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通过本片段的拆书分享,学习者能够运用团体力量培养意志力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观察点4: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常乐,常拆书常快乐!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拆书学习,在拆书活动前我们先分下组,按今天的人数我们就分为一组,组长刘犇。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拆书片段来自《意志力》这本书。
图书介绍:
场景:想减肥、想戒烟、想培养读书好习惯等,都需要我们有意志力去行动,而往往事与愿违,看到美食禁不住诱惑,减肥的事儿明天再说,烟瘾犯了控制不住,读书等我闲了再读吧等等,让我们看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怎么就没有一点意志力呢?为什么别人看起来就能做什么健身达人、行动派,他们怎么做到的?我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影响:读书学习没有坚持,不但晋升与我无缘,还有面临被辞退的风险;在这个动不动拼“颜值”的时代,我是角落里黯然伤神的胖子;烟依然不离手,但肺癌中烟民居多......一次次的半途而废导致一事无成,打击了自信,一再否定自己,改变似乎不可能。
解决:《意志力》这本书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意志力领域的研究权威罗伊.鲍迈斯特和《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约翰.蒂尔尼合著的,它是讲述关于自控、专注和效率的心理学的一本书,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你为什么我们有意志力,为什么没有意志力,以及如何培养意志力,它会帮助你增强自律、克服拖延、战胜诱惑、提高效率。在本次拆页分享中,我们会学到依靠团体力量增强意志力的方法。
(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观察点5: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为了弄清同伴压力到底有多大,或者说为了弄清团体力量到底有多强,经济学家研究了一群从某非营利性组织获得了贷款的智利人,包括街头小贩、女裁缝师等低收入“小业主”。这些人(大多是女人)每一两周聚一次,接受培训,互相监督还款情况。经济学家费利佩・卡斯特( Felipe Kast)、斯蒂芬·迈耶( Stephan Meier)和迪娜・波梅兰兹( Dina Pomeranz)把这些人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储蓄项目中。一些人只得到了一个免费储蓄账户;另外一些人除了账户外,还得到一个机会一一定期集会,宣布储蓄目标,讨论储蓄进展。有同伴监督的人,存下的钱几乎是其他人的两倍。这一结果似乎证实了团体的力量,但是这个力量来自哪里呢?“虚拟同伴团体”可以起到这些效果吗?在一个后续实验中,智利女子没有集会大声讨论储蓄进展,而是定期收到报告她们自己以及团体里其他人每周进展的短信。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短信好像与集会一样有效,显然是因为短信用虚拟形式提供了同样的关键好处:定期监控,以及拿自己与同伴做比较的机会。
(观察点3: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观察点6:原书拆页【R】中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what:在这个片段,我们看到了团体力量培养意志力的重要性。
(强化概念,举例对比,明确适用边界和关键点。)
怎么用团体力量对抗意志力挑战,我加入一个读书群,有人看书了就分享读书感受,让我也想看书,是不是就可以养成每天读书好习惯了呢?不见得,你需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和措施,比如一月你看完几本书,每天看完几页,每个参与者要定期上传读书记录,不是谁看了就传,不看就没人传了的随性而为。
为养成好习惯,我在朋友圈每天打卡,接受朋友圈的公开监督,是不是利用团体力量了呢?朋友圈打卡你会给到别人力量,但你没有同伴一起进步,得不到来自同伴进步的刺激,没有横向可比性,面对诱惑和各种借口,意志力松懈也是分分钟的事。
how:所以我们通过团体力量来增强意志力的方法,关键有如下几个步骤。1、找人。找到有共同方向,能一起参与意志力挑战的人;2、制定自己的目标和措施;3、记录并公布。定期记录并在团体内公布自己实现的目标情况和行动,让彼此看得到别人的进步;4、定期或随时在团体内或集会时讨论进展情况分享经验。
(观察点7:【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Why+关键点:这四步当中,重要的是哪两步呢?找到人和定好目标后,要定期记录进展情况并公开,彼此有比较有动力,互相激励或有小竞争意识,讨论进展能从团体中得到经验,获得友爱一起上进,增强行动力和意志力。
例子:我在上个月因为自己想减肥,发了个朋友圈找有共同意向的人一起减肥,当时召集到9个人组件了小瘦身群,(找人)在群内我们各自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神采飞扬说:“我的目标是11月底减到60公斤,每周有四天步行10000+。”木木说:”我10月底目标减3斤,每周保证三天健身房锻炼。”懂懂本身是个跑步达人,说:“我每天跑步5公里,加上腹部肌肉锻炼,争取练出马甲线。”我的目标是:“十月底前60公斤,每周四天跑步或跳操”等,(目标和措施),规定每天记录行动情况,并在晚睡前上传到群里,每周末做个总结也上传群里,我们在每天传记录时或周末总结经验上传后,随时讨论分享经验。
懂说keep健身软件超好用,木木说晚上吃水果减得快,我说跑步无聊时听书能不知不觉跑下去,大家讨论卡路里的摄入与消耗等等,我们看得到彼此的行动,不想落后与人,刺激彼此坚持下去,现在多少有收获,比如现在木木降三斤的目标已经提前两周完成,懂加了每天腹部肌肉锻炼,还拍照片给我们看,刺激着我们加强运动,我也跟着减了两斤,神采飞扬虽然没有明显的减重,但是养成了快走的习惯,每天步行上下班。每一个成功坚持的都给到了别人一点小刺激,从而撩起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劲头。
(观察点8:【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等。)
where:在你想坚持一件事达成你的目标或者养成一个行为习惯,觉得单靠自己自律不够时,我们可以运用团体力量增强意志力的方法,互相刺激、分享经验、集体进步。加入一个团体,同伴虽有愿望但并不强烈,他(们)的意志力本身就很差,对自己宽容无限,反而劝你何必为难自己,则不适合用团体力量培养意志力。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你有没有想增强意志力实现什么小目标,要付诸于行动又担心自律不够,希望借助团体力量一起对抗意志力的事情,比如想成为三级拆书家连续过级,想健身自己却不能坚持,想读书或写作等,针对如上情况请编一段小故事,要求设计出人物、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人物的对话、动作等,有应用到本拆页技能。摘要可以简单写在纸上,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做分享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犇:我想加强锻炼,进一步增肌塑形,然后我计划约几个伙伴一起打篮球的方式加强锻炼,于是我约了几个同样爱打篮球的朋友木哥、王攀等几个人谈这个事。(找人)
刘犇:我想进一步加强锻炼,咱们一起组建个篮球队吧。我这段运动少了,想联系几个人咱组织组织。
木木:好啊!我也老想打篮球呢!这段太忙了,一直没有锻炼了。
王攀:你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一直想打篮球,就是找不到人,自己一个人拍篮球很无聊,都好久不打了。
刘犇:我们再找几个朋友约好一起打篮球,咱组建个小群,加强联系。咱们每周末下午在邯郸大学固定一起打篮球,周中聚集不齐人的话就自己三两人练习就行,练一段时间后咱参加打个友谊赛。
木木:好啊!咱分工,我还是中锋吧,加强弹跳锻炼和传球等锻炼。
王攀:我还是后卫,跑得快,去抢球。
刘犇:那我来前锋,多练习投篮和跑步。(目标和措施)
刘犇:平常周中自己练的时候先练自己的技能,周末咱们人多聚齐了集体练习。咱们在咱建的小群里上传各自的练习记录,一周保证两到三次的锻练,并且上传锻炼情况以及照片,互相监督,在群里也可以分享点小技能啥的,互相促进吧,要不然自己练着练着就没劲了,知道大家都在锻炼咱都会坚持下去。(传记录、分享经验)
木木:好的。
王攀:同意,增强感情也多点经验分享。
然后大家上传练习记录,以及平常练习的照片和打比赛的照片,不断总结分享经验,汇报自己的练习情况,互相鼓励坚持下去。
比如木木分享说:增肌需要补充蛋白质,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点碳水化合物。
王攀:我练跑步,现在跑步速度比以前更快了,下载软件做记录,看着APP的公里数和行程表,很有成就感啊!
刘犇:咱们传接球的配合需要再进一步提高,我看电视上的比赛去琢磨,还是提醒到自己的。
大家兴致很高,为了下一个友谊赛,在群里分享和记录,看得到伙伴热情和锻炼的长进,加上每周末一起的锻炼和交流,都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不能掉队拖后腿,刺激着坚持下去。
(观察点9:【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有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好谢谢刘犇的分享,剧本小故事中很好地运用到了今天所学技能,团体力量集体对抗意志力,今天我的分享就结束了,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