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骏飞。身处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自己的职业、家庭、亲子、发展、兴趣、等方面我有许多的焦虑、困惑。我阅读、思考、行动,给自己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终身学习、立即实践、取得链接。这也是为什么我就参加了拆书帮,跟了我的师傅若尘。我的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企业兼职内训师、财经和认知提升专栏爱好者。接下来将要挑战的是TF2-1。
[分组]:
首先我把大家分为4组,大概3-4人为一组。
[确定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当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情绪中,能够利用“情绪—时间—目标—行动”脱困四问,来摆脱困境,重新设定行动。
[FAB法介绍图书]:
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书籍《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B:读一本书,应该源于一个好的问题。我喜欢《跃迁》这本书,也是因为一个好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读书时差不多的同学,进入社会后会有那么大的差距。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找到高手的暗箱。为什么自己天天加班熬夜,有的同事却整点下班干的活总是受到领导表扬的经历?这本《跃迁》,能让你学会破局的思维。具体到本片段,可以帮助我们从日常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绪困境中走出来。
F: 这本书的作者古典老师,他是从一名新东方名师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著名导师。本书个人成长类书籍。告诉我们如何去提升个人认知,学会去做正确的选择和投资,成为我们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A:这本书和其他讲个人成长的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很多个人成长类书籍局限于自身的努力,而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个人成长要链接我们所处的时代。如果你不理解时代,不找到风口,不搭上时代的翅膀,你的努力都可能是低效的努力。不可能实现个人飞跃式的成长。
“情绪——事件——目标——行动”是一个多层系统,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情绪中,可以用“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一旦你发现自己被事情或情绪所淹没,不妨跳出来自己想想“脱困四问”。
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尝试客观不带情绪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不能客观,还带有情绪化的语言,请返回第一层,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情绪一定是对自己的不满意,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某种期望或目标未能达到。(找到期望目标差距)
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就要正视自己,如何改变行动从而达到期望的目标。(行动改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原文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困境,让你觉得很沮丧,又不知道原因。今天讲的脱困四问,就是告诉我们如果陷入困境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方法我已经写在小黑板上,所谓ETA脱困四问,就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第一问:情绪(Emotion)--发现情绪。情绪的动力比意志力大。我在什么情绪之中?什么情绪?强烈程度打几分?
第二问:事件(Event)--看到真相,真实描述发生的事情,别带情绪化语言。如果还是发现有情绪,重复第一点。
第三问:目标(Target)--回到初心,我本来想要什么?
第四问:行动(Action)--开始行动,下一步,我能为此做点什么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问了,我们的确经常陷入困境,但需要这么复杂的操作步骤吗?的确,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就两顿火锅。但如果不按照ETA的方法去做,你会发现你的情绪仍然保留着,你可能很难真正走出困境。
【适用边界】
是不是遇到所有的困境都要按照ETA四步来操作呢。本方法针对的特别是情绪类困境,并不一定适用于技术性困境。比如:如何学会编程,如何帮孩子挑选学校。
【举个例子】
我在准备拆书稿时就陷入了困境。我非常不想写稿子,一下午僵在那儿不愿动笔。我就利用ETA脱困四问:
1.E-发现情绪:我很沮丧
2.E-看到真相: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就是觉得累了,我前天晚上熬夜看球。
3.T-回到初心:我热爱学习,我想当三级拆书家。
5.A-开始行动:先调整自己状态,早点休息,第二天再写拆书稿。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接下来,我们联系一下各位的实际。
在我们工作中,我们将面对我们的老板和客户。在家庭中,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另一半,对付那个难缠的小孩。在我们的拆书生涯中,当你每天要面对选片段,写拆书稿,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的困境。如果你真的没有困境,我怎样预防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困境。请用1分钟时间,写出自己未来可能遇到的困境。
【学员分享】
罗攀:我分享一个可能遇到的困境。我想给他养成一个晚上听故事的习惯。但孩子太小,其实听不懂,当我讲故事时,他就把书撕着到处乱丢。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开始的太早了。
A2:分步催化
设想一下,当你遇到你想象的这个困境时,请大家利用ETA脱困四问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回到正轨。请大家把步骤写在便签纸上,给大家四分钟时间。稍后,将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员分享】
罗攀
1. 发现情绪:我沮丧,感觉孩子没有在听。
2. 发现真相:我的注意力在孩子身上,他太小,听不懂很正常。
3. 回到初心:我的初心是培养我自己讲故事的习惯,而不是她听故事的习惯。不应强迫他。
4. 开始行动:培养我讲故事的能力,先不用书,给他讲一些小故事。培养自己讲故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