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1min
大家好,我是二毛,刚刚在最强推荐环节我说我是一个减肥达人,超级马拉松跑者。是因为我以前一直很胖,2012年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想减个肥玩玩吧,就从228斤一路减到现在的162斤,整整66斤(对减肥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儿一会儿活动结束后咱们再交流哈),正是因为减肥从而迷恋上了跑步,也是因为跑步,在一场超级马拉松中认识了小武,他当时是分舵的组织长老也是一名马拉松狂热份子,当时他给我介绍的拆书帮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还是很感谢小武在去年大概这个时候组织我们参加一场高强度的徒步活动拉练,在拉练过程中认识了王小桃,正是小桃给我重新介绍了一下拆书帮才把我吸引到这里来的,把我发展成了拆书帮的铁杆粉,这期间我也成功的把她名字发展到我们家户口本上了。是的,在这里我收获了我们的爱情,并已经组成家庭~我们小两口相约相守一百年和大家一起拆书一百年!
好,每个人手上都有片段了吧?今天的片段选自《高绩效教练》这本书的第139页,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读一下这个片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拆书帮介绍 | 2min | 我俩在一起后,经常有身边的同事、亲朋问我,你娶到媳妇的那个读书会是什么组织啊?由于当初小武给我介绍的拆书帮完全没有勾起我想来的兴趣,所以能跟别人清楚的介绍出拆书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好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呢? 我一般是这么告诉他们的:1)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提倡读书不一定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最重要的是能够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拆书的方法可以是个人学习,也可以是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便签读书法,就像我一会要做的那样。组织学习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准备一场现场的拆书,就像今天我和另外两位拆书家这样,引导大家把知识拆为己用。只要你是一位想要解决问题、认真的小伙伴,那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就不亚于一位培训师;2)既然一次拆书的价值不亚于培训师,那拆书家是不是在要拆的这个主题上是专家呢?不是的。“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拆书帮提倡的就是这个,你不用一定要在这方面非常牛X了,才来拆书,拆书家也是学习者,而通过准备一场拆书,拆书家收获的会比单纯的作为学习者收获的更多,这也是我要来拆书的原因。3)拆书帮就是这样一群爱学习的小伙伴聚集的公益自组织,他现在在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分舵,一些还没有分舵的城市也都在陆续组建中,目前咱们帝都有三家,而今天大家到来的西二旗紫禁之巅分舵是全国第一家分舵呦! | |
书籍 介绍 | 1min | 《高绩效教练》是以GROW教练模型 (目标 goal, 现状 reality, 选择 option, 意愿 will)为教练逻辑,引用职场及运动场上的例子,清晰阐述了教练的理念和技巧。对于促进企业界开始运用的“教练型领导”,这本书将是最佳的范例,听起来这是一本领导力的书籍,但是不能简单的把它归为领导力的书,里面所提到的方法用它来教孩子也同样是有效的,它还是一本改善我们和他人沟通,激发他人梦想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通过这本书封面上写的原书第4版,大家就应该知道它的畅销程度了。 | |
【R】 | 2min | 好,每个人手上都有片段了吧?今天的片段选自《高绩效教练》这本书的第139页,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读一下这个片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 |
【I】 | 2min | 我看大家都读完了。看过报名贴的小伙伴还记得我今天的拆书主题和什么有关吗?是提高一些工作中看似非常简单的小事情的绩效。原文片段是说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很简单,不需要怎么动脑筋,凭感觉可能就能做的很完美了,如果想做的更精更细致却又不知道如何着手进一步改进的情况下,遵循作者的GROW教练模型,按照教练一步步的引导来思考问题,考虑问题,就会有更多的完美的新的想法产生,教练也只需按照GROW模型的四步稍作变化简单的一一引导着问下去即可,四步就是GROW教练模型的目标(goal),现状(reality),选择(option),意愿(will),最后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运用完这四个步骤后,你会很快得到一个超出预期的更好的结果。 原文片段中右侧虚线小方框内特别标注了外在障碍是有一个内在成份的。 |
【A1】 | 4min | 我们公司的产品是打造企业家、社会高净值人群户外社交平台的,表现形式是4天3夜徒步108公里,全程都在戈壁滩的无人区里,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白天徒步夜晚露营,不分男女,晚上10~15人一顶大帐篷“混账”共住,今年5月份在敦煌的一场活动中,第一晚过去后,有几个客户跟我反映说他们帐篷里有打呼噜特别厉害的,吵得他们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强烈要求把打呼噜的人隔离开,否则休息不好的话剩下的3天2夜81公里是肯定没精力走完的,我一想这确实是个事,但解决起来也简单呀,打呼噜吵到别人嘛,给他们每人分配一顶小帐篷出去睡就好啦。结果,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发生了什么?……第二天晚上所有打呼噜厉害的人集体把小帐篷紧挨着扎在了下风口浙江台州队大帐篷的旁边,呼噜声此起彼伏,整个台州队近20名客户一夜都没睡好,天一亮就早早起来跟我们提意见抗议。在这里我就犯了GROW教练模型第一步的错误,没弄清目标,以为的目标就是打呼噜的人吵到同帐篷的人了,出去就好啦,实质上目标应该是任何人都不要被呼噜吵到。因为考虑到小帐篷在戈壁滩里的抗风能力,怕晚上客户睡着睡着被吹跑,所以在第三天晚上我们远离宿营区搭建并加固了一顶10~15人的大帐篷,还美美得意的给取了个名字叫“听雷轩”,用KT板做了一个特别漂亮醒目的门牌挂上去,由于这些打呼噜的人作息时间并不一致,有早睡的有晚睡的,还有半夜需要起来的,就不断打着呼噜循环的互相影响着彼此休息,这一帐篷打呼噜的人又都没睡好。这里是犯的是GROW教练模型第二步没有详细分析清楚(现状)的这个错误,当时只是顺着客户的提议考虑了戈壁中最常见的大风而没有细致的分析出我们现场还有好多越野车停在一边可以用来给小帐篷加固这个条件,再加之第一步目标不正确,从而导致GROW教练模型的第三步(选择)这一项直接被略过,因为感觉没有什么可选了嘛。一场活动一共三晚上,三个晚都没能让客户休息好,非常影响客户体验,服务行业嘛,客户体验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老大私底下和我们沟通时候半真半开玩笑说我们做事效率不行要扣我们绩效。其实在这场活动中出现的类似看似小的问题但很影响客户体验的事情并不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原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天忙的焦头烂额还不出效率,心里也是挺着急的,但就是不得要领。结合片段的知识要点,仔细思考认真总结后觉得,在这个工作过程中GROW教练模型最重要的第四步压根就没有做,那就是(意愿),就是原文片段右侧虚线方框内特别强调的内在成份,也就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这个事情。 |
【A2】 | 2min | 当我们从根本上有了这个意愿之后,再认真利用GROW教练模型对当时的现状分析和可选择分析得出①不理会客户诉求肯定不行,②每人一顶小帐篷随便搭建的话,他们会不会搭建到影响到其他别的人休息的地方?③搭建大帐篷共住,打呼噜吵到别人,别人肯定也包括另外打呼噜的人,这也肯定不行,④剩下的就是其它可能了。首先我们要远离大帐篷宿营区(这时候大帐篷小帐篷都可以选),其次让他们打呼噜的之间还不能互相影响(这时候似乎只有小帐篷可选了),那最后要解决的就是小帐篷会被风吹跑的问题。让小帐篷与小帐篷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把小帐篷锚在越野车上,固定好就OK了。在之后我们的活动中都是这么做的包括很多别的小事情也都是利用这个模型解决了,再也没有发生别的什么小插曲,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法看似很简单,但经过了一场活动三个晚上的摸索才解决好,效率真的不是很高,好在已经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了。 |
总结 | 1min |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回顾一下,工作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往往会导致我们效率低下,利用好GROW教练模型,在行动前只需简单分析一下可能就会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了。利用GROW教练模型之后,工作效率提升,不会再被琐事缠身,能够按时下班,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去拆书、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