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龙卷风,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进行拆书训练!
【分组】为了便于拆书活动的开展,我先把小伙伴们分一下组:我左手边的为第一组,右手边的为第二组。待会讨论发言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今天拆页的主题是:通过知觉检核减少人际沟通难题,选自《沟通的艺术》第114页。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将学会如何在沟通中应用知觉检核,正确了解别人,减少人际沟通难题,愉快沟通。
【图书介绍】首先,介绍一下《沟通的艺术》这本书。
【F】这本书的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Adler),以沟通写作为专业,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交技巧。《沟通的艺术》投注了作者多年的专业经验,其从向内看、向外看、看人之间三个方面,结合案例介绍分析沟通中的自我因素、沟通对象因素、关系因素,对沟通进行了深入、广泛、完整介绍,力求将打造成为有关人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读本。
【A】相比其它沟通类书籍,它通过对50多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进行分析,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技巧,同时轻松印证作者在每一章总结的沟通准则,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本书还特别对性别与文化观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B】你和伴侣之间有没有互相说过狠话,伤害对方?你能说服父母支持你的大多数重要决定吗?你和同事在工作的合作上有鸡同鸭讲的时刻吗?这些问题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解决不好会让你倍感挫折。
这本书将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地告诉你沟通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实践、反思中更好地提升沟通能力,成为沟通高手,搞定这些问题。
请大家阅读原文,时间为2分钟,完成后可以举手示意。
【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小伙伴们,我給大家简单解释一下拆页中介绍的知觉检核。
【what】知觉检核是一个减少人际沟通难题的有效工具,其通过提供多种诠释供对方精确选择,并以谦虚的态度请求对方澄清事实,从而实现减少防卫,实现精准、友好沟通交流目的。
【why】人们常用自已的印象即知觉作为事实来进行沟通交流,往往会对事实及其背后原因、情绪产生误解和偏差,即使是这种知觉是正确的,也可能因为直接说出,而会让对方产生防卫心理,产生沟通障碍。知觉检核因为尊重对方、提供选择、请其确认而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得产生。
【how】知觉检核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行为描述。描述你所观察到的行为。
第二步:说出至少两种其行为可能的解释,供对方选择确认,。
第三步:请求其对行为作出精确的解释。请求帮助的语气,请其对行为作出精确的诠释。
【适用边界】:
知觉检核适用于双方彼此合作、真诚沟通的情景,如果对方不合作,甚至是有意欺骗隐瞒,则达不到相互了解的目的,也无法愉快沟通交流。
【预防异议】:
1.哪是不是应用了知觉检核就能精确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秘密,消除沟通中的认知偏差等障碍啦?
其实不然,沟通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其涉及到多种因素,需要综合应用包括知觉检核等方法在内的其他多种方法,来实现准确认知,减少障碍,相互了解的目的。
2.有没有人觉得晦涩难懂?不太容易应用?特别是“知觉检核”这几个字都让人觉得难懂。
其实这都与作者背景和翻译者水平有关系的,并不难理解,而且我们在沟通交流中都可以用到,我举个例子:
【举例子】:
发现小孩放学后没有做作业,而是在玩手机,家长一般很生气,认为其偷懒、贪玩、不认真,很可能一上来就指责、说教,自然产生对立和冲突,增加沟通障碍,违背相互了解、良好沟通的目的。
我应用知觉检核法确认其真实想法:
“宝贝,我看到你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有许多作业没有完成。”(行为描述)
“我觉得你有点累,想玩手机休息一下。”(第一诠释)
“你感觉作业有点难,不想做,想玩手机回避一下。”(第二诠释)
“你能告诉我你不做作业、玩手机的真实目的和想法吗?“(请对方澄清)
这比我一上来就认为其偷懒,不想做作业,批评、命令要好,自然减少沟通障碍。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好的,请各位小伙伴想想在未来的一两周内,你在沟通交流中会遇到哪些需要正确了解别人事实的场景?比如说,同事怒气冲冲、非常不满,向你吐槽,被上司批了?被合作方坑了?心情不好?你需要了解他生气的真实原因;家人兴高采烈,莫非有什么好事?你一头雾水,需要弄清楚背后真正的原因;又或者是在聚会中,一向开朗的朋友突然少言寡语,难道出什么事情了?你需要了解朋友的真实情况……,等等,请你想想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交流沟通中还会遇到哪些类似的需要了解他人事实的情况?
2. 下面请各位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顺便强调一下:大家只需写下相应的场景即可,同时场景的背景也需要介绍清楚。时间为1分钟。
(1分钟后)
好的,我看大家都写完了。下面请大家在组内分享交流,时间为2分钟;小组交流介绍后我们请小伙伴分享。
(2分钟后)
下面我们邀请小伙伴分享,时间为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范范:下周一下班后,我将在办公室和助教沟通上次培训助教在我提示后没有及时发放讲课资料、影响培训效果的情况,了解助教的真实情况。
七月:今天回家后,和小朋友在客厅沙发上聊聊,弄清楚小朋友读书声音特别小的真实原因。最近,小朋友回家后读书声音特别小,老公要求过多次、训过都没有效果,我们不清楚小孩读书声音小的真实原因。
香帅:后天晚上,我约一个好朋友到星巴克聊聊,想了解一下他最近不回我微信的真实原因。平时很要好的一个朋友最近老是不回我微信;我担心是不是前几天在餐桌上我说话太直,朋友生气了,不回我微信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三位小伙伴都想到了需要在沟通中了解对方事实的场景,非常感谢三位小伙伴的分享!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刚才,各位小伙伴都写下了未来一到两周需要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对方事实的场景;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当你遇到刚才所写的场景的时候,你将如何应用知觉检核法来沟通,减少沟通障碍,了解对方真实想法,实现相互了解的目的?请各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写下具体的做法。
今天拆页中所说的知觉检核法的步骤是:描述行为,提供至少2种行为诠释供对方选择,请求对方告知事实。
(1分钟后)
2.请各位小伙伴们在组内讨论一下,稍后我会请小伙伴进行分享。讨论时间为2分钟。
(2分钟后)
3.下面请小伙伴分享,每位小伙伴分享时间为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下周周一下班后,范范老师在办公室将就助教培训没有及时发放讲课资料,影响培训效果,可能让培训人员产生不专业的质疑的情况进行沟通,应用“知觉检核”了解助教的真实想法。
1. 青(助教名字),培训时我提示发资料,你都没有反映,提示两次才去发,影响了培训正常进行,让培训人员、培训组织单位对我们的培训准备工作产生质疑。(事实描述)
2. 我觉得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你没有听见(第一种诠释)
3. 还是你最近工作太忙、太累了,没有听到(第二种诠释)
4. 你能告诉我你真实的想法和原因吗?(请求澄清)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知觉检核法的步骤,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应用这个方法,减少以知觉代替事实的沟通偏差,正确了解别人,减少交流障碍,实现精确沟通、愉快交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