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NO:62】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让你的表达具有画面感? 学习目标: TF2-3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郑志萍。
【分组】今天拆书活动需要大家分组讨论,根据今天到场的伙伴人数,我们简单分下组。
【学习目标】
今天的话题是,如何让表达有画面感?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学习后,当与朋友聊天时,不在是单调、无趣的表达,而是巧妙的运用3个步骤和3个具体信息,使表达具有画面感,激发对方沟通的兴趣,使你成为有趣的沟通达人,实现双方良好的沟通氛围。
【F特征】这个方法,来自美国知名的沟通咨询专家是艾伦•加纳的《谈话的力量》一书。《谈话的力量》是作者多年研究和培训的经验总结,成为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
【A优势】与其他沟通类书不同的是,本书并没有讲述大段的理论、意义,全书只有100页,简单易懂,轻松幽默,画面感极强。而且每一章节涵盖了大量故事情境、对话场景,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B利益】
如果你希望在陌生人面前展开谈话,或是希望改善单调表达的方式,成为有趣的沟通达人,这本书会给你一些启发,教你实用技巧,改善沟通方式,从而获得更好地人人际关系,提升表达的功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毕 请抬头示意。

要让别人感兴趣,仅仅列出事实是不够的,还要告诉他们这些事实与你的联系。年近50的麦克斯是洛杉矶市中心一家银行的职员。他在一次上课前向我抱怨说,别人似乎对他说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毫无兴趣。我建议我们模拟一个简单的场景,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我问他:“上次度假你做了些什么?

他回答说:“我和妻子开车去了维加斯,住在联盟广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去赌钱。我们输了大概50美元,玩得很高兴。”

我说尽管他陈述的是事实,但是就自我透露来说,他做得并不好。他谈到了事情的场景,却没有提到场景中的自己,那才是个人交流得以进行的所在!麦克斯又试了一次,这回是用笔写的:

我和格雷斯开车去维加斯‖想要体验一下豪赌的感觉,最初我是在投币机上玩,心想输上两三美元就撤。几分钟之后,我一拉操纵杆,中了大奖!铃声响过,绿灯闪烁,周围的人都冲着我微笑。我异常兴奋,拍着双手,冲着妻子叫喊。我赢了!尽管只有75美元,但是我太高兴了,感觉就像是赢了100万一样!被这种胜利的喜悦刺激着,我接着花了5个小时和32美元,又赢了第二次。

年纪更大一点的休斯顿的马蒂,也因为同样的问题而苦恼。她起初这样描述她的工作:“我是几家小公司的会计,我为他们做好所有的账目。让他们正确地缴税。”

加入自己的感受之后,她又重新作了一番描述:

  我是几家小公司的会计有时候当我有些心不在时,我就开始想到这些数字代表的是成千上万的美元,于是我就会紧张起来,生怕会犯什么错误。每当有这种感觉时,我总会重新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有时候我拿到的账本简直一团糟一一到处都是数字尽管牢骚满腹。我还是喜欢这种挑战一点一点地整理出来,并且让最终的结果相互吻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本片段讲解了一种“让表达具有画面感”的方法,即在表达过程中,除了描述事实,重点表达你在事情中的经历与感受,使对方感受到强烈的画面感,激发对方沟通的兴趣,实现双方有效沟通。

【why】

【一般的错误做法和坏处】

而一般情况,我们在表达一件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通常以“陈述事实和简单感受”的方式,如“我今天去了趟博物馆,感觉特别好。”如此表达,苍白无力、不带感,表达者不尽兴,听众也没有进一步了解的意愿,双方无法达成共鸣,不利于实现有效沟通。

【举例】

    比如,上周,我和家人去五大道,去了家有特色的西餐馆,转天分享给朋友。我是这样表达的,“我昨天去五大道附近吃了个西餐,我觉得挺好的”。朋友对我的表述并没有什么回馈,只是微微一笑,话题也就到此为止,对方也没有继续追问的兴趣,我也没有想再次表达的兴致,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为什么。

【how】

通过片段的拆解,我们将学会如何让表达有画面感,激发对方的沟通兴趣?

即在表达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及信息。

第一步 开脑洞——延伸思考

脑补画面,回想一件你想表达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像过电影一样,在脑中形成画面感,有助于你的表达更加具有趣味性。  

第二步 画身体——描述事实

    陈述事情本身,可以是参加的活动、阅读的书籍、上班的状态等等。

第三步 添灵魂——分享具体细节:

     若想表达的让对方感兴趣,具有趣味性,关键在于这一步,我称之为“增添灵魂 分享细节”,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1)描述你对事情的期待或者是想法:

(2)分享事情的经历及代表性动作

在表达主题过程中,分享当时具体发生了哪些事情以及具有代表性、说服力的行为动作

(3)分享当时的心理动态

如在事情开始时,你是什么心情,后来心理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兴奋、激动、失落),让对方感受到如与你随行般的过程。

注意:根据表达事情的具体情况不同,分享经历与心理动态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如此3步+3个具体细节,画出了一个灵动的小人,表达具有画面感,对方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激发对方的沟通兴趣。

【A1+】

回到刚才的例子,我可以利用以上的方法进行调整。

第一步,开脑洞,回想去吃西餐的全过程;

第二步画身体,描述事实“我昨天去五大道附近吃了个西餐”;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加灵魂,首先描述期待,如,“看上去不起眼”

其次,根据表达的事情,加上经历、动作或心理动态。如,我去吃西餐,这件事,我想具体描述一下心理感受。

整体以上三步,我会如此表达“我昨天去五大道附近吃了西餐,无意间发现了个小馆,从外面看不起眼,走进去别有洞天,是曾任天大校长赵天霖的故居改建的,服务很贴心,菜品也别致,价格还公道。就餐过程中,吃的美、氛围浓、很安静、惬意。我特别喜欢这种静静的感觉。”如此表达,使对方感觉到画面感,也想去了解更多信息,去尝试一下。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觉得,这种方式过于繁琐。我平时的表达虽简单,对方也会问一些信息,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去脑补画面、添加细节吗。

我认为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回馈,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逐步形成沟通的思维方式,让你的表达有料带感,成为朋友心中有趣的沟通达人。朋友回想起你说的话,不是冷冰冰的事实,而是暖融融的画面,实现良好、互动的沟通氛围。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不仅适合于人际沟通的场景,也适用于工作中与人沟通的一些场景,比如销售应用、管理工作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请大家通过我下面提供的场景,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一次角色扮演。

【场景描述】

你今天参加了拆书帮的拆书活动,感觉终于遇到了一群爱读书、爱学习的同频小伙伴,特别兴奋。当晚把参加活动的照片和感受发到了朋友圈上。转天,朋友小A看见你,想问你参加了什么活动。你很兴奋的和他表述你参加的拆书活动及感受。

【拆书家引导】

利用今天学习的方法,你将如何让表达具有画面感呢?  

现在我们两人一组,分饰角色,一个人扮演你自己,另一个人扮演小A。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和小组伙伴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一会我们找小组现场演绎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A(学习者黄蔚):我昨天看你在朋友圈里和几个朋友的合影,参加的是什么活动呀?

我(学习者赵紫铎):(开脑洞——脑补画面)我昨天参加了拆书帮的活动(画身体——描述事实)。我去参加活动是希望通过活动能够学习拆书的技能、应用的知识和个人素养的提升(添灵魂——描述期待),看你自己有没有想法参加这样的活动? 

小A(学习者黄蔚):你再跟我说说活动的情况,我听着感觉特别有意思?

我(学习者赵紫铎):昨天下午2点是在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咖啡厅进行的拆书活动,活动费用很便宜还有一杯饮品,有两位拆书家进行的分享,每个人拆解一个片段。你觉得我今天跟你描述的是不是特别丰富,有带入感,这就是其中学习的一个片段后我学习到的。(添灵魂——分享经历)我刚开始参加也有一丝怀疑,究竟活动给我有什么帮助呢,但当我看到拆书家一步步拆解,对我工作的致用和与人沟通有很大提升和帮助,(添灵魂——分享经历)有机会咱们一起去参加。

小A(学习者黄蔚):听着我都觉得心潮澎湃,下次你一定叫上我。

【结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在表达时运用“开脑洞-画身体-添灵魂”的3个步骤及3个具体信息包括描述期待、分享经历、心理动态,使表达具有画面感,激发对方的沟通兴趣。

希望大家将今天学习的方法带入到工作与生活中,使你的表达有料带感,成长为有趣的沟通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