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三个标签:不吃辣的湘妹子;10;慢。
今晚拆解的片段来自《说话的力量》一书
(F)作者孙路弘,是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高级营销顾问,书中通过8大说话方法、4大说话技巧和两大说话工具给读者提供了实战指南。
(A)与《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对比,作者以西方缜密的思维结合中国本土多变的现实,提出了符合国人的操作性强且可以落实的执行步骤和方法。
(B1)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与人交往时,说话更具有逻辑性,建立属于自己的话术体系。
(B2)今晚这个片段是在告诉我们,在对话中,一方对问题有不同理解或不清楚的地方时,使用解释的说话方式,可以消除对话中的误解或障碍,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想说一件事,先得了解对方知道哪些事,在他已知部分的基础上,我再跟他说下一件事,最后他跟我确定他听懂了,完整地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才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生活中需要解释的情况比比皆是。结合上述四个要点,我们来分析下面的例子。
一天,你作为某知名电器品牌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位要求退货的顾客。这位顾客生气地说:“我从你们公司买的这台冰箱,刚用了三个月门就总是关不严,冰箱里都结霜了,为了这台破冰箱,我老婆都跟我吵了好几次了!我要求退货!”
现在你就需要做出解释了。首先,你要让对方知道你听懂了。你可以重复他的话:“您是说这台冰箱是从我公司买的,刚用了三个月,门关不严,想退货是吗?”你要先核实上述事实。接下来你就应该问:“您用它做什么了?什么情况下用的?如果真坏了,我们肯定给您退,但是我想了解您都用冰箱装了什么东西?您把冰箱放在家里什么位置了?您能给我讲讲这些细节吗?”
一次,一位用户打电话来说:“我在你们那儿买的电脑,电脑里那个咖啡托盘坏了。”我得先让对方知道我听懂了他的话:“您在我们这买了一台电脑,我们送了您一个咖啡托盘,那个咖啡托盘坏了,是吗?”用户说不是。我又问:“那您说的咖啡托盘是什么呢?我们卖的是电脑,没卖过咖啡托盘。”用户说:“就是按下电脑键盘就出来的东西,中间还有一个圆圈。您说除了放咖啡,还能放什么呢?我们办公室的同事还把CD盘往里放。”我终于听明白了,他把光驱当成了咖啡托盘。
还有一位用户,他上不了网了,打电话来问我们怎么回事。我问:“您看一下您的猫有什么问题吗?”他说:“你怎么知道我们家有猫?我们家确实养了一只波斯猫,在窗台上呢。”我这样说就没有让对方听懂,因为对方不一定知道“猫”是什么东西。等你好不容易说清楚了“猫”是什么,接好“猫”以后,问题又来了。我说:“您桌面上有一个‘我的电脑’的图标,看见了吗?”他说:“对,我桌面上是有一个电脑。”我说:“您桌面上还有一个开始键。”他说:“桌面上没开始键,我桌面上就只有一个电脑啊。”这就是没有让用户听懂我的话,因为我没有用他熟悉的术语,他不明白什么是桌面,只明白什么是屏幕,你得跟他说屏幕。“哦,你说的是屏幕啊,我还当你说我们家桌子呢。”争取对方听懂后,还要确认对方听懂:“我现在说的是屏幕上的东西,你把鼠标往左下角一挪,有一个开始键,看见了吗?”终于他说:“看见了,看见了!”这就叫确认对方听懂。
我看大部分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没有读完的也没有关系,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个片段:
what:解释,是用于解决误解的一种说话技能和方式。当对方和我的“解释”不在同一频道上时,解释的再多反而会加重误会,使双方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why:而一件事需要解释,意味着对话中有一方对问题、意见、话语有不同的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或者产生了人际互动的障碍。如果此时不做出有效的解释,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引发冲突,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
where:所以当对话中有一方对问题、意见、话语有不同的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或者产生了人际互动的障碍时,我们又想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就需要解释的说话技能了。
how:到底要如何来解释呢?我根据原文的片段提炼出了具体的行动步骤:
1、让对方知道我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对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开场白句式参考:您是说。。。您刚说的是。。。。您的意思是+自己对对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大家看到片段中的第一个案例,开场说了:您是说,后面接的就是这位工作人员从顾客所说的话中提炼出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原原本本的重复一遍。
2、了解对方能听懂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熟悉
就如案例1中,工作人员核实信息所问出的问题,你可以看做是对信息进行核实,也可以看做在收集对方已知的信息,从对方的表达中找出对方熟悉的话术或者是说话方式;案例2就是很明显的反例,对不对。
想要了解对方知道哪些事情,熟悉哪些术语,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对方的职业背景,过往经历等,如果能说的明白,也可以直接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跟对方说明。
3、用对方熟悉的话语、术语来解释对方遇到的问题或对方不理解,不清楚的名词
以确保对方能听懂我的解释
4、确认对方听懂了我的表达
当我表达完后,对方明显表示:我听懂了,明白了,问题解决了。。。。。等明确的话语时,就表示对方真的听懂了。只是点头或者摇头这些就都不算。
预防异议:
有些伙伴可能会说:
如果有些人他明明没有听懂,他却说他听懂了,明白了,这种情况如何确认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确认对方是否真的听懂了,你可以让对方来重述一下你所解释的内容,并让对方解释下他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再重复一个复述和解释的过程。
举例:
最近我公司上了一款新产品,价格比较贵,我深圳的客户杨先生就打电话来问我:
杨先生:这个产品怎么这么贵,我看跟其他的产品也没什么区别啊,是不是价格搞错了?
我:(为了表示我听懂了)您刚刚是说这款产品看起来跟其他产品没什么区别,价格却贵了,觉得价格弄错了,是吗?
杨先生:对啊。你赶紧跟公司确认下。
我:(第一次解释)新产品的后摄像头是HUD高清的,其他的产品都是模拟的,当然要贵一些啦。
杨先生:看起来都一样啊。
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他可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HUD,模拟这些概念,我想到他曾经跟我提到过夜视效果的产品,那我想他肯定明白夜视这个概念(这是我根据过往经历了解对方知道哪些事)
我:(用对方熟悉的话语,进行了第二次的解释。)新产品的后镜头是有夜视效果的,就是你前几天提到的那种夜视,其他的产品都没有这种效果。
杨先生:哦,那我明白了,那让公司赶紧把新品给做出来、
(这个时候我就确认到对方听懂了我想要表达的)
给出具体的场景:
请各位伙伴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小王的妈妈从老家过来照顾小王的生活起居。早上小王跟妈妈一块吃早餐的时候,小王跟妈妈说晚上要去参加拆书帮的活动,不回来吃饭了。妈妈听后问了一句:你加入了什么帮派啊?不是黑社会吧?
指令:
请大家按照设定的场景,在小组内讨论出一个小剧本,如果你是小王,你将如何运用我们刚学到的解释的方式对妈妈进行解释说明呢?
1、让对方知道我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对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开场白句式参考:您是说。。。您刚说的是。。。。您的意思是+自己对对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
2、了解对方能听懂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熟悉
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对方的职业背景,过往经历等,如果能说的明白,也可以直接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跟对方说明。
3、用对方熟悉的话语、术语来解释对方遇到的问题或对方不理解,不清楚的名词
以确保对方能听懂我的解释
4、确认对方听懂了我的表达
请大家根据解释的这个步骤及设定的场景,进行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对话,并进行演练。
这里我说明白了么?4分钟之后,我会邀请两位伙伴到我们现场来演练一下,你们所写的剧本。
注意事项:我们现场是演练解释这种对话的技能,而不是来解决问题的。
好的,大家现在可以开始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你们谁扮演小王,谁扮演小王的母亲呢?
(学习者苏武林扮演小王、陈昭光扮演小王的母亲)
小王:今天晚上我们要去参加拆书帮的活动
小王的母亲:什么帮?不是什么黑社会组织吧?
(拆书家引导:第2步先复述一下妈妈的话)
小王:您是说拆书帮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吗?
小王的母亲:是啊,一般帮都不是什么不太好的吧,是法轮功之类的啊。
(拆书家引导:这个时候可以想到妈妈平时对什么比较熟悉和了解)
小王旁白:妈妈可能对我那些的大学的社团比较了解,我可以通过这个去跟她解释一下。
小王:其实拆书帮有点类似于大学生的那种社团,帮助我们学习拆书技能的。
小王的母亲:有老师吗?
小王:有老师的。我们是师徒制的。
小王的母亲:像那种社团一样的,帮我们学习的。
(拆书家引导:最后确认一下)
小王:那您有了解到这个拆书帮嘛?
小王的母亲:嗯嗯,了解,那应该就是一种社团了。
结束: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别人要求你解释某件事,或者你要求别人解释某件事的情境时,好好掌握解释的说话方式时,消除对话的误解或障碍,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