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工作法》 所属活动: 鹭岛抚琴分舵2018第32次拆书私享会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让会议更高效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通过设定会议目的,确认会议状态等方式,让会议更高效

开场: 大家好我叫曹志文
我选的片段来自《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人”总带着闪耀的光环,但他们在这家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平均工作年限仅是3~5年。为何他们从麦肯锡毕业后,还能活跃于各个行业,取得非凡的成绩?原因就在于麦肯锡独特的工作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岛祥誉,在麦肯锡公司从事公司战略制定等咨询项目。是麦肯锡资深培训师。2002年独立创业,从事高管培训、队伍建构及领导力开发等咨询服务。
我们看下作者在书中推荐了什么方法,让会议用更短的时间解决问题,让会议更高效,节省与会人的时间成本。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明确会议的“目的”与“目标状态”

摘自《麦肯锡工作方法》

你印象中的会议是什么样的?

只知道开始的时间,却不知道结束时间。

浪费了不少时间却没有什么结果。

在繁忙的时候被会议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应该做决定的时候,实际上却什么都没定下来。

都是一些用邮件就能解决的报告事项。

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会议根本没必要定期召开吧。

如果员工们的这种情绪爆发出来,那么一定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不过一般来说,在这种不满情绪爆发出来之前,总会有人提

出“会议就是这样的”或者“每周开会很正常”之类的言论来使

大家的心情平静下来,结果会议还是照常进行。

不知不觉地,会议变成了一种形式,毫无价值的会议成为大 家“工作”的一部分,每个人对会议的感觉都变得麻木了。

使会议有意义的3个要素

会议的主持人应该清楚自己主持的会议属于哪一种,并且在会议前和会议中,时刻明确会议的“目的”与“目标状态”。

为了使会议变得有意义,需要让会议的参加者都进行事前准备。主持人应该在会议开始前对参加者说明以下内容。

1、会议目的。

2、目标状态(会议想要实现的目标,想要实现的状态)。

3、参加会议的原因。

任何会议都一样。

如果参加者中有很多老员工,那么只要说明目的和目标状态即可。但对新员工和一起共事时间不长的参加者,应该说明要求其参加会议的原因。

开会之前大致地说明期待的目标,可以提高参加者的积极性。

如果在会议开始之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会议目标,甚至需要向参加者询问目标状态,那么这样的会议就是失败的。

会议正式开始后,主持人要保证会议的目的性不要出现偏离。如果所有参加者都能够时刻明确会议的目的还好,但有时会出现参加者过于激动导致会议偏离本来目的的情况,以至于会议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明确地写下会议的目的和目标状态。措辞尽量简洁。

例:

目的:关于xx问题的解决

目标状态:xx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由谁在什么期限内完成

有时候就连会议的主持人也会过于激动,所以应该时刻确认会议的话题是否偏离了目的,并且保证参加者的讨论也在正确的方向上。

一旦发现讨论偏离了目的,可以让大家看白板,然后询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将参加者的意识拉回到正确的目的上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完拆页,回想起一年前我在一个团队中参与开发一个新软件,软件功能不明确;我们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产品和开发人员碰头确定接下来2周时间要完成哪些新软件功能,确定后细化执行;最初的一段例会我想之为“连续剧”式会议,而且是类似湖南台版本的“连续剧”。湖南台连续剧特点很鲜明,30分钟的电视剧,10分钟的前情提要,10分钟的下集预告,插播10分钟的广告,外加10分钟的松散剧情;我们前期的会议也非常类似,前半段大家在努力的回忆着上次会议的思路,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能;中间半段讨论,提出很多新的想法,甚至抛开以前的思路;最后想法无法确定结论,我们下回分解。

     大家都会吐槽这样的会议浪费时间,大家有没有仔细计算过一场无效会议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根据我的经验,一场会议加前后准备将花费我们四分之一天的工时,甚至更长,一场会议至少四个人,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一场无效会议最少浪费多少成本;如果采用简单的方法就能节省这些成本,是否值得学习?我们来看看麦肯锡使用什么方法解决低效会议的:

主持人应该在会议开始前对参加者说明以下内容,而且最好以邮件提前通知:

1、会议目的(Purpose):比如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

2、目标状态(State):比如说明问题发生的背景,现象,影响等

3、参加会议的原因(Reason):如果有新人参加,要提醒新人与会的原因,是旁听还是学习;如果是老员工可忽略这条。

    会议时也可以把这几点写在白板上,会议一旦跑题,主持人可以请大家看白板,并询问:“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把会议拉回正轨

    这几个技巧简称为PSR方法,也可以不正经的记为“漂亮死人”方法;

    以刚才我开发软件的例子来说,随着我们例会的深入,大家也意识到了问题,每次例会前,会议主持人在邀请邮件中写下这几个要点:

1、会议目的:参考已列出的软件新功能列表,在会议上讨论可行性,以及负责人和完成时间。

2、目标状态:项目整体思路是怎样的,现在进入到项目那个阶段,和已经完成的功能。

3、因为没有新人参加,忽略参加会议的原因。

如此之后,会议确实更加明确,高效的达成决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接下来进入练习时间,大家体验一下这样的方法对我们是否有帮助,请大家按照顺时针方向2人一组,进行讨论,如果有剩下的小伙伴就近加入一组;小组已分好,回到我们练习中来。

我们读过这个拆页,了解到为了让会议更有效可以运用“会议目的,目标状态,会议原因”简称“漂亮死人”方法解决,那么,请小伙伴们回忆下自己过去经历过类似的无效或者低效会议,或者自己作为主持人用过类似方法提高会议效率,回忆尽量具体。2分钟后请1个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经历。


学员分享:

学员:经常公司开大会,会议没有通知主题,也没有限定时间,大家在会议上东说一件事西说一件事,会议开了很久都不知道在开什么主题;

拆书家:那会议最终是否有结论?

学员:最终也没有结论

拆书家:以后在碰到这种会议怎么办呢?

学员:以后都不想去参加这样的会议了

拆书家:下次如果可以,尝试要求主持人提供会议目的,目标状态等必要资料,看下有没改善

学员:好的


A2:

请小伙伴们规划一下在日后作为主持人组织会议中运用“漂亮死人”方法,场景要具体,时间要明确,并在便签纸上记录下行动方法

 

何时组织会议:


会议主题:


会议目的(P):


目标状态(S):


参加会议的原因(R无新人可以忽略):




学员一:

何时组织会议: 技术会议 11.24

会议主题:    技术交流

会议目的(P): 增加技术交流机会

目标状态(S): 目前交流为零状态

参加会议的原因(R无新人可以忽略):忽略


学员二:

何时组织会议: 每周一例会

会议主题:    指标短板提升

会议目的(P): 某项指标的短板提升

目标状态(S): 指标进程太差,缺口太大

参加会议的原因(R无新人可以忽略):结合自身的业务,项目,与指标短板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