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20181017结构化地接收信息&...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结构化地接受信息 学习目标: 掌握结构化地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我叫邢茹,英文名:sheren。
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 非科班财务,我在大学里学会了用这双手写代码,然而现在却每天用他们做表算数;
2, 逛吃爱好者,每年我都要做2次以上的旅游看美景吃美食;
3, 新晋拆书家,从今天开始走上升级打怪的拆书之路。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给大家做TF1-1的拆书分享。在分享前,我先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法是一种成人学习的方法论,不是像拆房子一样把书拆散,而是将知识转化和内化。区别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拆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且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和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通过三个环节将知识转化为能力:R-Read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A又分为A1描述自己的过往经验,A2规划以后的应用。

    拆书帮是由赵周老师创立的,拆书爱好者的组织,是以把更多的学习爱好者培养为拆书家为使命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拆书帮有正式分舵41家,筹备分舵36家,覆盖全国29个省份58座城市。目前,深圳共有两个分舵:智荟分舵和智行分舵,“拆书“和”拆书帮“已申请国家专利,受到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的拆页来自李忠秋《结构思考力》一书。作者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从接收信息、搭建结构、表达演示等方面,传递了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进入【R】环节,阅读“结构化地接受信息”这个拆页原文,阅读完了的请举手示意下我。我给大家计时:

 

【R:阅读原文】

    天下之大,为人领导者、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人朋友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思维不结构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往往观点不明确、要点不清晰,作为接收者的我们就会变得很痛苦。那么我们如何像诸葛亮一样一眼看出“大略”呢?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也就是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见图1-11)

  结构化接收信息.png

图1-11 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观点类的,哪些是事实描述类的信息,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以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大部分小伙伴都阅读完了,下面我说说我的【I】即对原文片段的理解。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接收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听了一场热门产品技术演讲,信息量巨大,想要整理分享给好友;要根据一堆零散的资料、数据,给领导交一份PPT报告;参加了一场长达三、四个小时的长时间和多人会议,需要整理要点输出会议成果。面对这样有着纷繁复杂信息的场景,我们可能会无从下手,或者花了过多的时间去应对。而本书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高效应对,那就是结构化地接收信息。

    所谓结构化,是指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层次化,并找到信息之间的关系,比如并列、因果、时间顺序等各种关系。

    作者把结构化地接收信息分解到了三个步骤:

        第一,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事实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情况;结论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需要原因和事实促成的理由来支撑。比如说今天南山蛇口沃尔玛超市的猪蹄20一斤,这是事实;沃尔玛的猪蹄性价比高是结论,理由是比其他超市卖得便宜。我们可以从如下这些方面去区分结论和理由:1)注意指示词,比如因此、由此可知,告诉我们等等往往指向结论,而由于、因为、第一、第二等往往在说明理由;2)关注几个重要位置:开头、结尾等位置容易出现结论;3)适时打断讲述者,通过复述或者提问引导讲述者,比如用“所以呢”引导对方说出结论,用为什么来提示对方讲述理由。

        第二,找到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根据步骤一辨别出事实、理由、结论后,根据对方的讲述,画出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构,层层推敲核实,看看他提供的事实与数据是否真实,这些事实与数据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理由、相应的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第三,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

这是对我们是否结构化接收到信息的一个检验,确认我们对于信息是否听清楚、是否能够说明白。有一个句式可以提供给大家:在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比如,我以沃尔玛和家乐福2家超市的猪蹄实际考察为基础,从价格、猪蹄口感质量方面对比,说明沃尔玛猪蹄性价比更高。

    掌握了这三步后,年度工作述职、项目汇报或者主题演讲的资料收集整理,so easy!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跟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失败的故事吧。

    上个星期,我跟同事A约了半小时的一个会议,基于A做的一个项目分析向老板做决策建议方案,计划15分钟由A来讲述她的分析成果,15分钟我俩讨论方案。但实际上呢半个小时我们只完成了第一部分,A的项目分析成果展示。原因是这个项目指标多且数据量大,而A又想让我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于是她花了20分钟去讲述数据和分析的细节,基本上想到哪里就补充到哪里,在各项指标之间来回跳跃;而我虽然很认真地听,但也是云里雾里,不清楚她的逻辑和重点在哪里,于是又花了10分钟复述及与她确认,最后因为后续还有其他会议,我们不得不另约时间继续。

    反思:如果我能够运用结构化思维,仔细注意她话语之间的因为、由此可知等表达理由、结论等的关键词,分辨出事实、理由、结论;又或者当她讲了10分钟时我适时打断她,通过提问引导她按一条一条指标分别讲清楚事实、理由、结论;并去推敲核实这三者之前的关系;最后我再清晰地总结说:基于这个项目的X、Y、Z指标分别达到多少的基础上,我们建议从A、B、C几个方面去提升,从而达到3个月后的XX目标;也许我们可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沟通。

(甚至在与这一类话多的同事熟悉起来后,每次沟通,我可以先建议他们先一句话说结论,再讲理由和摆事实。)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最近正好有工作项目是需要研读财报,我打算好好运用结构化的思维。

目标:研读opera财报,将核心数据和观点整理成PPT。

行动时间:2018.10.17-2018.10.23

细化方案:

第一,识别opera财报中的事实、理由、结论:比如收入利润金额、资产负债金额、现金流量金额、业务DAU/MAU等是事实;对opera的未来发展有信心是结论;而支撑结论的理由是会投入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高质量的用户等。

第二,对于每一条结论,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第三,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作为PPT的总览页呈现;用每一个结论作为每一页PPT的标题,并且用对应的理由和事实做为内容填充。

【总结】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