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徐沈逸,今天是我通往拆书家之路的第一场考验!在过去的那些年,我曾经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读书会活动。有的是官方组织,有的是民间组织。经过一番比较,我发现还是拆书帮搞的读书会最好,对人的帮助很大。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加入拆书帮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拆书呢?如果你现在跑到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也许他的回答是:拆书就是把书撕成一页一页吧?当然,这肯定不是我们拆书帮所谓的拆书。
在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层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能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作者在本片段中提出了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通过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明确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非暴力沟通模式有如下四个步骤:(1)描述观察的结果;(2)表达内心的感受;(3)说出真正的需要;(4)提出具体的请求。
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效果,要比我们直接去说或者什么都不说选择忍受都更好。一方面,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对方意识到问题所在,明确自己的改正方向,从而提高我们的沟通效果,满足了沟通双方的真正需求。
适用边界:在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时,通过采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A1]我是一个比较怕冷的人,偏偏办公室的位置坐在空调边上。夏天的时候,同事们开空调,因为他们坐得离空调比较远,每次都会把空调开得很低。但是为了避免尴尬,我从来没有跟我的同事去沟通,只能等到所有同事都不在的时候,用空调遥控器把空调的温度调高或者关掉。
【A2】目标:明天下午两点,当同事又要去开空调时,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做一次良好的沟通;
1、观察:今天的天气不到30度,还是挺凉快的。
2、感受:我觉得外面的风吹过来,夹杂着桂花香味,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3、需要:如果把门窗都关上,办公室通风不好
4、请求:不开空调,可以吗?如果你怕热的话,也可以开电风扇。