页,在读了《细节》这本书的这个拆页以后,我和伙伴重拾之前的目标,第一步在平均值和之前的数字一样的前提下,保持平均值是每周3次,第二步,我们把目标改成一个上下浮动的数字范围,调整为每周2-4次的目标。就这样,我们重拾目标,每周跑步2次的这个小目标,很轻松的就达到了,每周跑步4次,在偶尔两个人工作都不太忙的阶段也能实现。不论是跑2次,3次还是4次,因为都属于在目标范围内,可以都算作是我们实现了当周的目标,我们比之前更加干劲十足的重新投入到了目标中。现如今,我们调整目标以后,已经执行了新的目标快两个月的时间,而且热情丝毫不减。

正如拆页的建议中所说,生活中这些虽然小但仍然十分重要的小目标,在重拾目标时,在平均值和原来的数字一致的情况下,把一个具体数字的目标调整为一个上下浮动的范围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加有干劲儿。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这类似工作或生活的场景,例如:你曾经设立了每天背20个单词的目标、或者每天走1W步、每天写工作日志等,但是你发现坚持了没几天就又没有了干劲儿?

请把曾经设定了具体的目标,但是执行过程中,重拾目标后来干劲不足这样的场景简单地写到便签上,1分钟时间,写好的请举手示意。好,现在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仇玉娟:6月底7月初,天刚热的时候,大家也知道男的也想减肥,女的也想瘦身。我和我老公计划减肥,怎么办呢,健身房不方便,于是在手机上下载了APP,keep健身,根据自己的体型和工作时间,去下载了适合自己的运动,一开始我还蛮好的,每天在手机上坚持20分钟就可以了,在室内不需要器械的运动。结果他坚持了一个星期多,我坚持了四五天就放弃了。然后APP每天提醒我,但是提醒我我也是无视它。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好,如果让你乘坐时光机,穿越回刚刚提到的A1重拾目标的场景,根据刚才拆页的建议,最好怎样设定刚刚大家写下的曾经的目标?1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书写,写好后给大家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们的案例。

 

4分钟后)好,请两位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李朋三:以前我背单词,后来就停下来了,原来定的单一而具体的目标是100个,现在觉得50个比较合适,后来定了50个,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坚持不了,于是定了45-60之间,这个比较适合我。

秦琰旻:我以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走一万步,像我今天就没有完成,然后学了这个拆页,我想可能我可以把目标订成平均的一个状态,今天没有完成,明天可以多走一点,,接下来我会这样调整。


 

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那生活中我们经常设立一些虽然小但很重要的目标,我们往往把这个目标设立为具体的数字,在重拾目标的时候,第一步保证平均值和原先一样,第二步我们把目标改成一个上下浮动的数字范围,这样会有助于我们鼓起干劲儿,重新投入。

今天我的TF2-1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