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和方法》 所属活动: 鹭岛抚琴分舵2018第31次拆书私享课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微信的通讯录都达上限了,为什么我还是没朋友? 学习目标: 学习者可以面对孤独的情况进行改善

开场:

       大家好,我叫佳音,是一名二级拆书家,而且是一名致力于分享情绪管理类及亲子类书籍的拆书家。

【事件】有句话叫不努力就不会成功,但努力了似乎也难以成功。努力工作,但工资似乎永远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努力生活,却没有看到想要的母慈子孝的画面,时不时的会陷入鸡飞狗跳的局面。

【提问】拒绝、失败、孤独……这些情绪创伤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那么心理受伤害了,你会怎么做?

【影响】如果置之不理,我们感觉糟糕的时间会特别漫长,甚至会伴随一生。如果情绪的伤害不断累积,可能最终会变成大麻烦。比如抑郁症就是长时间的情绪伤害累积造成的。

【解决】而你在《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可以快速找到答案和方法。因为这是一本工具书,你可以在书中找到应对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和方法。

【A1】有人会说生活如此美好,日常生活中我没有遇到什么伤害,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健康向上的,根本不需要这些应对的方法。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请大家仔细阅读表格中描述的每一句话,并与自己平时的做法进行对照,然后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

请不要犹豫,看懂题意后马上做答并计分。

问题

1

完全

不符合

2

不符合

3

略不

符合

4

略微

符合

5

符合

6

完全

符合

1、我的邀约,会有很多朋友响应并参加。







2、朋友的邀约,我都乐意参加。







3、若朋友无法赴约,我以后就再也不愿意接受她/他的邀约。







4、如果朋友遇到困难向我求助,我会第一时间去帮忙。







5、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在第一时间找朋友帮忙。







6、在陌生的环境中,我能快速找到话题,并吸引很多伙伴。







I】大家可以计算下,你们所获得的分值。

是否有26分以上的伙伴?是否有14-26分的伙伴?是否有14分以下的伙伴?

若分值是26(含)以上,你的人际关系是令人羡慕的。

若分值是1426,你有时候会感到孤独,需要预防。

若分值是14(含)以下,你经常会感到孤独,必须及时干预。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第二章——孤独。今天的主题是:微信的通讯录都达上限了,为什么我还是没朋友?

《情绪急救——应对各种日常心理伤害的策略与方法》P4547,阅读时间大概是2分钟,请阅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很多人是在转折或者变化的时期步入孤独状态的。大学新生刚入校时,被各种陌生的面孔包围,远离家乡和老朋友,常常感到十分孤独。离婚、分居和失去亲人等事件,尤其是它们意外降临的时候,可能让我们措手不及,寂寥之情便会溢于言表。如果工作和同事是我们社会互动和参与的首要源泉,失去工作就意味着失去我们的整个社会支持系统。此外,搬迁和移民也往往引发孤独,因为我们要从头开始构建新的社交和支持网络。

在这些情况下,一旦我们适应了新的环境,重新建立起社交圈,一般就能脱离孤独。多数大学新生最终会结交新朋友,离婚的人通常在离婚后一年之内会找到新的约会对象(失去亲人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找到新工作往往需要我们联络那些失去联系的人,大部分搬迁者则最终会在新城市和新社区建立亲密的社会联系。

然而,有时候,孤独带来的寒冷往往在我们度过调整期之后还在施加影响,我们被困在里面,被情绪痛苦、自我贬低和绝望击打得不能动弹,被强大的空虚感和毁灭性的情感隔离所征服。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在阻止我们摆脱孤独的困扰、让生活重回正轨?

答案是,除了痛苦的误解,孤独感也会促使我们进入自我保护和回避别人(这种回避能创造一种自我实现的假象)的循环,从而在不经意间推开了那些想要帮助我们的人。

塞丽娜是一名高中老师,我最近曾为她做过辅导。塞丽娜发现自己正是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而之前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她是因为“没有人约会”而找我寻求帮助的。起初,我并未弄明白她为什么从来没有严肃地谈过恋爱,因为30岁左右的她非常有魅力,毫无疑问,许多男人会关注她。但我很快了解到,塞丽娜四年前曾经十分肥胖,后来她减掉了80磅体重,所以外表有了惊人的改变。

“过去我一直很胖,男人们不会注意我,似乎我根本不存在样,相信我,这是真的。”塞丽娜若有所思地微笑着说,“他们很难记住我。可现在,他们会盯着我看、微笑、挤眉弄眼,但是我的感觉好像还和以前一样,觉得他们关心的仍旧只是我的外表,而不是我这个人,所以,我依旧有受到忽略的感觉。”

塞丽娜非常想找个丈夫,但她也极力想避免受到伤害。多年来遭受排斥和孤独的经历,让她变得犹豫和缺乏信任,恐惧使她畏缩不前、防御过度和猜忌犹疑。结果,她和男性约会时往往会表现得紧张和尴尬,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再和她见面,而这恰恰让塞丽娜觉得自己的犹疑是有根据的,觉得他们从未对“真实的她感兴趣。其实,她没有想到的是,在约会的过程中,“真正的塞丽娜”一直躲在她的外表下面,从未真正表现出来过。

我们被困在这种循环里面的原因是,孤独会破坏我们社交动机的平衡。一旦我们感到脆弱无助,与社会脱节,我们就会变得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力求尽量减少其他人给予的任何潜在的负面回应或拒绝。因此,我们对人不信任、猜疑、玩世不恭、焦虑,甚至努力完全避免与他人接触。因为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社会互动是积极的,所以也不会积极寻求互动,即使机会找上门来,我们也不愿意回应。

遗憾的是,孤独的时间越长,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越难以改变,越无法打破自我封闭的思想和行为,结果,我们把那些能够帮自己缓解孤独的人推到一边,认为他们的疏远恰好证明了我们是不受欢迎的,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残酷世界的被动受害者,却没有认识到正是我们自己造成了现在的困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孤独的情况下(澄清),通过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并开拓新的社会关系的方式(行为),打破自我封闭,积极寻求互动,恢复社交活力(界定)。

【互动】

问:在刚才的拆页中“很多人是在转折或者变化的时期会步入孤独状态的。”,那么当出现孤独的状态,如果不做干预,有可能自我愈合吗?

答:可能。

虽然“时间”这剂良药可以帮助我们慢慢脱离孤独,但是孤独时间越长,摆脱的难度就越大。就像拆页中的塞丽娜,她已经习惯性的回避别人,保护自己。这既是保护,但同时也是封闭。

问:如果仅依靠“时间”,塞丽娜走出孤独的可能性高吗?

答:不高。

对,孤独的时间越长,越需要我们更强而有力的干预。

【异议预防】为什么不能让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呢?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独处的时间吗?独处与孤独不同。独处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剖析自己,更关注到内在的需求。我们需要独处,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认识自己。但孤独不一样,它所带来的往往是回避、恐惧、焦虑。也就是说独处是你主动选择的,而孤独,你是被动接受的。

HOW】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呢?如何主动的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呢?给大家两个建议,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和开拓新的社会关系。

image.pngimage.png

1、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

首先,列名单,梳理现有的社会关系。建议可以查看你的微信好友、通讯录,列出一张你心目中的朋友或比较好的熟人清单。

其次,回忆,你与每个人的关系,你与每个人上一次见面的时间和见面事宜。

第三,排序,根据每个人过去给你的感觉良好程度评分,据此排出顺序。号数越靠前,越是你应该主动联系。

最后,行动,制定改善关系的方式。建议每周至少联系一到两人,如果可能,最好与其约见。

2、开拓新的社会关系

首先,确定你想参加的活动或主题,至少三个。例如,读书俱乐部、成人教育班、徒步或骑自行车团队等。

其次,寻找参与活动的渠道,线上线下均可。例如,咨询有同样兴趣的朋友,或者上网搜索你所在区域的相关活动并报名参加。

我是在去年17年开始加入拆书帮,当时参加的一个原因就是孤独。因为女儿的到来,所以我的生活开始公司家两点一线。忙,聚会没空,逛街没空,看电影没空……我真的是忙到没朋友。3年的时间,我的心一直都关在家里。去年5月份我决定做些改变。

1、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

我根据前三步,列清单、回忆关系时间事情、排序后做了个表单。


关系

上一次见面的时间

见面事宜

排序

吴*娟

闺蜜

2月份

她来厦门看干女儿(就是我女儿)的时候,顺便看看我。

1

吴*嘉

姐妹

2月份

过年家族聚餐。

7

陈*灵

好友

2月份

过年回老家时串门。

6

许*茴

好友

3月份

年后她来厦门的时候联系我,出去溜达了一圈。

4

陈*梅

好友

1月份

年前约着一起买年货。

2

沈*

好友

去年

大学舍友聚会

5

叶*

好友

去年

见面应该是去年的事情,不过最近因为咨询一些小朋友的事情,有跟她微信联系。

3

排名第一的是3个月没联系的闺蜜,我当时联系她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6月份出发去吴哥窟。

安排行程、订机票、订酒店、订导游、租车,半个月后我们出发了。我们还给这趟旅行取了个名字,叫“废美之旅”。

2、开拓新的社会关系

拆书帮我是很早就从雪贞的朋友圈中有了解到,但一直没有参与活动。从吴哥回来,我就开始加入拆书帮便签训练营,结营毕业后开始打怪升级至今。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而且是可以交心的朋友。

 【异议预防】可能有人会说,我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这两种方法来处理呢?是,方法因人而异,不过当你没有找到更适合的方法前,建议你可以先尝试下这两种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小张近期因工作岗位调整,更换了部门,从区域调到总部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岗位的调整带来的是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的变更,随之而来的还有工作方式的改变。三个月的适应期不容易,很忙,有不少焦头烂额的时候,但最终她基本能胜任岗位要求。

但是与新同事新领导的相处却仅停留于工作层面,无法像以前那样,既是同事,也是朋友。现在工作忙的时候还好,不忙的时候,小张面对这孤独,反而有点不知所措。那么大家讨论下,他可以怎么做?

(分组)三人一组,讨论下如何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是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二是开拓新的社会关系)。5分钟后,我们将会邀请伙伴来分享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

【学员项金志分享】

首先是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从近三个月工作的同事。寻找生活上有相近或相同爱好的同事加深现有关系。比如喜欢唱歌的,可以约着去听周杰伦演唱会;喜欢喝酒的,可以约着小酌几杯等等。

其次是开拓新的社会关系,可以从已经加深关系的同事中去开拓。比如我和建斌是同事也是朋友,他带着我加入到新的社会关系和团队中,比如拆书帮。

    【总结】非常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大家很认同。而开拓新的社会关系的方法也比较新颖,是很多伙伴没有想到的。朋友往往会有相似或相同的爱好,可以通过他们,去开拓更广阔的社会群体。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布置任务——特定任务

请您联系一位“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联系方式不限。但最好能约她/他在本周内见面。当然能否见面,则看各位的功力。

【学员曹志文分享】曹志文联系了一位“许久未见面的朋友”。朋友最近更换了工作地点,刚好在曹志文公司的附近。主动与他联系,约好周三一起吃午饭,并且去他公司参观一下。

image.png

【结尾我是拆书家佳音,希望大家今后加深现有的社会关系和开拓新的社会关系这两个方法去积极应对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