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NO.1】天津津门分舵拆书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运用学习促进者的技巧,来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帮助孩子提升 学习目标: 运用学习促进者技巧,帮助孩子提升

开场:

           大家好,我是祎祺,今天是我的第一次线下练级,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相聚在这里,希望我们共同成长,不负时光。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首先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名字的两个字就分别来源于他们的名字。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每次他们过生日我都会亲手为他们制作生日蛋糕。第二,我是一名书法学习者,我从去年开始练字,写毛笔字的时候我可以从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离出来,找到内心的一丝宁静。第三,我是一名阅读爱好者,自从当了妈妈,我所遇到的育儿问题,都是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就此爱上了读书。     


正是因为热爱阅读,我才有幸遇到了拆书帮。不知道大家对拆书帮了解多少,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カ、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法核心的内容是RIA便签读书法:

R——阅读拆页片段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信息

A——以往的经验回顾,原文方法的应用与行动规划


“拆书帮”是基于折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各个分舵培养了很多拆书家,带领更多人提升学习能力。


现在大家对拆书和拆书帮有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性的认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通过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提升指南》这本书的一个片段,跟大家讲一讲,如何运用拆书法,成为孩子的学习促进者。


现在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刚刚发到大家手中的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现在开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提升指南》P91-92

如果你为人父母,想知道孩子再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当问题来的时候,你总是毫无准备),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那你也需要准备一点儿学习促进者的技巧: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阿!

2.可以让他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对啊,为什么么石头就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

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冋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有?"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计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決问题的思维模式。

突破初级学习者的认知习惯,锻炼成为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样我们的下属、孩子就会知道,比答案本身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者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漠化和学到的知知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会问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而作为家长,我们总是会被孩子的问题搞得猝不及防。


原文讲了如何运用学习促进者的技巧,来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原文给出的技巧是:

1、鼓励孩子提问——称赞他的问题

2、鼓励孩子思考——把问题抛回去

3、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孩子拓展思路——发掘相关的问题

5、鼓励孩子运用新知识——联系已有的经验,如何运用新知识


然而技巧的应用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针对小孩子,并不需要应用上面的全部技巧,只要达到鼓励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待孩子慢慢长大,运用的技巧就可以逐步加深。


如果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个技巧能够避免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尴尬;对于我们可以回答的简单的问题,如果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这个技巧引导孩子提问、思考、解决问题、增长本领,就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同时,这个技巧不仅可以用于回答孩子的问题,也可以用于解决成人的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一个时期总是会问“为什么”,一个接着一个的“为什么”总是能问的我哑口无言。就在上周末跟孩子在外面玩,树上的树叶飘落下来,孩子看到问:为什么树叶掉了?我回答:因为天冷了。孩子又问:为什么天冷了?我回答:因为秋天到了。孩子继续问:什么是秋天?我很想解释: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天气又热变凉就是秋天。可是我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回答。因为我知道,我回答了孩子还会继续问,何况我的答案他可能并不理解。


如果用原文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问题,我会称赞他的问题:宝宝发现树叶落下来了!然后问: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呢?虽然孩子可能回答不出来,但一定可以引发他的思考。还可以跟孩子说:你看还有什么也会落下来?拓展孩子的思路。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但不断鼓励孩子提问、思考,比直接给出孩子答案更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


A2

前几天孩子突然问我:妈妈,是不是一个人的衣服再漂亮,而他长得不漂亮,也不能算漂亮?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关于“审美”的大问题。

目标:运用原文的技巧,来应对孩子的这个关于“审美”的问题。

行动:

1、在今天晚上散步或吃饭闲聊的时候,跟孩子聊聊“漂亮”。

2、运用原文的技巧,跟孩子探讨:

1)鼓励孩子提问——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在仔细观察,还在思考。

2)鼓励孩子思考——那你觉得怎样才算“漂亮”呢?

3)鼓励孩子解决问题——让我们来查查字典,看看什么是“漂亮”。

4) 鼓励孩子拓展思路——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长相和穿着并不漂亮,但他自己觉得很漂亮,那么他到底是不是漂亮呢?长相和穿着都是表面的“漂亮”,那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坏人又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你觉得他漂亮吗?

5)鼓励孩子运用新知识——谁都想成为一个漂亮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3、看看孩子能够思考到哪一步,下次再遇到孩子提问,就可以根据他的理解能力来应用技巧啦~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大家可以了解什么是拆书法、拆书帮,这种方法亲测确实是行之有效,即学即用的方法,也通过我的分享,了解如何运用拆书法,成为孩子的学习促进者,同时也对拆书法和拆书帮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感性的认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